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悬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476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悬置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汽车的两纵梁,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设有两前悬置,其后端设有一后悬置,还包括托架和横梁,所述托架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相连;所述托架整体呈U形且开口向上,所述前悬置通过前悬置支架固定在该托架上,所述后悬置通过后悬置支架与横梁的中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将驱动电机安装于与后驱动轴距离较近的车架后端,有利于电动汽车的动力传输和减少动力损失;有效避免驱动电机受到外力冲撞而掉落使得电机受损的问题,也降低了托架和驱动电机前悬置支架制作难度,从而降低托架和驱动电机前悬置支架的制作成本。

A motor moun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mounting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driving motor and two longitudinal beams of a car. The front end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provided with two front suspensions,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suspension, including a bracket and a cross beam. The two ends of the bracket and the cross beam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ongitudinal beam; the bracket is U-shaped as a whole and opens upward, and the front suspension is fixed on the front suspension bracket through the front suspension bracket. On the bracket, the rear suspen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of the cross beam through the rear suspension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at the driving motor is install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frame close to the rear drive shaf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power transmission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reduces the power loss; effectively avoids the problem of motor damage caused by the falling of the driving motor due to the impact of external forces, and also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manufacturing the bracket and the front suspension bracket of the driving motor, thereby reducing the bracket and the front suspension bracket of the driving motor.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悬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悬置结构。
技术介绍
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对于后驱车来说,驱动电机与后驱动轴之间的距离较远,不利于动力传输,因此将驱动电机安装于车架后端可以减少驱动电机与后驱动轴之间的距离,减少动力损失。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汽车的车架上。驱动电机的前端通过两个前端支架固定在一托架上,驱动电机的后端通过后端支架固定在另一托架上,两托架分别固定在汽车的两纵梁上,以此将驱动电机固定在两纵梁之间。现有的驱动电机的前端支架包括两条悬置臂,两条悬置臂之间连接,两条悬置臂的自由端分别与驱动电机和一托架相连。由于前端之间具有两条悬置臂,虽然能够将驱动电机固定在车架的后端,减少动力损失,但是,采用两条悬置臂增加了前端支架的零件数量,也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使得驱动电机安装后,在极端路况电机受到外力冲撞导致驱动电机安装点断裂时,电机容易掉落,进而出现安全事故。而且这样的前端支架需要将第一托架向一侧弯折成对称的形状,对精度要求较高,也不利于控制生产成本。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能源车的电机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在极端路况驱动电机受到外力冲撞容易掉落以及托架和驱动电机前端支架制作工序复杂等问题,提供一种电机悬置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驱动电机受到外力冲撞而掉落使得电机受损的问题,也降低了驱动电机掉落的风险,保护了驱动电机;由于对电机悬置结构的工艺的要求降低,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机悬置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和汽车的两纵梁,所述驱动电机的前端设有两前悬置,其后端设有一后悬置,还包括托架和横梁,所述托架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相连;所述托架整体呈U形且开口向上,所述前悬置通过前悬置支架固定在该托架上,所述后悬置通过后悬置支架与横梁的中部相连。通过设置与汽车的两纵梁相连的托架和横梁,将驱动电机的前悬置固定在托架上,其后悬置固定在横梁上,这样,实现了将驱动电机安装于与后驱动轴距离较近的车架后端,有利于电动汽车的动力传输和减少动力损失。托架整体呈U形且开口向上,在极端路况电机受到外力冲撞导致驱动电机安装点时,首先是托架的底部受力,降低驱动电机掉落的风险,保护了驱动电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该托架整体呈U形而不是完全对称的U形,对工艺的要求降低,从而降低了加工的难度和精度,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水平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一端与水平段的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竖直段与其中一纵梁相连;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一端与水平段的另一端相连,该第二倾斜段的另一端直接延伸至与另一纵梁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向相背离的方向倾斜,且该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与水平段的夹角相同。这样,在制作托架时,只需要确保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与水平段的夹角相同,不需要将托架制作成完全对称的形状,降低了制作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两前悬置分别通过前悬置支架固定在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上,这样,方便安装前悬置,结构设计合理。