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67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包括移苗板,移苗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呈门型的移苗架,移苗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有丝杠,丝杠下端螺纹连接有丝杠螺套,丝杠螺套下端穿过移苗板固连有推杆,推杆与丝杠螺套相垂直。移苗板下表面设有若干铰接块,各铰接块的下方设有移苗铲,移苗铲包括铲头、设于铲头上方的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铲头由两个相同的勺形结构体对合构成;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中部均转动连接在推杆上,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上端分别与铰接块铰接,第一钳杆、第二钳杆的下端分别与不同的勺形结构体通过球铰链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苗效率高,不容易伤害幼苗的根系,且其应用范围更宽,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A device for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dling transplanting device for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planting, which comprises a seedling transplanting plate, a door-shaped seedling transplanting frame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plate, a motor fixed on th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frame, a screw rod on the output axis of the motor, a screw sleeve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thread, a push rod fixed on the lower end of the screw sleeve through th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plate, and a push rod perpendicular to the screw sleeve. There are several hinged blocks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eedling removal plate, and a seedling removal shovel is arranged below each hinged block. The seedling removal shovel includes a shovel head, a first clamp rod and a second clamp rod above the shovel head. The shovel head is composed of two identical spoon-shaped structure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irst clamp rod and the second clamp rod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to the push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lamp rod and the second clamp rod are hinged with the hinged block respectively. The lower ends of the rod and the second clamp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different spoon-shaped structures through spherical hing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transplanting efficiency, no harm to the root of the seedling, wider application range and better market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
本技术属于移苗设备
,具体是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
技术介绍
白芨在种植方式一般为先在育苗室内进行育苗,当幼苗生长至一定高度或阶段时,再将其移种到大棚内。对白芨进行移苗一般需要使用移苗装置,而现有的移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不足:移苗效率较低,一次只能移栽一株幼苗,同时在移苗过程中容易伤到幼苗的根,造成幼苗成活率低;幼苗的种植一般为沿直线种植,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幼苗沿直线非均匀种植的情况,导致现有的移苗装置难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该白芨种植移苗装置移苗效率高,不容易伤害幼苗的根系,且其应用范围更宽,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包括移苗板,所述移苗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呈门型的移苗架,所述移苗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有丝杠,所述丝杠下端螺纹连接有丝杠螺套,所述丝杠螺套下端穿过移苗板固连有推杆,所述推杆与丝杠螺套相垂直。所述移苗板下表面沿移苗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铰接块,各所述铰接块的下方设有移苗铲,所述移苗铲包括铲头、设于铲头上方的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所述铲头由两个相同的勺形结构体对合构成,两个勺形结构体的相对侧边通过铲铆相连;所述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相互交叉,且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中部均转动连接在推杆上,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铰接块铰接,第一钳杆的下端与其中一勺形结构体通过球铰链相连,第二钳杆的下端与另一勺形结构体通过球铰链相连。上述移苗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电机正向转动,通过丝杠、丝杠螺套带动推杆向下运动,从而将铲头的的两个勺形结构体张开;然后将铲头从相应的白芨幼苗上方插入,避开幼苗的枝叶,插入幼苗两侧的土壤中;插入土壤足够深度后,电机反向转动带动丝杠向上运动,将铲头的的两个勺形结构体合拢,铲住幼苗的根系与泥土,进行移苗。由于移苗板下部设有若干移苗铲,则该移苗装置可一次性移苗多株幼苗,其效率较高。作为优选,所述移苗板下表面沿移苗板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各所述铰接块均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T型。