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99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脱泡机主体,脱泡机主体包括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机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料缓冲传送带和下料缓冲传送带,上料缓冲传送带远离机架的一侧安装有上料传送带,上料缓冲传送带的上方和下料缓冲传送带的上方均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周转机械手,机架的顶部安装有上下料机械手,机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支撑杆和支撑板移动至底座的外侧,且便于固定支撑杆和支撑板的位置,能够增加脱泡机主体的稳定性,避免脱泡机主体晃动发生倾倒。

Fully automatic double-tank on-line defoam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double-tank on-line defoam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defoamer body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defoamer body comprises a frame. On one side of the frame, a first tank body and a second tank body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a feeding buffer conveyor belt and a feeding buffer conveyor belt are installed respectively, and the feeding buffer conveyor belt is far from the frame. A feeding conveyor belt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and a revolving manipulator installed on the rack is arranged above the feeding buffer conveyor belt and above the feeding buffer conveyor belt. A feeding manipulator is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rack, and a first tray and a second tray are installed on the side of th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to move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support plate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se, is convenient to fix the position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support plate, can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foamer, and can avoid the sloshing and dumping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foa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
本技术涉及脱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等电子触控产品所使用的触摸屏,在生产过程中(贴合)都必须使用脱泡设备对其进行脱泡。目前广泛使用的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其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时固定的,接触面积不可调节,使得脱泡机稳定性不足,被误碰时容易发生倾倒,因此我们提出了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脱泡机主体,脱泡机主体包括机架,机架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机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料缓冲传送带和下料缓冲传送带,上料缓冲传送带远离机架的一侧安装有上料传送带,上料缓冲传送带的上方和下料缓冲传送带的上方均设有安装在机架上的周转机械手,机架的顶部安装有上下料机械手,机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远离底座中心的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通孔内,所述通孔靠近底座中心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滑动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的外侧并与对应的支撑板相焊接,所述收纳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柱孔,所述卡柱孔内滑动安装有卡柱,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卡柱孔相适配的卡孔,所述定位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卡孔内,所述卡柱的顶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活动接触。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凹槽,且四个凹槽与四个盖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对应的盖板的底部相焊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滑动安装在对应的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卡柱相适配的贯穿孔,且多个贯穿孔与多个卡孔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卡柱的横截面和卡柱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优选的,位于同一个定位杆上的卡孔的数量为六到十二个,且位于同一个定位杆上的六到十二个卡孔等间距间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座、机架、第一罐体、第二罐体、上料缓冲传送带、下料缓冲传送带、上料传送带、上下料机械手、第一托盘、第二托盘、收纳槽、支撑杆、滑槽、支撑板、通孔、定位槽、卡柱孔、卡柱、卡孔、盖板、弹簧、贯穿孔、限位板、定位杆和周转机械手相配合,当需要增加脱泡机主体的稳定性时,向上拉动盖板,盖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卡柱向上移动,将卡柱的底端移动至对应的卡柱孔内,将支撑杆从收纳槽内逐渐抽出,且将支撑板移动至底座的外侧,调节支撑杆的伸出长度,同时调节支撑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支撑板和支撑杆的位置合适时,向下推动盖板,盖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卡柱向下移动,使卡柱的底端贯穿对应的贯穿孔和卡孔,固定支撑杆和定位杆的位置,从而固定了支撑板的位置,此时支撑板、支撑杆和底座能够共同对脱泡机主体进行支撑,增加脱泡机主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支撑杆和支撑板移动至底座的外侧,且便于固定支撑杆和支撑板的位置,能够增加脱泡机主体的稳定性,避免脱泡机主体晃动发生倾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中脱泡机主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中脱泡机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