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192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包括箱体,箱体上盖合有一密封相连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充电插座、通讯插座及防爆阀,后端设有电机插座,箱体内设有若干串联排列设置的电池模组、电池系统控制模块及高压控制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分别与电池系统控制模块、高压控制系统相连,电池系统控制模块与高压控制系统相连;单体电芯的组合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安装简单方便,加工制造成本低,且可以在高压串并联时有效防错;电芯模块布置对称,均衡,使得电池包对整车前后轴轴荷比不影响,在整个电池系统布置中,高低压分两路执行,有效避免电磁干扰。

A Power Battery System Assembly for Integrated Logistics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new energy automobiles, in particular to a power battery system assembly of an integrated logistics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with a sealed and connected box cover, a charging socket, a communication socket and an explosion-proof valve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box body, a motor socket at the back end, a number of battery modules arranged in series, a battery system control module and a battery system control module in the box body. High-voltage control system, the battery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system control module and the high-voltage control system respectively, and the battery system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igh-voltage control system; the combination of single cores is modular, standardized, universal, easy to install, low cost of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errors in high-voltage series-parallel connection; the layout of the battery module is symmetrical and balanced, so that the electricity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battery pack has no effect on the axle load ratio of front axle and rear axle. In the whole battery system layout, the high and low voltage are implemented in two ways to effectively avoi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目前行业公认新能源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现阶段纯电动汽车最常用的动力电池是二次锂电池,通过不同的串联或并联或串并联组合形式将若干单个锂电池组合起来以提供电动车所需的电压和电量,有时候也会通过几个不同的子动力电池系统再次串并联组合成更大的电池系统给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源;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快递行业,使得城市物流运输成本压力剧增,行业和政府对纯电动物流车的需求与日俱增,现有技术中,纯电动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均借用原乘用车设计方案和开发思路,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成本高,故针对纯电动物流车,需考虑其实际使用情况来开发相应的动力电池系统,如物流车要求运营成本低,在城市运行不需长途行驶,行驶频繁,即需要频繁快充电也需要长时间的满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该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兼有快慢充电功能。本技术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包括箱体,箱体上盖合有一密封相连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充电插座、通讯插座及防爆阀,后端设有电机插座,箱体内设有若干串联排列设置的电池模组、电池系统控制模块及高压控制系统,所述电池模组分别与电池系统控制模块、高压控制系统相连,电池系统控制模块与高压控制系统相连。优选地,所述电池系统控制模块为BMS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和从控,所述主控和从控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箱体内的对应位置;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分流器铜排、总正极铜排、正极线束、总负极铜排、继电器、负极线束及电机线束,连接铜排,所述电池模组总正极上设有分流器铜排,并通过分流器铜排与高压控制系统相连,高压控制系统分别通过总正极铜排与充电插座上的正极插座相连,通过正极线束与电机插座的正动力插座相连;电池模组总负极上设有连接铜排并通过连接铜排与继电器相连,继电器通过电机线束与电机插座的负动力插座相连,电机插座的负动力插座通过负极线束与高压控制系统相连,高压控制系统通过总负极铜排与充电插座上的负极插座相连。优选地,所述高压控制系统包括盒体及与盒体配合相连的盒盖,所述盒体内设有设置有主继电器、预充继电器,预充电阻,分流器,加热继电器及加热保险丝,主继电器分别与加热继电器、分流器、预充继电器及预充电阻相连,所述加热继电器与加热保险丝相连;所述盒盖顶部还设有多个散热孔,盒盖的四周还设有避让结构。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串联的电池模块、保护盖、安装支架系统、串联汇流排及螺杆,所述串联汇流排设在相邻串联的电池模块之间,电池模块最外侧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支架系统,电池模块顶部设有保护盖;所述安装支架系统包括由内而外依次相连的端部汇流排、绝缘板及安装支架,所述螺杆依次穿过一侧安装支架、绝缘板、端部汇流排、电池模块、串联汇流排并从另一侧安装支架系统穿出并锁紧,将电池模块串接为一体。优选地,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壳体和若干个圆柱电芯,所述圆柱电芯均安装在壳体内,壳体两侧外壁分别螺纹相连有正极并联镍片和负极并联镍片,所述壳体两侧内壁还设有与圆柱电芯匹配设置的圆柱凹槽,所述圆柱凹槽穿透壳体设置,所述正极并联镍片和负极并联镍片上均设有弹性触点,且弹性触点与圆柱电芯的正负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壳体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设置的正极支架和负极支架,所述正极支架上设有卡扣,负极支架上设有卡槽,卡扣和卡槽相互匹配。