由于铰接块可沿着移苗板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可以调节相邻铰接块之间的距离,则在若干白芨幼苗沿直线非均匀种植时,可调整相应铲头至不同白芨幼苗的上方进行移苗,其应用范围更广,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作为优选,所述移苗架两侧相对安装有升降地轮装置,所述升降地轮装置包括与移苗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连接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端安装有行走地轮,所述移苗架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电动升降杆连接。升降杆和行走地轮能够方便本装置移动,提高了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移苗架上部固定连接有移苗抬板。移苗架可方便使用者移动本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可一次性移苗多株幼苗,其效率较高,同时在移苗过程中不会损坏幼苗的根系,保证了幼苗的成活率;2、本技术在若干白芨幼苗沿直线非均匀种植时,可调整相应铲头至不同白芨幼苗的上方进行移苗,其应用范围更广,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A向的向视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向的向视图。附图标记:1、移苗板;2、移苗架;3、电机;4、丝杠;5、丝杠螺套;6、推杆;7、铰接块;8、移苗铲;9、铲头;10、第一钳杆;11、第二钳杆;12、勺形结构体;13、铲铆;14、球铰链;15、滑槽;16、滑块;17、移苗抬板;18、第一连杆;19、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的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包括移苗板1,在移苗板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呈门型的移苗架2,该移苗架2上部固定连接有移苗抬板17,移苗架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且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固连有丝杠4,丝杠4下端螺纹连接有丝杠螺套5,丝杠螺套5下端穿过移苗板1固连有推杆6,该推杆6沿移苗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推杆6与丝杠螺套5相垂直。移苗板1下表面沿移苗板1的长度方向设有4个均布的铰接块7,各铰接块7上端均固连在移苗板1下表面上,各铰接块7的下方均设有移苗铲8,移苗铲8包括铲头9、设于铲头9上方的第一钳杆10和第二钳杆11,铲头9由两个相同的勺形结构体12对合构成,两个勺形结构体12的相对侧边通过铲铆13相连,单个勺形结构呈一定弧度的流线形,两边弯曲,中间凹陷,在垂直视角中呈半圆形。第一钳杆10与第二钳杆11相互交叉,且第一钳杆10与第二钳杆11的中部均转动连接在推杆6上,第一钳杆10与第二钳杆11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与铰接块7铰接,第一钳杆10的下端与其中一勺形结构体12通过球铰链14相连,第二钳杆11的下端与另一勺形结构体12通过球铰链14相连。上述移苗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电机3正向转动,通过丝杠4、丝杠螺套5带动推杆6向下运动,从而将铲头9的两个勺形结构体12张开;然后将铲头9从相应的白芨幼苗上方插入,避开幼苗的枝叶,插入幼苗两侧的土壤中;插入土壤足够深度后,电机3反向转动带动丝杠4向上运动,将铲头9的两个勺形结构体12合拢,铲住幼苗的根系与泥土,进行移苗。由于各移苗铲8沿着移苗板1的长度方向均布,在若干白芨幼苗沿直线均匀种植时,该移苗装置可一次性移苗4株幼苗,其效率较高。实施例2:如图4-5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实施例2中的铰接块7与移苗板1为滑动连接,其滑动连接具体为:在移苗板1下表面沿移苗板1的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5,该滑槽15的横截面呈T型,在滑槽15内部安装有4个滑块16,滑块16的形状呈T型,滑块16的下端与铰接块7固连,从而实现铰接块7滑动。由于铰接块7可沿着移苗板1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可以调节相邻铰接块7之间的距离,则在若干白芨幼苗沿直线非均匀种植时,可调整相应铲头9至不同白芨幼苗的上方进行移苗,其应用范围更广,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实施例2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苗板,所述移苗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呈门型的移苗架,所述移苗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有丝杠,所述丝杠下端螺纹连接有丝杠螺套,所述丝杠螺套下端穿过移苗板固连有推杆,所述推杆与丝杠螺套相垂直;所述移苗板下表面沿移苗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铰接块,各所述铰接块的下方设有移苗铲,所述移苗铲包括铲头、设于铲头上方的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所述铲头由两个相同的勺形结构体对合构成,两个勺形结构体的相对侧边通过铲铆相连;所述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相互交叉,且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中部均转动连接在推杆上,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铰接块铰接,第一钳杆的下端与其中一勺形结构体通过球铰链相连,第二钳杆的下端与另一勺形结构体通过球铰链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芨种植移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苗板,所述移苗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呈门型的移苗架,所述移苗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连有丝杠,所述丝杠下端螺纹连接有丝杠螺套,所述丝杠螺套下端穿过移苗板固连有推杆,所述推杆与丝杠螺套相垂直;所述移苗板下表面沿移苗板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铰接块,各所述铰接块的下方设有移苗铲,所述移苗铲包括铲头、设于铲头上方的第一钳杆和第二钳杆,所述铲头由两个相同的勺形结构体对合构成,两个勺形结构体的相对侧边通过铲铆相连;所述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相互交叉,且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中部均转动连接在推杆上,第一钳杆与第二钳杆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铰接块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胜
申请(专利权)人:香格里拉市富盛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