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645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包括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出油口处设置有泄压装置,泄压装置包括有与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一端固定于第一腔体底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抵于第一腔体端口设置,所述止回阀在第一腔体中上下活动设置,止回阀中设置有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中设置有气门针,气门针与腔体内壁预留有供气门针运动的间隙,气门针的一端向第二腔体底部延伸设置形成突出部,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形成有与突出部相适配的固定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气门针结构快速泄压,有效防止因管道中压力的变化造成管道及密封装置等部件的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
本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
技术介绍
齿轮泵是依靠泵缸与啮合齿轮间所形成的工作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由两个齿轮、泵体与前后盖组成两个封闭空间,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脱开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齿轮啮合侧的空间的体积从大变小,而将液体挤入管路中去。吸入腔与排出腔是靠两个齿轮的啮合线来隔开的,现有的齿轮泵包括泵体、齿轮、转子、电机、泵盖、排气阀组件、溢流阀、出口阀,泵体上设置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在进口通道内设置有过滤器,通过转子与齿轮的相互啮合传动,将油从泵体进口输送到泵体出口。由于泵体出口管道中始终充满油液,此时如果有重物碾压到油管或因高温天气使管道中的油液气等外介原因导致管路中的压力增大,管道中压力将会随之变化,管道中压力的变化会造成管道及管道中其他零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将管路中增大的压力进行泄压的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通过在齿轮泵的泵体出口处设置有气门针结构,实现了对管路内部快速泄压,保证了管路的质量以及管道中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包括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有与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一端固定于第一腔体底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抵于第一腔体端口设置,所述止回阀在第一腔体中上下活动设置,所述止回阀中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气门针,所述气门针与腔体内壁预留有供气门针运动的间隙,气门针的一端向第二腔体底部延伸设置形成突出部,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形成有与突出部相适配的固定腔,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螺纹结构,突出部与固定腔之间螺纹连接。上述结构中:位于齿轮泵的出油口处设置有止回阀体,止回阀体中安装有一个气门针,当泵出口以外的管路中压力过高时,可以通过气门针快速泄压,从而实现保护管路及管路中的密封装置,当泵工作时油液被连续输送至泵出口以外的管道中,当泵工作结束时,由于泵出口设置的泄压装置装置,则阻止了齿轮泵出口以外管道中的油液回流,由于泵出口管道中始终充满油液,此时如果有大货车碾压油管或因高温天气使管道中的油液气等外界原因,导致管路中的压力增大时,管路中的压力挤压固定块以及止回阀向固定腔运动,气门针上的突出部旋入到固定腔中,由于突出部与固定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从而限制止回阀以及固定块向出油口方向运动,此时油液通过固定块与第一腔体端口处的缝隙进入到第一腔体中,通过第一腔体排出到外接管道中,实现管道中的油液的排出与泄压。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腔体中还设置有止回阀弹簧,所述止回阀弹簧的一端抵于第一腔体端口处,另一端抵于固定块。上述结构中:止回阀弹簧用于将管道中的油液排出之后,选出气门针,通过止回阀弹簧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将止回阀以及固定块压紧在第一腔体端口处,实现止回阀和固定块与第一腔体端口处的固定。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与第一腔体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垫。上述结构中:位于固定块与第一腔体端口处的第一橡胶密封垫能够有效保证固定块与第一腔体端口处的密封,防止油液进出。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门针上设置有第二橡胶密封垫,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垫与固定腔的端口过盈配合。上述结构中:气门针上的第二橡胶密封垫与固定腔之间过盈配合,当止回阀向固定腔运动时,第二橡橡胶密封垫与固定腔端口之间相抵,保证了第一腔体的密封性能。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回阀的一端连接有螺母,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母固定于止回阀的一端。上述结构中:螺母用于固定止回阀与固定块,防止在止回阀和固定块向出油口运动时,止回阀弹簧将固定块顶开。