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移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67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移苗器,属于种植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包括外筒1、内筒2、推土圈3和固定杆4,外筒1和内筒2为套管结构,内筒2高于外筒1,内筒1的外壁和外筒2的外壁相贴合,内筒1和外筒2可相对滑动。外筒1上部的外壁上固定有手提件,手提件包括两根手提件竖直杆5和手提件水平杆6,手提件水平杆6的中间设有固定孔7,用于固定固定杆4;内筒2的顶面固定有加深踏板8,推土圈3上固定有推土踏杆9,固定杆4的底端固定在推土踏杆9的水平段上,固定杆4的上端套接在固定孔7内,固定杆4的顶端设有挡块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植物的根系情况调整移苗器的插入深度,起到方便移取植物并保护根系的目的。

A Multifunctional Seedling Mov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seedling remov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lanting.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comprises an outer barrel 1, an inner barrel 2, a bulldozing ring 3 and a fixing rod 4. The outer barrel 1 and an inner barrel 2 are casing structures, the inner barrel 2 are higher than the outer barrel 1,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barrel 1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barrel 2 are compatible, and the inner barrel 1 and the outer barrel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outer barrel 1 is fixed with a portable part, which includes two vertical bars 5 and horizontal bars 6. A fixed hole 7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horizontal bar 6 to fix the fixed rod 4. A deepening pedal 8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inner barrel 2, a bulldozer pedal 9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bulldozer ring 3,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rod 4 is fixed on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bulldozer pedal 9,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xed rod 4 is sleeved on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bulldozer pedal 9. In the fixed hole 7, the top of the fixed rod 4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 11.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insertion depth of the seedling remover according to the root condition of the plant,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the plant and protect the roo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移苗器
本技术属于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移苗器。
技术介绍
在植物移植过程中,需要将植物幼苗从原生长地移出,并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在植物的移植过程中,移苗器是一种常用工具,通过将移苗器插入土壤中,进而将植物幼苗拔出。但受植物特性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其根系的深度不同,目前的移苗器大多只能针对某一根系深度的植物。例如专利《农作物移苗器》(申请号:2013203496118)和《一种果树移苗器》(申请号:2014204789784)均属于这种类型。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根据植物根系深度不同,具有调整插入深度功能的移苗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苗器,可以调整移苗深度,并且卸苗更容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多功能移苗器包括外筒1、内筒2、推土圈3和固定杆4;所述外筒1和内筒2为套管结构,内筒2高于外筒1;外筒1上固定有手提件,所述手提件包括两根手提件竖直杆5和手提件水平杆6,手提件水平杆6的中间设有固定孔7;所述内筒2的顶面固定有加深踏板8;所述推土圈3上固定有推土踏杆9,推土踏杆9为“L”形,其竖直段的底端固定在推土圈3的上侧面;述推土圈3的外壁与内筒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固定杆4的底端固定在推土踏杆9的水平段上,固定杆4的上端套接在固定孔7内,且在固定杆4的顶端设有挡块11。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提件竖直杆5的内侧分别设有定位块10。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筒1和内筒2的底面均设为倾斜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套管式结构设置内筒和外筒,当植物根系较深时,可通过踩加深踏板,使内筒更深地插入土壤中,在植物移植时保证根系不受伤害。2、本技术通过将内筒和外筒的底面设为倾斜面,在移苗器插入土壤时,倾斜的底面起到减少插入阻力、切割泥土的作用,使移苗器更容易插入土壤中。3、本技术通过“L”形的推土踏板和固定杆的配合使用,不仅起到稳固推土圈的作用,且在卸苗时,可以灵活转动推土踏板,推土踏板带动推土圈转动,使卸苗更容易。在移苗器不用时,通过转动推土踏板,可以清理内筒内壁,保持移苗器的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B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筒、外筒和推土圈剖视图;图中,1-外筒、2-内筒、3-推土圈、4-固定杆、5-手提件竖直杆、6-手提件水平杆、7-固定孔、8-加深踏板、9-推土踏杆、10-定位块、11-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4所示,所述的多功能移苗器包括外筒1、内筒2、推土圈3和固定杆4;所述外筒1和内筒2为套管结构,且内筒2比外筒1高2-10厘米,内筒1的外壁和外筒2的外壁相贴合,内筒1和外筒2可相对滑动。外筒1上固定有手提件,所述手提件包括两根手提件竖直杆5和手提件水平杆6,手提件竖直杆5的底端对称地固定于内筒2的顶面上,手提件水平杆6的中间设有固定孔7,固定孔7用于固定固定杆4;所述内筒2的顶面固定有加深踏板8,加深踏板8包括2个底部固定在内筒顶面的竖直杆和水平板,通过踩加深踏板8使内筒更深地插入土壤中。推土圈3上固定有推土踏杆9,推土踏杆9为“L”形,其竖直段的底端与推土圈3固定,推土圈3的外壁与内筒2的内壁相贴合。固定杆4的底端固定在推土踏杆9的水平段上,固定杆4的上端可滑动地套接在固定孔7内,固定杆4的顶端设有挡块11,以防止固定杆4从固定孔7内滑落。外筒1和内筒2的底面均设为倾斜面,在移苗器插入土壤时,倾斜的底面起到减少插入阻力、切割泥土的作用,使移苗器更容易插入土壤中。手提件竖直杆5的内侧分别设有定位块10,在移苗器插入土壤时,限制内筒2上移。定位块10位置设在当移苗器插入土壤时,内筒的倾斜面和外筒的倾斜面呈一个平面,以进一步减小移苗器的插入阻力。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移苗器包括外筒、内筒、推土圈和固定杆;所述外筒和内筒为套管结构,内筒高于外筒;外筒上固定有手提件,所述手提件包括两根手提件竖直杆和手提件水平杆,手提件水平杆的中间设有固定孔;所述内筒的顶面固定有加深踏板;所述推土圈设在内筒的上固定有推土踏杆,推土踏杆为“L”形,其竖直段的底端与推土圈固定,所述推土圈(3)设置在内筒(2)内,推土圈(3)的外壁与内筒(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在推土踏杆的水平段上,固定杆的上端套接在固定孔内,固定杆的顶端设有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移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移苗器包括外筒、内筒、推土圈和固定杆;所述外筒和内筒为套管结构,内筒高于外筒;外筒上固定有手提件,所述手提件包括两根手提件竖直杆和手提件水平杆,手提件水平杆的中间设有固定孔;所述内筒的顶面固定有加深踏板;所述推土圈设在内筒的上固定有推土踏杆,推土踏杆为“L”形,其竖直段的底端与推土圈固定,所述推土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迎春赵艳杨生超范伟陈军文张广辉杨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