机架、3第一罐体、4第二罐体、5上料缓冲传送带、6下料缓冲传送、7上料传送带、8上下料机械手、9第一托盘、10第二托盘、11收纳槽、12支撑杆、13滑槽、14支撑板、15通孔、16定位槽、17卡柱孔、18卡柱、19卡孔、20盖板、21弹簧、22贯穿孔、23限位板、24定位杆、25周转机械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脱泡机主体,脱泡机主体包括机架2,机架2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第一罐体3和第二罐体4,机架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料缓冲传送带5和下料缓冲传送带6,上料缓冲传送带5远离机架2的一侧安装有上料传送带7,上料缓冲传送带5的上方和下料缓冲传送带6的上方均设有安装在机架2上的周转机械手25,机架2的顶部安装有上下料机械手8,机架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托盘9和第二托盘10,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收纳槽11,收纳槽11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板14,收纳槽1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远离底座1中心的一侧设置为开口,支撑板14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通孔15内,通孔15靠近底座1中心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6,定位槽16滑动安装有定位杆24,定位杆24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16的外侧并与对应的支撑板14相焊接,收纳槽1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柱孔17,卡柱孔17内滑动安装有卡柱18,定位杆2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卡柱孔17相适配的卡孔19,定位杆24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卡孔19内,卡柱18的顶端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盖板20,盖板20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活动接触,通过底座1、机架2、第一罐体3、第二罐体4、上料缓冲传送带5、下料缓冲传送带6、上料传送带7、上下料机械手8、第一托盘9、第二托盘10、收纳槽11、支撑杆12、滑槽13、支撑板14、通孔15、定位槽16、卡柱孔17、卡柱18、卡孔19、盖板20、弹簧21、贯穿孔22、限位板23、定位杆24和周转机械手25相配合,当需要增加脱泡机主体的稳定性时,向上拉动盖板20,盖板20通过连接杆带动卡柱18向上移动,将卡柱18的底端移动至对应的卡柱孔17内,将支撑杆12从收纳槽11内逐渐抽出,且将支撑板14移动至底座1的外侧,调节支撑杆12的伸出长度,同时调节支撑板14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支撑板14和支撑杆12的位置合适时,向下推动盖板20,盖板20通过连接杆带动卡柱18向下移动,使卡柱18的底端贯穿对应的贯穿孔22和卡孔19,固定支撑杆12和定位杆24的位置,从而固定了支撑板14的位置,此时支撑板14、支撑杆12和底座1能够共同对脱泡机主体进行支撑,增加脱泡机主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支撑杆12和支撑板14移动至底座1的外侧,且便于固定支撑杆12和支撑板14的位置,能够增加脱泡机主体的稳定性,避免脱泡机主体晃动发生倾倒。本技术中,底座1的顶部四角均开设有凹槽,且四个凹槽与四个盖板20一一对应设置,凹槽的底部内壁上焊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顶端与对应的盖板20的底部相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脱泡机主体,脱泡机主体包括机架(2),机架(2)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第一罐体(3)和第二罐体(4),机架(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料缓冲传送带(5)和下料缓冲传送带(6),上料缓冲传送带(5)远离机架(2)的一侧安装有上料传送带(7),上料缓冲传送带(5)的上方和下料缓冲传送带(6)的上方均设有安装在机架(2)上的周转机械手(25),机架(2)的顶部安装有上下料机械手(8),机架(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托盘(9)和第二托盘(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板(14),所述收纳槽(1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远离底座(1)中心的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通孔(15)内,所述通孔(15)靠近底座(1)中心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滑动安装有定位杆(24),所述定位杆(24)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16)的外侧并与对应的支撑板(14)相焊接,所述收纳槽(1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柱孔(17),所述卡柱孔(17)内滑动安装有卡柱(18),所述定位杆(24)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与卡柱孔(17)相适配的卡孔(19),所述定位杆(24)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卡孔(19)内,所述卡柱(18)的顶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盖板(20),所述盖板(20)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活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双罐式在线脱泡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脱泡机主体,脱泡机主体包括机架(2),机架(2)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第一罐体(3)和第二罐体(4),机架(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上料缓冲传送带(5)和下料缓冲传送带(6),上料缓冲传送带(5)远离机架(2)的一侧安装有上料传送带(7),上料缓冲传送带(5)的上方和下料缓冲传送带(6)的上方均设有安装在机架(2)上的周转机械手(25),机架(2)的顶部安装有上下料机械手(8),机架(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托盘(9)和第二托盘(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板(14),所述收纳槽(1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远离底座(1)中心的一侧设置为开口,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延伸至对应的通孔(15)内,所述通孔(15)靠近底座(1)中心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滑动安装有定位杆(24),所述定位杆(24)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16)的外侧并与对应的支撑板(14)相焊接,所述收纳槽(1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卡柱孔(17),所述卡柱孔(17)内滑动安装有卡柱(18),所述定位杆(24)的顶部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洪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