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60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构件,所述光学构件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第一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上;第二基底薄膜,以部分的方式粘结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以及第二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上;设置有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部,并在其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扩散图案的扩散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因在下部棱镜片和上部棱镜片的粘结部位发生异常光束而亮度降低的情形。

Optical componen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ptical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bstrate film; a first optical pattern lay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bstrate film; a second substrate film, which is partially bonded on the first optical pattern layer; and a second optical pattern lay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ubstrate film; and at leas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optical patter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ase layer forms a diffusion layer with a diffusion pattern at least in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suppress the case that the brightness decreases due to abnormal light beams occurring at the bonding parts of the lower prism and the upper pr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构件
本技术涉及光学构件、具有光学构件的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亮度的光学构件、具有光学构件的光源装置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是自身无法进行发光,而是通过调节从外部光源入射的光的透过率来显示图像的间接发光方式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在液晶面板的一侧设置有背光单元(BLU:BackLightUnit),通过调节从背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透光率来显示图像。背光单元通常包括荧光灯、LED(LightEmittingDevice)等光源和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等光学片。图1是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棱镜片的结构的图。参照图1,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10和液晶面板20。一般而言,背光单元10设置于液晶面板20的后方以向液晶面板20照射光,其包括:光源11、反射板12、导光板13、扩散片14、棱镜片15、16以及保护片17。从光源11发出的光利用导光板13变换为面光源的形态,反射板12配置于导光板13后方,以使出射到导光板13后方的光向导光板13反射并进行入射,从而使光的损失最小化。扩散片14起到将从导光板13入射的光均匀地分散的作用,棱镜片15、16利用其表面形成的光学图案来对入射的光进行集光并向液晶面板20出射,保护片17设置于棱镜片15、16上部并起到保护棱镜片15、16的作用。棱镜片15、16由在透光性基底薄膜上部形成有为了提高正面方向的亮度而通常具有45°的倾斜面的三角阵列(array)形态的光学图案的光学图案层。如上所述的光学图案形成为山模样,因此,山的上部因较小的外部的刮擦而容易被破碎或容易被扭曲而受到损伤。尤其是,如图2A所示,在粘结多个棱镜片15、16并使用的情况下,如图2B所示,在粘结过程中将发生设置于下部的棱镜片的光学图案变形或损伤的现象。从光源发生的光在理想情况下沿着与棱镜片的表面近乎正交的方向出射,但在光学图案损伤的情况下,如图2B所示,将发生因从棱镜片的光学图案变形或者损伤的部分出射而光的路径变更的异常光束。由此,在粘结多个棱镜片的过程中,因从棱镜片的光学图案变形或者损伤的部位出射的光与从正常部位出射的光存在路径差异而降低光的亮度,并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图像中发生不良。即使这样的不良仅发生于棱镜片的一部分区域,相应的整个棱镜将无法使用而降低生产效率,并且这直接作用为成本上升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异常光束的发生的光学构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均匀地实现亮度的光学构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光学构件。本技术的光学构件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第一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上;第二基底薄膜,以部分的方式粘结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以及第二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上;设置有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部,并在其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扩散图案的扩散层。根据技术的光学构件,能够抑制因下部棱镜片和上部棱镜片的粘结部位中发生的异常光束而导致亮度降低的情形。即,通过在下部棱镜片上部夹设扩散层,抑制因在下部棱镜片和上部棱镜片相粘结时光学图案受到损伤而发生异常光束的情形。由此,能够提高采用光学构件的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等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A及图2B是示出棱镜片的结构的图。图3A至图3C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光学构件的结构及透过其的光的分布的图。图4A至图4C是示出根据棱镜片的粘结方法的扩散图案的多样的形状的图。图5A及图5B是示出本技术的变形例的光学构件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披露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实现为彼此不同的多样的形态,本实施例仅是为了完整地披露本技术,并向一般技术人员完全地提示本技术的范围而提供。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A至图3C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光学构件的结构及通过所述光学构件透过的光的分布的图,图4A至图4C是示出根据棱镜片的粘结方法的扩散图案的多样的形状的图。参照图3A至图3C,光学构件包括下部棱镜片120和以粘结方式设置于下部棱镜片120上部的上部棱镜片130及扩散层140。此时,扩散层140可以至少设置于下部棱镜片120上部。下部棱镜片120包括第一基底薄膜122和形成于第一基底薄膜122上的第一光学图案层124。上部棱镜片130包括:第二基底薄膜132,粘结于第一光学图案层124;第二光学图案层134,形成于第二基底薄膜132上部。第一光学图案层124可以利用具有粘结性的物质来形成,在第一光学图案层124和上部棱镜片130之间可以设置有额外的粘结构件。当将上部棱镜片130粘结于下部棱镜片120上部时,需要使第一光学图案层124和第二光学图案层134以其光学图案的排列方向具有规定角度呈交叉的方式进行配置。如上所述的交叉角度可以根据光学图案的形状而不同,例如,如图3A至图3C所示,在光学图案以具有三角形的截面形状的方式沿着一方向连续地排列的情况下,优选地以使光学图案的排列方向彼此正交的方式配置上部棱镜片130。第一基底薄膜122和第二基底薄膜132可以使用对于可视光区域的光具有较好的透过性的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材料是使从后方入射的光透过的材料,其具有比较高的折射率。第一光学图案层124及第二光学图案层134包括用于使从后方入射的光进行集光并向前方即液晶面板侧出射的光学图案。光学图案可以具有规定的截面,并沿着第一基底薄膜122及第二基底薄膜132的某一方向连续地排列形成。例如,光学图案如图3A至图3C所示形成为预定的大小的三角形截面形状,也可以如图4C所示由预定的大小的三角形截面形状和具有比所述三角形截面形状高阶差的凸出结构物B以部分的方式形成的双重结构形成。图4C中示出凸出结构物B形成为近乎凸透镜形态的情形,但是其形态并不限定于此。其中,在预定的大小的光学图案以具有预定的周期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下,光学图案可以具有10至80μm程度的周期,优选地具有20至60μm程度的周期的方式形成。在光学图案的周期小于所提示的范围的情况下,将不易形成光学图案,在大于所提示的范围的情况下,将发生诸如龟纹(moire)或彩虹纹(Newtonring)的光缺陷现象,从而不易以恒定的方式控制亮度等光特性。尤其是,在第一光学图案层124形成为如图4C所示的双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阶差高的凸出结构物B粘结于第二基底薄膜132,能够减小下部棱镜片120和上部棱镜片130间的粘结面积。其中,在将下部棱镜片120和上部棱镜片130彼此粘结的情况下,粘结于上部棱镜片130的第一光学图案层124上形成的光学图案的形状的一部分将发生变形。其结果,粘结部位上的光特性将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第一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上;第二基底薄膜,部分粘结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以及第二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上,设置有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部,并在其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扩散图案的扩散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第一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上;第二基底薄膜,部分粘结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以及第二光学图案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上,设置有至少设置于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上部,并在其至少一部分形成有扩散图案的扩散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以10至80μm作为周期形成有光学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光学图案层和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形成的粘结面积是所述第一基底薄膜或者所述第二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羽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乐贸星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