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01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干粉仓、压缩气罐、旋翼电机、螺旋桨、冷却管、起落架、喷射装置、喷嘴、推进管、气管接头、文氏管、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圆柱形盒体,机架的侧面通过支架连接有四个旋翼,旋翼均匀分布,旋翼有旋翼电机和螺旋桨组成,机架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固定连接有喷射装置的顶端,机架的外侧空腔中设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起落架,所述旋翼电机垂直设置,输出轴朝上,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螺旋桨,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干粉仓,干粉仓为圆环体,圆环体内壁防止有压缩气罐,干粉仓的内壁底面为都装。

A Fire Fighting Multi-Rotor UAV with Fire Extinguish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re fighting multi-rotor UAV with fire extinguisher, which comprises a rack, a dry powder bin, a compressed gas tank, a rotor motor, a propeller, a cooling pipe, a landing gear, a spray device, a nozzle, a propulsion pipe, a tracheal joint, a Venturi pipe, a gas booster valve, a cooling valve and a propulsion valve,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ack is a cylindrical box body and the side of the rack passes through. The bracket is connected with four rotors, the rotor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the rotors are composed of rotors and propellers, the center of the rack is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top of the jet device is fixed in the through holes, the outer cavity of the rack is equipped with batteries and control circuits, and the bottom of the rack is fixed with landing gear. The rotor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output shaft is upward,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otors is keye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is fixed with a dry powder silo. The dry powder silo is a circular body. The inner wall of the circular body prevents a compressed gas tank, an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dry powder silo is all instal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一直都是世界难题,2010年上海11.15高层建筑特大火灾,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2017年英国6.14高层建筑特大火灾造成大约80人死亡,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都是巨大的,目前对高层建筑火灾还是采用消防车进行灭火,由于消防车灭火的高度有限,一旦火灾蔓延至消防车灭火高度的极限,火灾将很难控制,被困人员也将很难存活。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将无人机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领域将是个重大的突破,如何将无人机技术用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将是个有意义的项目,但由于火源上方的高温乱流,导致无人机无法太过接近火源,灭火效果不好,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能够有效的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消防设备,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还是个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干粉仓、压缩气罐、旋翼电机、螺旋桨、冷却管、起落架、喷射装置、喷嘴、推进管、气管接头、文氏管、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所述机架为圆柱形盒体,机架的侧面通过支架连接有四个旋翼,旋翼均匀分布,旋翼有旋翼电机和螺旋桨组成,机架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固定连接有喷射装置的顶端,机架的外侧空腔中设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起落架,用于无人机在地面上进行起落,所述旋翼电机垂直设置,输出轴朝上,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螺旋桨,用于带动无人机飞行,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干粉仓,干粉仓为圆环体,圆环体内壁防止有压缩气罐,干粉仓的内壁底面为都装,从边缘向中心倾斜向下,干粉仓内装有粉末灭火剂,压缩气罐的罐口朝下,与机架顶面中心固定连接的气管接头连接,气管接头的底面中心设有开口通过文氏管连接气体增压阀,文氏管的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干粉仓的底面中心最低点处,气体增压阀的出口位于底面中心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喷嘴,当气体增压阀打开时,压缩气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在压力和气体增压阀的作用下从喷嘴处喷出,由于文丘里效应作用,文氏管的支管从干粉仓中吸取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和二氧化碳混合喷向货源进行灭火,气管接头的底面边缘设有开口,通过管道连接推进管,管道上设有推进阀,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为无人机提供水平方向的动力,气管接头的侧面对应旋翼的位置设有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却管,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旋翼支架的底部,贯穿机架,冷却管和气管接头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冷却阀,用于在无人机靠近火源是喷射二氧化碳对旋翼进行降温,保证无人机飞行工作,冷却管、喷射装置、喷嘴、推进管、气管接头、文氏管、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组成了喷射装置,通过喷射压缩气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进行无人机的消防工作,旋翼电机、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电连接机架内的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配合进行运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阀和推进阀为直通电磁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粉仓的顶部设有通气阀,防止由于压力问题导致无法吸取干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启动无