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836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锁绳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绳器,包括柱状壳体和两个锁绳机构,两个锁绳机构均设置在柱状壳体内,柱状壳体为实心结构,柱状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容纳锁绳机构的容纳通孔,容纳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柱状壳体的轴线,两个锁绳机构均包括圆形压紧盖、压紧弹簧和锁紧杆,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压紧盖和锁紧杆抵触,锁紧杆的一端自柱状壳体内部向外延伸,两个锁绳机构的相互平行并且反方向设置,锁紧杆能够沿着通孔的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容纳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锁绳器,结构简单巧妙,外形美观大方,功能使用可靠,相较于传统的锁绳器,使用更加简单灵活并且整体十分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绳器
本技术涉及锁绳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绳器。
技术介绍
锁绳器在生活总的应用很多,大到高空作业的钢绳锁,小到悬挂物品的绳索,而目前的锁绳器大都结构单一,形状不规则且不易携带,在使用时需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才能完成锁定,使用十分不方便,介于这种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使用方法简单易上手,又能免去复杂的手动上锁流程的自动锁绳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自锁功能的锁绳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锁绳器,包括柱状壳体和两个锁绳机构,两个锁绳机构均设置在柱状壳体内,柱状壳体为实心结构,柱状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容纳锁绳机构的容纳通孔,容纳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柱状壳体的轴线,两个锁绳机构均包括圆形压紧盖、压紧弹簧和锁紧杆,压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压紧盖和锁紧杆抵触,锁紧杆的一端自柱状壳体内部向外延伸,两个锁绳机构的相互平行并且反方向设置,锁紧杆能够沿着通孔的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容纳通孔内。优选的,所有所述通孔包括进线孔和出线孔,进线孔的直径小于出线孔的直径,圆形压紧盖的直径等于出线孔的直径,进线孔和出线孔的连接处设有圆台形过渡段。优选的,所述锁紧杆远离压紧弹簧的一端直径等于进线孔的直径,锁紧杆位于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与圆台形过渡段相贴合的圆台压紧端,圆台压紧端的大端与压紧弹簧抵触。优选的,所述圆台压紧端的大端设置一个十字形通槽,所述十字形通槽自圆台压紧端的大端向圆台压紧端的小端的方向延伸至锁紧杆的中部,锁紧杆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圆形压紧盖和锁紧杆的中心处均设置有供绳子穿过的绳孔,绳孔的中心处与十字形通槽的中心处重合。优选的,所述圆台压紧端内镶嵌有三个能够活动的活动钢珠,三个活动钢珠在以锁紧杆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分布,三个活动钢珠的一部分均从圆台压紧端的侧壁向外延伸,三个活动钢珠缩进圆台压紧端时均与穿过锁紧杆的绳子抵触。优选的,所述圆形压紧盖紧密设置在出线孔内并且圆形压紧盖的外侧端面与柱状壳体的一侧端面齐平。优选的,所述圆形压紧盖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出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圆形压紧盖配合的内螺纹。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锁绳器,使用时,用手按压锁紧杆的伸出端,锁紧杆会挤压容纳通孔内的压紧弹簧,这时锁紧杆的伸出端会完全缩回容纳通孔内,此时将绳子从第一个锁绳机构的锁紧杆的绳孔穿进去,从第一个锁绳机构的圆形压紧盖2的绳孔出来,再从第二个锁绳机构的锁紧杆穿进去,最后从第二个锁绳机构的绳孔出来完成穿线过程,此时停止按压锁紧杆,圆台压紧端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与圆台形过渡段紧密贴合,由于锁紧杆的弹性性质,在压紧弹簧的挤压下,十字形通槽中心处的直径会慢慢缩小,直到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缩小到能够压紧绳子为止,当外部按压力消失时,锁紧杆的伸出端又会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柱状外壳,完成一个完整的锁绳过程,本技术的一种锁绳器,结构简单巧妙,外形美观大方,功能使用可靠,相较于传统的锁绳器,使用更加简单灵活并且整体十分轻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锁紧状态剖视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穿绳状态剖视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的锁紧杆示意图一;图9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的锁紧杆示意图二;图10所示为具体实施例二的锁紧杆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柱状壳体1,圆形压紧盖2,压紧弹簧3,锁紧杆4,进线孔5,出线孔6,圆台形过渡段7,圆台压紧端8,十字形通槽9,绳孔10,活动钢珠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锁绳器,包括柱状壳体1和两个锁绳机构,两个锁绳机构均设置在柱状壳体1内,柱状壳体1为实心结构,柱状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容纳锁绳机构的容纳通孔,容纳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柱状壳体1的轴线,两个锁绳机构均包括圆形压紧盖2、压紧弹簧3和锁紧杆4,压紧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压紧盖2和锁紧杆4抵触,锁紧杆4的一端自柱状壳体1内部向外延伸,两个锁绳机构的相互平行并且反方向设置,锁紧杆4能够沿着通孔的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容纳通孔内。