进一步地,所述前悬置支架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和位于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的减震垫,这样,前悬置支架能够与前悬置和托架连接,而且减震垫能够减少来自路面的振动,能够有效的保护驱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垫的两侧形成限位部;该限位部的一端与该减震垫相连,另一端向所述上定位板弯折,在驱动电机受到振动向地面方向运动时,其前悬置也一起运动,限位部能够通过限制与前悬置相连的上定位板向下的距离来限制驱动电机的运动,起到保护驱动电机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前悬置支架的上定位板上设有螺栓,该螺栓与所述前悬置连接。这样,螺栓与前悬置上的孔对应,使得前悬置支架与前悬置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驱动电机。进一步地,在托架上对应前悬置支架设有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的一侧与所述托架焊接固定,另一侧与所述下定位板铆接,这样,便于将前悬置支架安装到托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后悬置支架包括两连接板,两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横梁上,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后悬置的两侧铆接,这样,使得后悬置与后悬置支架之间的安装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和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支架与所述两纵梁连接,能够实现托架与横梁的牢固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为两端带支耳的U形结构,该固定支架的支耳通过螺栓与所述两纵梁连接,使得托架和横梁的固定更加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托架整体呈U形且开口向上,在极端路况电机受到外力冲撞导致驱动电机安装点时,首先是托架的底部受力,降低驱动电机掉落的风险,保护了驱动电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2、该托架整体呈U形而不是完全对称的U形,对工艺的要求降低,从而对加工的难度和精度降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3、通过设置与汽车的两纵梁相连的托架和横梁,将驱动电机的前悬置固定在托架上,其后悬置固定在横梁上,实现了将驱动电机安装于与后驱动轴距离较近的车架后端,有利于电动汽车的动力传输和减少动力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机悬置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图中:1-驱动电机,2-纵梁,21-一纵梁,22-另一纵梁,3-托架,31-水平段,32-第一倾斜段,33-第二倾斜段,34-竖直段,4-横梁,5-前悬置支架,51-上定位板,52-减震垫,53-下定位板,6-后悬置支架,7-连接支架,8-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图3,一种电机悬置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和汽车的两纵梁2,所述驱动电机1的前端设有两前悬置,其后端设有一后悬置,还包括托架3和横梁4。具体实施时,所述托架3整体呈U形且开口向上。该托架3优选为空心圆管,空心圆管容易获得,能够降低成本。所述托架3包括水平段31、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所述第一倾斜段32的一端与水平段3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竖直段34与其中一纵梁21相连。所述第二倾斜段33的一端与水平段31的另一端相连,该第二倾斜段33的另一端直接延伸至与另一纵梁22相连。所述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向相背离的方向倾斜,且该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与水平段31的夹角相同。这样,在制作托架3时,只需要确保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与水平段31的夹角相同即可,不需要将托架3制作成完全对称的形状,降低了制作难度,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驱动电机1的两前悬置分别通过前悬置支架5固定在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上,方便安装且安装位置合理。所述横梁4为直的圆管。所述托架3和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2相连。具体实施时,所述托架3和横梁4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支架8与所述两纵梁2连接。具体的,该固定支架8为两端带支耳的U形结构,使用时,托架3和横梁4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支架8的U形底部,固定支架8的支耳与纵梁2之间螺栓固定,这样,托架3和横梁4与纵梁2的固定更加方便。所述前悬置通过前悬置支架5固定在该托架3上。具体实施时,所述前悬置支架5包括上定位板51、下定位板53和位于上定位板51和下定位板53之间的减震垫52;上定位板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悬置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和汽车的两纵梁(2),所述驱动电机(1)的前端设有两前悬置,其后端设有一后悬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3)和横梁(4),所述托架(3)和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2)相连;所述托架(3)整体呈U形且开口向上,所述前悬置通过前悬置支架(5)固定在该托架(3)上,所述后悬置通过后悬置支架(6)与横梁(4)的中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悬置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和汽车的两纵梁(2),所述驱动电机(1)的前端设有两前悬置,其后端设有一后悬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架(3)和横梁(4),所述托架(3)和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纵梁(2)相连;所述托架(3)整体呈U形且开口向上,所述前悬置通过前悬置支架(5)固定在该托架(3)上,所述后悬置通过后悬置支架(6)与横梁(4)的中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包括水平段(31)、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所述第一倾斜段(32)的一端与水平段(31)的一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竖直段(34)与其中一纵梁(21)相连;所述第二倾斜段(33)的一端与水平段(31)的另一端相连,该第二倾斜段(33)的另一端直接延伸至与另一纵梁(22)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向相背离的方向倾斜,且该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与水平段(31)的夹角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前悬置分别通过前悬置支架(5)固定在第一倾斜段(32)和第二倾斜段(33)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置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泽林杨昌军黄斯俊万川楠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