人机,旋翼电机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无人机运动,靠近火源,连通冷却阀,冷却管喷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对旋翼进行降温和防止旋翼起火,无人机抵达火源上方时,启动气体增压阀,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文氏管从干粉仓中吸取干粉灭火剂后喷射向火源,进行灭火工作,当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推进管快速推进,进行转移,保证无人机安全,由于干粉灭火剂和二氧化碳的配合灭火,减少了无人机的重量,提高了灭火效果,当底部喷嘴喷射灭火时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能够减少电池输出,提高续航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干粉仓2、压缩气罐3、旋翼电机4、螺旋桨5、冷却管6、起落架7、喷射装置8、喷嘴9、推进管10、气管接头11、文氏管12、气体增压阀13、冷却阀14、推进阀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1、干粉仓2、压缩气罐3、旋翼电机4、螺旋桨5、冷却管6、起落架7、喷射装置8、喷嘴9、推进管10、气管接头11、文氏管12、气体增压阀13、冷却阀14和推进阀15,所述机架1为圆柱形盒体,机架1的侧面通过支架连接有四个旋翼,旋翼均匀分布,旋翼有旋翼电机4和螺旋桨5组成,机架1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固定连接有喷射装置8的顶端,机架1的外侧空腔中设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机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起落架7,用于无人机在地面上进行起落,所述旋翼电机4垂直设置,输出轴朝上,旋翼电机4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螺旋桨5,用于带动无人机飞行,支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干粉仓2,干粉仓2为圆环体,圆环体内壁防止有压缩气罐3,干粉仓2的内壁底面为都装,从边缘向中心倾斜向下,干粉仓2内装有粉末灭火剂,压缩气罐3的罐口朝下,与机架1顶面中心固定连接的气管接头11连接,气管接头11的底面中心设有开口通过文氏管12连接气体增压阀13,文氏管12的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干粉仓2的底面中心最低点处,气体增压阀13的出口位于底面中心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喷嘴9,当气体增压阀13打开时,压缩气罐3内的液态二氧化碳在压力和气体增压阀13的作用下从喷嘴9处喷出,由于文丘里效应作用,文氏管12的支管从干粉仓2中吸取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和二氧化碳混合喷向货源进行灭火,气管接头11的底面边缘设有开口,通过管道连接推进管10,管道上设有推进阀15,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为无人机提供水平方向的动力,气管接头11的侧面对应旋翼的位置设有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却管6,冷却管6固定安装在旋翼支架的底部,贯穿机架1,冷却管6和气管接头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冷却阀14,用于在无人机靠近火源是喷射二氧化碳对旋翼进行降温,保证无人机飞行工作,冷却管6、喷射装置8、喷嘴9、推进管10、气管接头11、文氏管12、气体增压阀13、冷却阀14和推进阀15组成了喷射装置,通过喷射压缩气罐3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进行无人机的消防工作,旋翼电机4、气体增压阀13、冷却阀14和推进阀15电连接机架1内的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配合进行运动。优选的,所述冷却阀14和推进阀15为直通电磁阀。优选的,所述干粉仓2的顶部设有通气阀,防止由于压力问题导致无法吸取干粉。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启动无人机,旋翼电机4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带动无人机运动,靠近火源,连通冷却阀14,冷却管6喷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对旋翼进行降温和防止旋翼起火,无人机抵达火源上方时,启动气体增压阀13,当气体增压阀13打开时,压缩气罐3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干粉仓、压缩气罐、旋翼电机、螺旋桨、冷却管、起落架、喷射装置、喷嘴、推进管、气管接头、文氏管、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圆柱形盒体,机架的侧面通过支架连接有四个旋翼,旋翼均匀分布,旋翼有旋翼电机和螺旋桨组成,机架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固定连接有喷射装置的顶端,机架的外侧空腔中设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起落架,所述旋翼电机垂直设置,输出轴朝上,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螺旋桨,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干粉仓,干粉仓为圆环体,圆环体内壁防止有压缩气罐,干粉仓的内壁底面为都装,从边缘向中心倾斜向下,干粉仓内装有粉末灭火剂,压缩气罐的罐口朝下,与机架顶面中心固定连接的气管接头连接,气管接头的底面中心设有开口通过文氏管连接气体增压阀,文氏管的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干粉仓的底面中心最低点处,气体增压阀的出口位于底面中心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喷嘴,气管接头的底面边缘设有开口,通过管道连接推进管,管道上设有推进阀,气管接头的侧面对应旋翼的位置设有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却管,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旋翼支架的底部,贯穿机架,冷却管和气管接头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冷却阀,冷却管、喷射装置、喷嘴、推进管、气管接头、文氏管、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组成了喷射装置,通过喷射压缩气罐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进行无人机的消防工作,旋翼电机、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电连接机架内的控制电路,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配合进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携带灭火器的消防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干粉仓、压缩气罐、旋翼电机、螺旋桨、冷却管、起落架、喷射装置、喷嘴、推进管、气管接头、文氏管、气体增压阀、冷却阀和推进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圆柱形盒体,机架的侧面通过支架连接有四个旋翼,旋翼均匀分布,旋翼有旋翼电机和螺旋桨组成,机架的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固定连接有喷射装置的顶端,机架的外侧空腔中设有电池和控制电路,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起落架,所述旋翼电机垂直设置,输出轴朝上,旋翼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螺旋桨,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干粉仓,干粉仓为圆环体,圆环体内壁防止有压缩气罐,干粉仓的内壁底面为都装,从边缘向中心倾斜向下,干粉仓内装有粉末灭火剂,压缩气罐的罐口朝下,与机架顶面中心固定连接的气管接头连接,气管接头的底面中心设有开口通过文氏管连接气体增压阀,文氏管的支管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恒赫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