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362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其包括:锥套定位板、固定框(2)、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相对且相隔放置,且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之上放置固定框(2);固定框(2)内放置锥套定位板;其中,锥套定位板的中部开有圆锥孔,圆锥孔的圆锥度与配合锥套的圆锥度相同;该装置能够方便固定或取下锥套,提高锥套与钢丝铠装缆连接质量。

A device for connecting load-bearing taper sleeve with steel wire armoured load-bearing cab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load-bearing cone sleeve with a steel wire armoured load-bearing cable, which comprises a cone sleeve positioning plate, a fixing frame (2),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4)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9);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4) is placed opposite to and separated from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9) and on the same horizontal plane; a fixing frame (2) is placed above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4)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plate (9); and a fixing frame (2) is placed inside. A taper sleeve positioning plate is provided, in which a taper hole is ope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aper sleeve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taper of the taper hol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matching taper sleeve. The device can fix or remove the taper sleeve conveniently and improve the connecting quality between the taper sleeve and the steel wire armoured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工程连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海洋工程领域,钢丝铠装承重缆的端部与外部设备常常需要进行机械连接,而在进行机械连接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具有锥度的承重锥套进行过渡连接,钢丝铠装承重缆与承重锥套的连接要高强度、低强度损失、高可靠性。钢丝铠装承重缆的中心是电缆或光纤等,用于供电、通信;该电缆或光线外包裹着钢丝,用于承受电缆的拉力。当铠装钢丝承重缆的端部与承重锥套连接在一起后,承重锥套把钢丝铠装承重缆外包裹的铠装钢丝与外部设备连接在一起,承重锥套与铠装钢丝之间的连接强度,决定了外部设备与铠装钢丝的连接强度。但是,现有的连接装置并不能达到高的连接强度,强度损失较大,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连接装置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该装置方便承重锥套与铠装钢丝的安装连接,提高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其包括:锥套定位板、固定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对且相隔放置,且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上放置固定框;固定框内放置锥套定位板;其中,锥套定位板的中部开有圆锥孔,圆锥孔的大孔位于上方,圆锥孔的小孔位于下方。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锥套定位板包括: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呈对称结构,二者的相对侧均开有半圆锥孔,将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放置在固定框内,两个半圆锥孔组成一个完整的圆锥孔,用以将承重锥套固定在该圆锥孔中。其中,将锥套定位板分为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拆卸和更换;固定框外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均开有螺纹孔,锥套定位板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在同样的位置处均开有定位孔,将调节装置穿过固定框的螺纹孔和锥套定位板的定位孔,通过调节安装在固定框上螺纹孔中的调节装置,调整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间的距离,便于将承重锥套固定在圆锥孔内或取下来。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组合在一起形成的锥套定位板的边长小于固定框的边长,用于能够将锥套定位板放置在固定框内。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为平面垫板,且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实现平行移动。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调节装置为调节螺钉,通过旋动调节螺钉,调节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承重锥套固定在锥套定位板的中部的圆锥孔内或从圆锥孔中取下来,实现承重锥套和钢丝铠装缆的连接。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放到手动压机支撑横梁上,固定框放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将钢丝铠装缆由下向上插入承重锥套内,并将承重锥套从下向上从固定框的中心穿过,使其位于固定框的上方,再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平行向中间移动,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放置在固定框内,第一定位板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第二定位板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旋转四个调节螺钉,使旋转调节螺钉向固定框的内侧移动,顶紧锥套定位板的同时,保证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不会错位,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上的定位孔与固定框上的螺纹孔对齐,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将承重锥套5放在定位板中心的锥套孔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方便承重锥套与铠装钢丝的固定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降低了强度损失,提高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的第一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定位板2、固定框3、调节螺钉4、第一支撑板5、承重锥套6、半圆锥面7、定位孔8、第二定位板9、第二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锥套定位板、固定框2、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相对且相隔放置,且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之上放置固定框2;固定框2内放置锥套定位板;其中,锥套定位板的中部开有圆锥孔,,圆锥孔的大孔位于上方,圆锥孔的小孔位于下方。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如图1和2所示,所述锥套定位板包括: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呈对称结构,二者的相对侧均开有半圆锥孔6,将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放置在固定框2内,两个半圆锥孔6组成一个完整的圆锥孔,用以将承重锥套5固定在该圆锥孔中。其中,将锥套定位板分为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拆卸和更换。锥套定位板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在同样的位置处均开有定位孔7,固定框2外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均开有螺纹孔,将调节装置穿过固定框2的螺纹孔和锥套定位板的定位孔7,通过调节安装在固定框2上螺纹孔中的调节装置,调整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间的距离,便于将承重锥套固定在圆锥孔内或取下来。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组合在一起形成的锥套定位板的边长小于固定框2的边长,用于能够将锥套定位板放置在固定框2内。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均为平面垫板,且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实现平行移动。作为上述装置的改进之一,所述调节装置为调节螺钉3,通过旋动调节螺钉3,调节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之间的距离,进而保证承重锥套5固定在锥套定位板的中部的圆锥孔内或从圆锥孔中取下来,实现承重锥套和钢丝铠装缆的连接。如图3所示,将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放到手动压机支撑横梁上,固定框2放在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上,将钢丝铠装缆由下向上插入承重锥套5内,并将承重锥套5从下向上从固定框2的中心穿过,位于固定框2的上方,再将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平行向中间移动,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放置在固定框2内,第一定位板1放置在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上,第二定位板8放置在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上,旋转四个调节螺钉3,旋转调节螺钉3向固定框2的内侧移动,顶紧锥套定位板的同时,保证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不会错位,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上的定位孔7与固定框2上的螺纹孔对齐,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将承重锥套5放在定位板中心的锥套孔中。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锥套定位板、固定框(2)、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相对且相隔放置,且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之上放置固定框(2);固定框(2)内放置锥套定位板;其中,锥套定位板的中部开有圆锥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锥套定位板、固定框(2)、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相对且相隔放置,且二者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板(4)与第二支撑板(9)之上放置固定框(2);固定框(2)内放置锥套定位板;其中,锥套定位板的中部开有圆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承重锥套与钢丝铠装承重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定位板包括: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呈对称结构,二者的相对侧均开有半圆锥孔(6),将第一定位板(1)和第二定位板(8)放置在固定框(2)内,两个半圆锥孔(6)组成一个完整的圆锥孔,圆锥孔的圆锥度与配合的承重锥套的圆锥度相同;固定框(2)外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明黄勇叶青刘纪元黄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