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缓冲层。上述结构中:螺母与固定块之间的缓冲层用于缓冲螺母与固定块之间固定,增加了固定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泄压装置以及气门针实现将管道内部压力快速泄出,有效防止因管道中压力的变化造成管道及管道中的密封装置等部件的损坏,本技术结构简单,泄压效果较好且泄压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泄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如下:1-壳体;2-泄压装置;3-气门针;4-第二腔体;11-第一腔体;12-出油口;21-第一橡胶密封垫;22-止回阀;23-止回阀弹簧;24-缓冲层;25-固定块;26-螺母;31-第二橡胶密封垫;32-突出部;41-固定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下面结合图1至图2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齿轮泵气门针3结构,包括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12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12处设置有泄压装置2,所述泄压装置2包括有与出油口12相连通的第一腔体11,所述第一腔体11中设置有止回阀22,所述止回阀22一端固定于第一腔体11底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抵于第一腔体11端口设置,所述止回阀22在第一腔体11中上下活动设置,所述止回阀22中设置有第二腔体4,所述第二腔体4中设置有气门针3,所述气门针3与腔体内壁预留有供气门针3运动的间隙,气门针3的一端向第二腔体4底部延伸设置形成突出部32,所述第二腔体4底部形成有与突出部32相适配的固定腔41,所述突出部32上设置有螺纹结构,突出部32与固定腔41之间螺纹连接。上述结构中:位于齿轮泵的出油口12处设置有止回阀22体,止回阀22体中安装有一个气门针3,当泵出口以外的管路中压力过高时,可以通过气门针3快速泄压,从而实现保护管路及管路中的密封装置,当泵工作时油液被连续输送至泵出口以外的管道中,当泵工作结束时,由于泵出口设置的泄压装置2装置,则阻止了齿轮泵出口以外管道中的油液回流,由于泵出口管道中始终充满油液,此时如果有大货车碾压油管或因高温天气使管道中的油液气等外界原因,导致管路中的压力增大时,管路中的压力挤压固定块25以及止回阀22向固定腔41运动,气门针3上的突出部32旋入到固定腔41中,由于突出部32与固定腔4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从而限制止回阀22以及固定块25向出油口12方向运动,此时油液通过固定块25与第一腔体11端口处的缝隙进入到第一腔体11中,通过第一腔体11排出到外接管道中,实现管道中的油液的排出与泄压。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腔体4中还设置有止回阀弹簧23,所述止回阀弹簧23的一端抵于第一腔体11端口处,另一端抵于固定块25。上述结构中:止回阀弹簧23用于将管道中的油液排出之后,选出气门针3,通过止回阀弹簧23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将止回阀22以及固定块25压紧在第一腔体11端口处,实现止回阀22和固定块25与第一腔体11端口处的固定。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25与第一腔体11端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密封垫21。上述结构中:位于固定块25与第一腔体11端口处的第一橡胶密封垫21能够有效保证固定块25与第一腔体11端口处的密封,防止油液进出。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包括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有与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一端固定于第一腔体底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抵于第一腔体端口设置,所述止回阀在第一腔体中上下活动设置,所述止回阀中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气门针,所述气门针与腔体内壁预留有供气门针运动的间隙,气门针的一端向第二腔体底部延伸设置形成突出部,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形成有与突出部相适配的固定腔,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螺纹结构,突出部与固定腔之间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泵气门针结构,包括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处设置有泄压装置,所述泄压装置包括有与出油口相连通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中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一端固定于第一腔体底部,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抵于第一腔体端口设置,所述止回阀在第一腔体中上下活动设置,所述止回阀中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中设置有气门针,所述气门针与腔体内壁预留有供气门针运动的间隙,气门针的一端向第二腔体底部延伸设置形成突出部,所述第二腔体底部形成有与突出部相适配的固定腔,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螺纹结构,突出部与固定腔之间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全张宁姜炳戴晨威姜启富胡新中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思普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