所有所述通孔包括进线孔5和出线孔6,进线孔5的直径小于出线孔6的直径,圆形压紧盖2的直径等于出线孔6的直径,进线孔5和出线孔6的连接处设有圆台形过渡段7,进线孔5的直径小于出线孔6的直径,压紧弹簧3和圆形压紧盖2均设置在进线孔5内,锁紧杆4远离压紧弹簧3的一端伸出柱状外壳外部,用手按压锁紧杆4的伸出端,锁紧杆4会挤压容纳通孔内的压紧弹簧3,这时锁紧杆4的伸出端会完全缩回容纳通孔内,当外部按压力消失时,锁紧杆4的伸出端又会在压紧弹簧3的作用下伸出柱状外壳。所述锁紧杆4远离压紧弹簧3的一端直径等于进线孔5的直径,锁紧杆4位于容纳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与圆台形过渡段7相贴合的圆台压紧端8,圆台压紧端8的大端与压紧弹簧3抵触,锁紧杆4的直径等于进线孔5的直径,保证了在按压锁紧杆4的时候,锁紧杆4能够稳定的在进线孔5轴线的方向上缩回容纳通孔内,锁紧杆4位于容纳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圆台压紧端8,该圆台压紧端8在压紧弹簧3的作用下与圆台形过渡段7紧密贴合,防止锁紧杆4从容纳通孔内脱落。所述圆台压紧端8的大端设置一个十字形通槽9,所述十字形通槽9自圆台压紧端8的大端向圆台压紧端8的小端的方向延伸至锁紧杆4的中部,锁紧杆4由弹性材料制成,圆台压紧端8在压紧弹簧3的作用下与圆台形过渡段7紧密贴合,由于锁紧杆4的弹性性质,在压紧弹簧3的挤压下,十字形通槽9中心处的直径会慢慢缩小,直到在压紧弹簧3的作用下缩小到能够压紧绳子为止。所述圆形压紧盖2和锁紧杆4的中心处均设置有供绳子穿过的绳孔10,绳孔10的中心处与十字形通槽9的中心处重合,绳子的进线方向为依次穿过锁紧杆4、压紧弹簧3和圆形压紧盖2的方向,绳子从其中一个圆形压紧盖2出来之后,再穿过和圆形压紧盖2处于同一端的另一个锁绳机构的锁紧杆4,再依次穿过该锁绳机构的压紧弹簧3和圆形压紧盖2,该过程为完整的穿绳过程,此时绳子两端位于柱状壳体1同一侧,柱状壳体1另一侧的绳子形成一个闭环用于挂在物体上。所述圆形压紧盖2紧密设置在出线孔6内并且圆形压紧盖2的外侧端面与柱状壳体1的一侧端面齐平,圆形压紧盖2设置在出线孔6内,圆形压紧盖2与出线孔6内壁之间的阻力远远大于压紧弹簧3的最大弹力,避免了在按压锁紧杆4的过程中压紧盖被顶出的情况发生。所述圆形压紧盖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出线孔6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圆形压紧盖2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使圆形压紧盖2和出线孔6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紧密和牢固,将锁绳机构牢牢的固定在容纳通孔内,不会脱落。具体实施例二:参照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锁绳器,包括柱状壳体1和两个锁绳机构,两个锁绳机构均设置在柱状壳体1内,柱状壳体1为实心结构,柱状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容纳锁绳机构的容纳通孔,容纳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柱状壳体1的轴线,两个锁绳机构均包括圆形压紧盖2、压紧弹簧3和锁紧杆4,压紧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压紧盖2和锁紧杆4抵触,锁紧杆4的一端自柱状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壳体(1)和两个锁绳机构,两个锁绳机构均设置在柱状壳体(1)内,柱状壳体(1)为实心结构,柱状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容纳锁绳机构的容纳通孔,容纳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柱状壳体(1)的轴线,两个锁绳机构均包括圆形压紧盖(2)、压紧弹簧(3)和锁紧杆(4),压紧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压紧盖(2)和锁紧杆(4)抵触,锁紧杆(4)的一端自柱状壳体(1)内部向外延伸,两个锁绳机构的相互平行并且反方向设置,锁紧杆(4)能够沿着通孔的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容纳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壳体(1)和两个锁绳机构,两个锁绳机构均设置在柱状壳体(1)内,柱状壳体(1)为实心结构,柱状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容纳锁绳机构的容纳通孔,容纳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柱状壳体(1)的轴线,两个锁绳机构均包括圆形压紧盖(2)、压紧弹簧(3)和锁紧杆(4),压紧弹簧(3)的两端分别与圆形压紧盖(2)和锁紧杆(4)抵触,锁紧杆(4)的一端自柱状壳体(1)内部向外延伸,两个锁绳机构的相互平行并且反方向设置,锁紧杆(4)能够沿着通孔的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容纳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绳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容纳通孔包括进线孔(5)和出线孔(6),进线孔(5)的直径小于出线孔(6)的直径,圆形压紧盖(2)的直径等于出线孔(6)的直径,进线孔(5)和出线孔(6)的连接处设有圆台形过渡段(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杆(4)远离压紧弹簧(3)的一端直径等于进线孔(5)的直径,锁紧杆(4)位于容纳通孔内的一端设置有与圆台形过渡段(7)相贴合的圆台压紧端(8),圆台压紧端(8)的大端与压紧弹簧(3)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盈威灯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