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158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具体包括继电器RL1~RL24、排阻R1~R8、接线端P1和P4、发光二极管LD1和LD2、电阻R10和R9、电流驱动芯片U1~U4以及接线插座PR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控制8块太阳能板输入以形成四种不同的拓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探索不同拓扑结构时的光伏阵列输出特点。

Array Control Circuit of Intelligent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Sim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ray control circuit of an intelligent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simulator, which includes control circuit and peripheral circuit, including relay RL1-RL24, exclusion resistance R1-R8, terminal P1 and P4, light emitting diode LD1 and LD2, resistance R10 and R9, current driving chip U1-U4 and connection socket PR1.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input of eight solar panels to form four different topological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to explore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voltaic arrays with different topological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智能化控制
,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伏发电系统研究的日益精进,大型光伏电站日益增多。如何将大型光伏电站无法用于实验研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当下电力系统与光伏发电技术比较普遍,但是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市电转换,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市电转换的模拟系统进行实现。现有社会缺少这样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具体包括继电器RL1~RL24、排阻R1~R8、接线端P1和P4、发光二极管LD1和LD2、电阻R10和R9、电流驱动芯片U1~U4以及接线插座PR1。继电器RL1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4引脚和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3引脚与继电器RL9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2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6引脚与继电器RL9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8引脚和第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3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12引脚和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4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16引脚和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3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0引脚和第18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6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4引脚和第2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7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1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8引脚和第2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8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32引脚和第3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6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8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9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7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7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0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8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8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1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9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9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3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2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0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0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3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1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1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1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4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2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2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5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3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6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3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2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6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6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4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6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6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6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2的第1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7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7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7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8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7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7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7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2的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8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具体包括继电器RL1~RL24、排阻R1~R8、接线端P1和P4、发光二极管LD1和LD2、电阻R10和R9、电流驱动芯片U1~U4以及接线插座PR1;继电器RL1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4引脚和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3引脚与继电器RL9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2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6引脚与继电器RL9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8引脚和第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3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12引脚和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4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16引脚和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3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0引脚和第18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6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4引脚和第2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7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1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8引脚和第2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8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32引脚和第3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6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8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9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7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7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0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8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8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1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9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9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3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2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0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0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 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光伏电站模拟仪的阵列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和外围电路;具体包括继电器RL1~RL24、排阻R1~R8、接线端P1和P4、发光二极管LD1和LD2、电阻R10和R9、电流驱动芯片U1~U4以及接线插座PR1;继电器RL1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4引脚和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3引脚与继电器RL9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2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6引脚与继电器RL9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8引脚和第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3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2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12引脚和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4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3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16引脚和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4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3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0引脚和第18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6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5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4引脚和第2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7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6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1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28引脚和第2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8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7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1的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第2引脚和第7引脚分别与接线插座PR1的第32引脚和第3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6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8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8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9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7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0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7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9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0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8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1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8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0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4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1第3引脚与继电器RL19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2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第6引脚与继电器RL19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1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3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2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0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3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0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2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3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1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4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第5引脚与继电器RL2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1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3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1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4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2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5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2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4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3的第10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电器RL15第3引脚与继电器RL23的第2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的第4引脚与继电器RL16的第5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第6引脚与继电器RL23的第7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5第8引脚与电流驱动芯片U2的第16引脚相连接;继电器RL16的第1引脚外接5V电压,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