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49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采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包括泵筒、实心柱塞和三通阀组,所述实心柱塞设于泵筒内,所述三通阀组与泵筒连通,所述泵筒设有通道,所述三通阀组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所述三通阀组设于实心柱塞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与传统杆式泵的不同在于,其柱塞是实心的,游动阀采用特殊的结构,在柱塞的下方,油流不通过柱塞,直接通过游动阀进入上方油管中,这样的设计即大幅提高了柱塞的强度,又增加油流通道,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直径抽油泵的优势,在减少一趟管柱,提高泵效的同时,增强了柱塞的强度、增大了油流通道,进一步提高油井作业时率。

A Solid Piston Rod Pump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oil production, and provides a solid plunger rod pumping pump, including a pump barrel, a solid plunger and a three-way valve group. The solid plunger is arranged in the pump barrel, the three-way valve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barrel, the pump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passage, the outlet of the three-way valve group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ssage, and the three-way valve group is arranged below the solid plunger. The solid plunger rod pumping pump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rod pumps in that the plunger is solid and the swimming valve adopts a special structure. Under the plunger, the oil flow does not pass through the plunger, but directly enters the upper tubing through the swimming valve. This design greatly improves the strength of the plunger, increases the oil flow passage and maximizes the small diamet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pumping pump are that it reduces the number of tubing strings and improves pump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it enhances the strength of the plunger, enlarges the oil flow channel, and further improves the operation time rate of the oi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
本技术属于机械采油
,具体涉及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
技术介绍
杆式抽油泵可整体随抽油杆下入油管中,检泵作业可不提油管,且泵筒受力较小,尤其适用于深抽,对于斜井及含砂和粘度较大的油井也比较适用,因此在各油田得以广泛应用。现有杆式抽油泵的固定方式主要是在油管上安装定位短节固定定位,当需要调整下泵深度时,必须起出油管,作业复杂,占井周期长。而且,传统的杆式泵,柱塞是中空的,油流从柱塞中间通过,再通过柱塞上方的游动阀流入泵上方的油管中,这种结构的小直径泵难以同时满足较高的柱塞强度和较大的油流通道,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与传统杆式泵结构不同,即能满足较高的柱塞强度又能满足较大的油流通道的小直径杆式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克服现有杆式泵难以同时满足较高的柱塞强度和较大的油流通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方法,减少下一趟管柱,同时提高泵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包括泵筒、实心柱塞和三通阀组,所述实心柱塞设于泵筒内,所述三通阀组与泵筒连通,所述泵筒设有通道,所述三通阀组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所述三通阀组设于实心柱塞下方。所述三通阀组包括游动阀和固定阀,所述固定阀设于泵筒底部,所述游动阀设于泵筒内,所述游动阀的出口与通道相通。还包括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所述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设于泵筒的外圆周上。所述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包括密封体和支撑体,所述密封体为胶筒,所述支撑体为锥体和弹性卡瓦,所述胶筒、锥体和弹性卡瓦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泵筒的外圆周上。所述实心柱塞直径为25mm。所述实心柱塞上的柱塞杆与抽油杆连接。所述固定阀的出口面积不大于游动阀的出口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与传统杆式泵的不同在于,其柱塞是实心的,游动阀采用特殊的结构,在柱塞的下方,油流不通过柱塞,直接通过游动阀进入上方油管中,这样的设计即大幅提高了柱塞的强度,又增加油流通道,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直径抽油泵的优势,通过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减少一趟管柱,提高泵效的同时,增强了柱塞的强度、增大了油流通道,进一步提高油井作业时率。