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滑板的碳条及与其适配的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93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滑板的碳条,包括:碳条本体;设置在碳条本体的下表面的用于在其内嵌装碳滑板的托架的碳条凹槽,沿碳条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碳条本体;碳条凹槽包括:沿碳条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碳条第一粘结面;沿碳条本体高度方向设置的位于碳条第一粘结面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碳条第二粘结面;碳条凹槽的碳条第一粘结面和碳条第二粘结面分别为平直表面;碳条凹槽的横截面为用于防止碳条本体相对托架侧翻的上宽下窄的燕尾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碳条,结构简单,制造工序少,提高碳条的有效使用厚度,延长碳滑板使用寿命,其与托架结合面的接触面积大,牢牢嵌装托架,使碳滑板不易侧翻,提高使用安全性;此外,还提供一种与碳条适配的托架。

Carbon strips of carbon skateboards and their adapted bracke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bon strip of a carbon strip, which comprises: a carbon strip body; a carbon strip groove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arbon strip body for the bracket with the carbon strip body embedded therein, which runs through the carbon strip body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arbon strip body; a carbon strip groove comprises a carbon strip first bonding surface extending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carbon strip body; and a carbon strip body height direction.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bonding surface and the second bonding surface of the carbon strip are connected with them; the first bonding surface of the carbon strip groove and the second bonding surface of the carbon strip groove are straight surfaces respectively;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carbon strip groove is a swallow tail groove which is used to prevent the carbon strip body from turning over relative to the bracket. The carbon strip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few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mproves the effective use thickness of the carbon strip, prolong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arbon slide plate, has large contact area with the bracket joint surface, and firmly mounts the bracket, so that the carbon slide plate is not easy to roll over and improves the use safety; moreover, a bracket adapted to the carbon strip is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滑板的碳条及与其适配的托架
本技术涉及碳滑板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轨道的长寿命碳滑板的碳条和托架。
技术介绍
现在城市轨道系统蓬勃发展,对城市轨道系统用受电弓碳滑板的需求也剧增,碳滑板的使用寿命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弓网系统是由电网接触线弹性悬挂系统和列车受电弓弹性系统,通过碳滑板与接触线滑动组成的复杂的机电动态系统。受电弓通过碳滑板与接触网线滑动接触,从而完成集流并将其传送给列车,而在这一过程中碳滑板与接触网线相互接触,弓网接触点既存在电气作用又存在机械作用,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的动态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碳滑板作为弓网受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它的使用寿命受到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碳滑板自身来说,影响碳滑板使用寿命的是碳条的材质和有效使用厚度。现在碳滑板具有如附图1和附图2(中国专利号为CN104709094B)所示的两种结构。其中,如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高度为b的碳条的两侧被托架2包住,即碳条1嵌装在托架2里,整个碳滑板的高度为a,采用这种结构,使得碳条的有效使用厚度c减少,大大降低了碳滑板的使用寿命;而如附图2所示的结构中,托架2嵌装于碳纤维增强碳滑块1(滑块1即所述的碳条1)中,在滑块1上设有用于形成气道一部分的第一凹槽6a,凹槽6a的粘结面上粘结有耐高温密封层2c,在托架2上设有用于形成气道另一部分的第二凹槽6b,第二凹槽6b的粘结面为7b,7b上粘结有耐高温密封层4c,将带有凹槽6a、耐高温密封层2c的滑块1与带有凹槽6b、耐高温密封层4c的托架2采用TD-8814粘结组装后构成受电弓滑板,由第三耐高温密封层2c和第六耐高温密封层4c构成气道3的气道壁。采用附图2所示的结构,由于其滑块上设置用于形成气道3的凹槽,使得滑块的有效使用厚度降低,且滑块与托架的结合面之间结合不牢靠,使得碳滑板受冲击力时碳滑板易侧翻;此外,该种结构不适用于城市轨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碳滑板的碳条,其结构简单,制造工序少,提高碳条的有效使用厚度,延长碳滑板使用寿命,其与碳滑板托架结合面的接触面积大,牢牢嵌装托架,使碳滑板不易侧翻,提高使用安全性;此外,还提供一种与上述碳条适配的托架。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碳滑板的碳条,其包括:碳条本体;设置在碳条本体的下表面的用于在其内嵌装碳滑板的托架的碳条凹槽,沿碳条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碳条本体;其中,所述碳条凹槽包括:沿碳条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碳条第一粘结面;沿碳条本体高度方向设置的位于碳条第一粘结面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碳条第二粘结面;其中,所述碳条凹槽的碳条第一粘结面和碳条第二粘结面分别为平直表面;其中,所述碳条凹槽的横截面为用于防止碳条本体相对托架侧翻的上宽下窄的燕尾槽。