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94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电气模块、第一RJ端子组以及第二RJ端子组;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面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一插槽,绝缘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二插槽;该电气模块设置于容置空间内。通过在绝缘本体的侧面和顶部均开设有插槽,并在绝缘本体内部设置一电气模块,两插槽内均设有RJ端子组,且两插槽内的RJ端子组均连接至同一电气模块上,实现两个不同方向的RJ接口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两种选择性接口,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状况选择更简便的操作方式,双向开口共享一个电气模块,极大的降低了空间占用率及制造成本。

RJ45 Bidirectional Open Shared Electronic Module Archite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J45 bi-directional open shared electronic modul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an electrical module, a first RJ terminal group and a second RJ terminal group; an accommodating space is provided in the insulating body; at least one side of the insul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ot for RJ45 plug insertion, and a second slot for RJ45 plug insertion is provided at the top of the insulating body; Set i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By opening slots on the side and top of the insulation body, and installing an electrical module inside the insulation body, there are RJ terminal groups in both slots, and the RJ terminal groups in both slots are connected to the same electrical module, realizing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wo RJ interfac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providing two selective interfaces for user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choose mor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Simple operation mode, two-way opening sharing an electrical module, greatly reducing space occupancy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RJ45接口通常用于连接网络水晶头以实现数据传输。在实际应用中,连接器主要是依面板或壁面安装,其安装的面板背后空间有限,而且有时其后面还需安装其他元器件,若连接器与网络水晶头过长,其占用空间过大,便会导致无法适配安装,从而给安装造成极大的不便。目前市面上有的连接器插座将两个RJ45插座模块垂直设置,从而将两种安装方向的连接器整合到一块,方便用户根据周边环境将网络水晶头安装到连接器插座上,但此方式相当于安装了两颗RJ45连接器,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连接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其能解决目前之连接器不便于安装、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电气模块、第一RJ端子组以及第二RJ端子组;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面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一插槽,绝缘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二插槽,该第二插槽和第一插槽均连通容置空间;该电气模块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该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均与电气模块导通连接,且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分别位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前述第一插槽成型在第一绝缘座的前端,第二插槽成型在第二绝缘座的上端,该第二绝缘座的下端与第一绝缘座的后端组合并围构形成前述容置空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座的中部两侧向外凸设有扣部,对应地,该第二绝缘座的下端两侧开设有扣孔,该扣部与扣孔彼此扣合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座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有固定柱。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气模块包括有绝缘体、滤波线圈、电路板和导电端子;该绝缘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凹腔,该滤波线圈收纳于凹腔中,该电路板固定于绝缘体上并盖住凹腔的开口,滤波线圈与电路板导通连接,该导电端子固定于绝缘体上,导电端子的一端与电路板导通连接,导电端子的另一端伸出绝缘体外,该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均与电路板导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均与电路板焊接导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绝缘本体的侧面和顶部均开设有插槽,并在绝缘本体内部设置一电气模块,两插槽内均设有RJ端子组,且两插槽内的RJ端子组均连接至同一电气模块上,实现两个不同方向的RJ接口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两种选择性接口,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状况选择更简便的操作方式,双向开口共享一个电气模块,极大的降低了空间占用率及制造成本。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本体101、容置空间102、第一插槽103、第二插槽104、定位卡槽105、扣部106、扣孔107、固定柱11、第一绝缘座12、第二绝缘座20、电气模块201、凹腔202、定位卡块21、绝缘体22、滤波线圈23、电路板24、导电端子30、第一RJ端子组40、第二RJ端子组50、RJ45插头60、印制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电气模块20、第一RJ端子组30以及第二RJ端子组40。该绝缘本体10内具有一容置空间101,绝缘本体10的至少一侧面开设有供RJ45插头50插入的第一插槽102,绝缘本体10的顶部开设有供RJ45插头50插入的第二插槽103,该第二插槽103和第一插槽102均连通容置空间101;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0包括有第一绝缘座11和第二绝缘座12,前述第一插槽102成型在第一绝缘座11的前端,第二插槽103成型在第二绝缘座12的上端,该第二绝缘座12的下端与第一绝缘座11的后端组合并围构形成前述容置空间101,该第一绝缘座11的后端两侧设置有定位卡槽104,第一绝缘座11的中部两侧向外凸设有扣部105,对应地,该第二绝缘座12的下端两侧开设有扣孔106,该扣部105与扣孔106彼此扣合固定;以及,该第一绝缘座11的底部向下延伸出有固定柱107。该电气模块20设置于容置空间101内,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气模块20包括有绝缘体21、滤波线圈22、电路板23和导电端子24;该绝缘体21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凹腔201,该滤波线圈22收纳于凹腔201中,该电路板23固定于绝缘体21上并盖住凹腔201的开口,滤波线圈22与电路板23导通连接,该导电端子24固定于绝缘体21上,导电端子24的一端与电路板23导通连接,导电端子24的另一端伸出绝缘体21外。以及,绝缘体21的两侧面凸设有定位卡块202,该定位卡块202插装在前述定位卡槽104中。该第一RJ端子组30和第二RJ端子组40均与电气模块20导通连接,且第一RJ端子组30和第二RJ端子组40分别位于第一插槽102和第二插槽103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RJ端子组30和第二RJ端子组40均与电路板23焊接导通。详述本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如下:首先,取电气模块20、第一RJ端子组30以及第二RJ端子组40,将第一RJ端子组30和第二RJ端子组40均与电路板23焊接导通,然后,将电气模块20的定位卡块202插装在第一绝缘座11的定位卡槽104中,扣部105与扣孔106彼此扣合固定,使电气模块20位于容置空间101内,且第一RJ端子组30和第二RJ端子组40分别位于第一插槽102和第二插槽103中即可。在使用时,导电端子24和固定柱107设置在印制电路板60对应的位置上,用户可以从两个方向将RJ45插头50插入连接器。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绝缘本体的侧面和顶部均开设有插槽,并在绝缘本体内部设置一电气模块,两插槽内均设有RJ端子组,且两插槽内的RJ端子组均连接至同一电气模块上,实现两个不同方向的RJ接口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了两种选择性接口,便于用户根据实际状况选择更简便的操作方式,双向开口共享一个电气模块,极大的降低了空间占用率及制造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电气模块、第一RJ端子组以及第二RJ端子组;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面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一插槽,绝缘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二插槽,该第二插槽和第一插槽均连通容置空间;该电气模块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该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均与电气模块导通连接,且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分别位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绝缘本体、电气模块、第一RJ端子组以及第二RJ端子组;绝缘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面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一插槽,绝缘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供RJ45插头插入的第二插槽,该第二插槽和第一插槽均连通容置空间;该电气模块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该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均与电气模块导通连接,且第一RJ端子组和第二RJ端子组分别位于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前述第一插槽成型在第一绝缘座的前端,第二插槽成型在第二绝缘座的上端,该第二绝缘座的下端与第一绝缘座的后端组合并围构形成前述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J45双向开口共享电子模块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凯牛志菲龙明武
申请(专利权)人:湧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东莞湧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江湧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