一种风机塔筒爬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800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8:16
一种风机塔筒爬升装置,包括承载框、支撑轮以及爬升轮,所述爬升轮包括圆盘形的控制装置、若干圆筒形的液压缸以及安装在液压缸内的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工作口朝外均匀设置在控制装置圆周,液压缸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液压杆顶端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层设有刚性支撑块,所述刚性支撑块外层设有防滑垫,所述刚性支撑块与防滑垫的接触面形状及大小一致,所述承载框下方连接支撑轮,承载框上方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端与控制装置的圆心处可旋转连接,承载框内设有操控端,所述操控端通过电缆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支撑轮与爬升轮抵接风机塔筒,承载框与塔筒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安装爬升架就可爬升钢制塔筒,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塔筒爬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风机塔筒爬升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技术近几年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风力发电在发电总量上的所占的比重也逐年上涨。风能清洁环保,是一种优质的二次能源,是未来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资本和政策也不断向这方面倾斜,因此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高层稳定强大的气流,风力发电设备往往会通过塔筒将工作面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高度,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风力发电设备需要日常维护,工作人员在对风力发电设备进行维护时,需要从塔筒内部的扶梯爬到风力发电设备得顶端进行维护,因为塔筒有百米左右的高度,所以工作人员在攀爬塔筒时非常费力,同时也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一些移动爬升的装置,主要原理是通过塔筒内部的轨道或者爬行梯进行爬升,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在塔筒制作出场前预设好轨道或者焊接爬行梯,需要很大的的额外成本,同时,轨道本身也需要定期维护。以下为两种对比文件。公开号CN207142587U的技术公开了风力发电塔筒的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塔筒爬升装置,包括承载框、支撑轮以及爬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轮包括圆盘形的控制装置、若干圆筒形的液压缸以及安装在液压缸内的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工作口朝外均匀设置在控制装置圆周,液压缸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液压杆顶端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层设有刚性支撑块,所述刚性支撑块外层设有防滑垫,所述刚性支撑块与防滑垫的接触面形状及大小一致,所述承载框下方连接支撑轮,承载框上方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端与控制装置的圆心处可旋转连接,承载框内设有操控端,所述操控端通过电缆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支撑轮与爬升轮抵接风机塔筒,承载框与塔筒之间留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塔筒爬升装置,包括承载框、支撑轮以及爬升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轮包括圆盘形的控制装置、若干圆筒形的液压缸以及安装在液压缸内的液压杆,所述液压缸工作口朝外均匀设置在控制装置圆周,液压缸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液压杆顶端设置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层设有刚性支撑块,所述刚性支撑块外层设有防滑垫,所述刚性支撑块与防滑垫的接触面形状及大小一致,所述承载框下方连接支撑轮,承载框上方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端与控制装置的圆心处可旋转连接,承载框内设有操控端,所述操控端通过电缆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支撑轮与爬升轮抵接风机塔筒,承载框与塔筒之间留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塔筒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系统以及处理芯片,所述液压动力系统连接液压缸,所述处理芯片电连接液压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君杰徐剑楠吴玉婷陈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