优选的,所述碳条凹槽的高度为所述碳条本体高度的1/16-1/11。优选的,所述碳条凹槽的高度为碳条凹槽的最大宽度的1/27-1/25。优选的,所述碳条凹槽的最大宽度为碳条本体宽度的5/6-9/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与上述碳条相适配的托架,其包括:托架本体,其上部为用于嵌装在所述碳条的碳条凹槽内的连接段;其中,所述连接段包括沿所述托架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托架第一粘结面和位于托架第一粘结面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托架第二粘结面;其中,所述连接段的托架第一粘结面和托架第二粘结面分别为平直表面;其中,所述连接段的横截面为用于防止碳条相对托架本体侧翻的上宽下窄的燕尾形截面。优选的,所述托架本体的连接段的高度为所述托架本体高度的1/5-1/7。优选的,所述连接段的高度与宽度分别与所述碳条凹槽的高度与宽度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碳滑板的碳条与托架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碳滑板的碳条,结构简单,制造工序少,降低生产成本,燕尾形的碳条凹槽可将托架牢牢嵌装在碳条中,且碳条与托架结合时的结合面的接触面积大,使得两者的粘结处更加结实、牢靠,既提高了碳条的有效使用厚度,又有效防止受到冲击力时碳条相对托架侧翻,延长了碳滑板的使用寿命,降低碳滑板的损耗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碳滑板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碳滑板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碳条与托架的碳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碳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碳条与托架的碳滑板受冲击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碳滑板的碳条1,包括:碳条本体;设置在碳条本体的下表面的用于在其内嵌装碳滑板的托架的碳条凹槽11,沿碳条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碳条本体;其中,碳条凹槽11包括:沿碳条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碳条第一粘结面;沿碳条本体高度方向设置的位于碳条第一粘结面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碳条第二粘结面;其中,碳条凹槽11的碳条第一粘结面和碳条第二粘结面分别为平直表面;其中,碳条凹槽11的横截面为用于防止碳条本体相对托架侧翻的上宽下窄的燕尾槽。具体的,本实施例的碳条1为细长条形的碳条(即,其长度远大于宽度),其横截面如图4所示,在碳条的碳条本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碳条凹槽11,该碳条凹槽11沿碳条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整个碳条本体,用于将碳滑板的托架2嵌装在碳条凹槽11内,从而提高碳条的有效使用厚度c。其中,碳条凹槽11包括沿碳条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碳条第一粘结面11a和沿碳条本体高度设置且位于碳条第一粘结面11a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碳条第二粘结面11b。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将碳条凹槽11的碳条第一粘结面11a设置为平直表面,以便增加碳条本体与托架粘结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碳条凹槽11的一对碳条第二粘结面11b与碳条第一粘结面11a之间分别形成锐角,以使得沿碳条本体高度方向截切碳条本体时所得的碳条凹槽11的横截面呈如图4所示的上宽、下窄燕尾形的燕尾槽。燕尾槽可以提高嵌装在碳条凹槽内的托架与碳条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有效防止受到沿宽度方向的冲击力时、碳条本体相对托架侧翻现象的发生。当碳滑板受到沿宽度方向的冲击力F1作用时(如图6所示),会在碳条与托架的粘结面形成一个扭矩F2,使得碳条与托架发生侧翻,而采用本实施例的具有燕尾槽并将托架嵌装于燕尾槽内的碳条,可以有效防止出现上述情况,避免碳条与托架侧翻。为了既不影响碳条1的性能,又尽可能提高碳条1的有效使用厚度,本实施例在制造碳条时,将碳条凹槽11的高度取为碳条本体的高度(碳条本体的高度指碳条本体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高度)的1/16-1/11,碳条凹槽11的高度为碳条凹槽11的最大宽度的1/27-1/25(碳条凹槽11的最大宽度是指碳条凹槽11最宽处的宽度),碳条凹槽11的最大宽度为碳条本体的宽度的5/6-9/10,从而使碳条本体的有效使用厚度为碳条本体高度的2/3-3/4,极大提高了碳条的有效使用厚度(厚度方向与高度方向一致),提高碳条使用寿命。而与本实施例的碳条相适配的托架2如图5所示,其包括:托架本体,其上部为用于嵌装在碳条的碳条凹槽11内的连接段21;其中,连接段21包括沿托架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托架第一粘结面21a和沿托架本体高度方向且位于托架第一粘结面21a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托架第二粘结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滑板的碳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条本体;设置在碳条本体的下表面的用于在其内嵌装碳滑板的托架的碳条凹槽,沿碳条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碳条本体;其中,所述碳条凹槽包括:沿碳条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碳条第一粘结面;沿碳条本体高度方向设置的位于碳条第一粘结面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碳条第二粘结面;其中,所述碳条凹槽的碳条第一粘结面和碳条第二粘结面分别为平直表面;其中,所述碳条凹槽的横截面为用于防止碳条本体相对托架侧翻的上宽下窄的燕尾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滑板的碳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条本体;设置在碳条本体的下表面的用于在其内嵌装碳滑板的托架的碳条凹槽,沿碳条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碳条本体;其中,所述碳条凹槽包括:沿碳条本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碳条第一粘结面;沿碳条本体高度方向设置的位于碳条第一粘结面两侧并与其连接的一对碳条第二粘结面;其中,所述碳条凹槽的碳条第一粘结面和碳条第二粘结面分别为平直表面;其中,所述碳条凹槽的横截面为用于防止碳条本体相对托架侧翻的上宽下窄的燕尾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条凹槽的高度为所述碳条本体高度的1/16-1/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条凹槽的高度为碳条凹槽的最大宽度的1/27-1/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朱约辉李敢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南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