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单体电芯的组合模块化,标准化,通用化,安装简单方便,加工制造成本低,且可以在高压串并联时有效防错;电芯模块布置对称,均衡,使得电池包对整车前后轴轴荷比不影响,在整个电池系统布置中,高低压分两路执行,有效避免电磁干扰;在电池系统前端布置集成化的电控元器件,使得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布局简洁,生产效率高。在兼顾系统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了系统总成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去除箱盖部分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高压控制系统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池模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电池模块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箱盖;3-充电插座;4-通讯插座;5-防爆阀;6-电池模组;7-电池系统控制模块;8-高压控制系统;9-主控;10-从控;11-分流器铜排;12-总正极铜排;13-总负极铜排;14-负极线束;15-总负极铜排;16-继电器;17-连接铜排;18-电机线束;19-盒盖;20-主继电器;21-预充继电器;22-预充电阻;23-分流器;24-加热继电器;25-散热孔;26-避让结构;27-高强度支架;28-MSD安装孔;29-密封条;100-电池模块;101-保护盖;102-串联汇流排;103-螺杆;104-端部汇流排;105-绝缘板;106-安装支架;107-正极支架;108-负极支架;109-卡扣;110-散热孔;111-正极并联镍片;112-负极并联镍片;113-弹性触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技术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包括箱体1,箱体1上盖合有一密封相连的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有充电插座3、通讯插座4及防爆阀5,后端设有电机插座,箱体1内设有若干串联排列设置的电池模组6、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及高压控制系统8,所述电池模组6分别与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高压控制系统相连8,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与高压控制系统8相连。所述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为BMS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9和从控10,所述主控9和从控10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箱体1内的对应位置;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分流器铜排11、总正极铜排12、正极线束13、总负极铜排15、继电器16、负极线束14、电机线束18及连接铜排17,所述电池模组6总正极上设有分流器铜排11,并通过分流器铜排11与高压控制系统8相连,高压控制系统8分别通过总正极铜排12与充电插座3上的正极插座相连,并通过正极线束13与电机插座的正动力插座相连;电池模组6总负极上设有连接铜排17并通过连接铜排17与继电器16相连,继电器16通过电机线束18与电机插座的负动力插座相连,电机插座的负动力插座通过负极线束14与高压控制系统8相连,高压控制系统8通过总负极铜排15与充电插座3上的负极插座相连。所述高压控制系统8包括盒体及与盒体配合相连的盒盖19,所述盒体内设有设置有主继电器20、预充继电器21,预充电阻22,分流器23,加热继电器24及加热保险丝,主继电器20分别与加热继电器24、分流器23、预充继电器21及预充电阻22相连,所述加热继电器24与加热保险丝相连;所述盒盖19顶部还设有多个散热孔25,盒盖19的四周还设有避让结构26。箱体1均采用高强度钣金制成,箱体1的左右对称布置的各四个与整车安装用的高强度支架27,高强度支架27与箱体1本体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包括箱体(1),箱体(1)上盖合有一密封相连的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有充电插座(3)、通讯插座(4)及防爆阀(5),后端设有电机插座,箱体(1)内设有若干串联排列设置的电池模组(6)、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及高压控制系统(8),所述电池模组(6)分别与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高压控制系统相连(8),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与高压控制系统(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包括箱体(1),箱体(1)上盖合有一密封相连的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有充电插座(3)、通讯插座(4)及防爆阀(5),后端设有电机插座,箱体(1)内设有若干串联排列设置的电池模组(6)、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及高压控制系统(8),所述电池模组(6)分别与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高压控制系统相连(8),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与高压控制系统(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控制模块(7)为BMS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9)和从控(10),所述主控(9)和从控(10)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箱体(1)内的对应位置;所述箱体(1)内还设有分流器铜排(11)、总正极铜排(12)、正极线束(13)、总负极铜排(15)、继电器(16)、负极线束(14)、电机线束(18)及连接铜排(17),所述电池模组(6)总正极上设有分流器铜排(11),并通过分流器铜排(11)与高压控制系统(8)相连,高压控制系统(8)分别通过总正极铜排(12)与充电插座(3)上的正极插座相连,并通过正极线束(13)与电机插座的正动力插座相连;电池模组(6)总负极上设有连接铜排(17)并通过连接铜排(17)与继电器(16)相连,继电器(16)通过电机线束(18)与电机插座的负动力插座相连,电机插座的负动力插座通过负极线束(14)与高压控制系统(8)相连,高压控制系统(8)通过总负极铜排(15)与充电插座(3)上的负极插座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一体式物流车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控制系统(8)包括盒体及与盒体配合相连的盒盖(19),所述盒体内设有设置有主继电器(20)、预充继电器(21),预充电阻(22),分流器(23),加热继电器(24)及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郭言东熊铸成吴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邦华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