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图2是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实心柱塞;2、游动阀;3、固定阀;4、泵筒;5、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6、油管;7、胶筒;8、锥体;9、弹性卡瓦;10、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包括泵筒4、实心柱塞1和三通阀组,所述实心柱塞1设于泵筒4内,所述三通阀组与泵筒4连通,所述泵筒4设有通道,所述三通阀组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所述三通阀组设于实心柱塞1下方。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与传统杆式泵的不同在于,其柱塞是实心的,三通阀组采用特殊的结构,在柱塞的下方,油流不通过柱塞,直接通过三通阀组进入上方油管6中,这样的设计即大幅提高了柱塞的强度,又增加油流通道,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直径抽油泵的优势,提高油井作业时率,而且杆式抽油泵的下入可以减少一趟管柱,减少作业成本,降低开采成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所述三通阀组包括游动阀2和固定阀3,所述固定阀3设于泵筒4底部,所述游动阀2设于泵筒4内,所述游动阀2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游动阀2将阀罩与阀体连接,然后再与泵筒4的通道连接,在下冲程排液过程中,油流可以不通过柱塞,而通过游动阀2和泵筒4的通道直接进入泵筒4与油管6之间的环形空间中,这种结设计其特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油流通道较大(采用实心柱塞1三通流动阀的过流面积为615mm2,传统结构为133mm2,大至4.6倍),增大油流通道,提高油井作业时率,最大限度的提高小直径杆式泵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所述三通阀组包括游动阀2和固定阀3,所述固定阀3设于泵筒4底部,所述游动阀2设于泵筒4内,所述游动阀2的出口与通道相通。还包括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5,所述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5设于泵筒4的外圆周上。由于柱塞的结构为实心结构,固定阀3和游动阀2设计在泵筒4的下部,油管6与泵筒4之间的环形空间作为油流通道,还需要隔断抽油泵上方和下方液体,因此泵的结构考虑为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5。所述实心柱塞1上的柱塞杆与抽油杆连接。所述固定阀3的出口面积不大于游动阀2的出口面积。所述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5包括密封体和支撑体,所述密封体为胶筒7,所述支撑体为锥体8和弹性卡瓦9,所述胶筒7、锥体8和弹性卡瓦9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泵筒4的外圆周上。如图2所示。该结构可以减少一趟管柱,提高油井作业时率,减少作业成本,降低开采成本。克服现有杆式抽油泵的固定方式主要是在油管上安装定位短节固定定位,当需要调整下泵深度时,必须起出油管,作业复杂,占井周期长。作业时依靠抽油杆柱的重量压缩胶筒7,生产时依靠泵上油管6内的液柱压缩胶筒7,从而密封封隔中心管与油管6之间的环空,依靠锥体8撑开弹性卡瓦9锚住油管6内壁,可在油管6内除接箍外任意位置锚定密封生产;当需要调整下泵深度时,仅需抽油杆的上提和下放,实现中心管的轨道槽变更即可,无需起下油管6柱,作业简单,占井周期短。抽油泵下泵生产的实施方式:杆式抽油泵随着抽油杆下入油管6中,此时随着抽油杆的下放,锥体8撑开弹性卡瓦9锚住油管6内壁,同时锥体8与泵筒4相对移动压缩胶筒7,即依靠抽油杆柱的重量压缩胶筒7密封封隔泵筒4与油管6之间的环空,然后将油管6灌满水试封,同时由水柱代替抽油杆重量压缩胶筒7,上提抽油杆进行生产。调整下泵深度的实施方式:当需要调整泵深时,上提抽油杆,胶筒7收缩复位,中心管带动锥体8上移,锥体8从弹性卡瓦9内退出,弹性卡瓦9收缩复位,泵筒4上移,然后下放抽油杆一定的距离,调整下泵深度后,重复下泵生产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完成抽油泵在新的位置的固定及生产。工作原理:将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固定在油管6内,实心柱塞1上的柱塞杆与抽油杆连接。上冲程时,游动阀2由于泵上液柱自身的压力关闭,泵筒4内部让出空腔,地层压力打开固定阀3,原油经过固定阀3进入泵筒4,下冲程实心柱塞1下行,柱塞挤压泵筒4内原油,腔室压力增高,关闭固定阀3,打开游动阀2。原油经游动阀2进入泵筒4与油管6之间的环形空间,泵的底部利用密封体将油管6内液体分成泵上和泵下两个部分,活塞的上下往复动作,将井底液体排至地面。实施例4: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所述实心柱塞1直径为25mm。改泵主要用于Φ25mm小直径杆式泵,其技术参数如下:技术参数表结构及其各组成零件的硬度应符合GB/T18607要求。连接抽油杆的螺纹应符合SY/T5029-2006的规定。连接油管6螺纹应符合GB/T9253.2的规定。普通螺纹应按GB/T197-2003中的6级精度制造,螺纹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3.2um。英制螺纹符合GB/T18607-2008的规定。泵总成密封性能应符合GB/T18607-2008的要求。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方法,使用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筒(4)、实心柱塞(1)和三通阀组,所述实心柱塞(1)设于泵筒(4)内,所述三通阀组与泵筒(4)连通,所述泵筒(4)设有通道,所述三通阀组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所述三通阀组设于实心柱塞(1)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筒(4)、实心柱塞(1)和三通阀组,所述实心柱塞(1)设于泵筒(4)内,所述三通阀组与泵筒(4)连通,所述泵筒(4)设有通道,所述三通阀组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所述三通阀组设于实心柱塞(1)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组包括游动阀(2)和固定阀(3),所述固定阀(3)设于泵筒(4)底部,所述游动阀(2)设于泵筒(4)内,所述游动阀(2)的出口与通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5),所述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5)设于泵筒(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宇甘庆明赵春樊松梁毅韩二涛周杨帆郭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