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103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动物中引起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其降低基孔肯雅病和天花感染、寨卡病毒和天花感染、和/或基孔肯雅病、寨卡病毒和天花感染的风险。该组合物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减毒的痘病毒,其中痘病毒基因组包含编码基孔肯雅病毒的26S亚基因组多蛋白和/或寨卡病毒的PrME的核酸序列。

Viral vacc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binations for eliciting immune responses in animals, which reduce the risk of Chikungunya disease and smallpox infection, Zhaika virus and smallpox infection, and/or Chikungunya disease, Zhaika virus and smallpox infection. The composition comprises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vectors and attenuated poxvirus, in which the poxvirus genome contains a 26S subgenomic polyprotein encoding Chikungunya virus and/or a PrME sequence encoding Zhaika vir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病毒疫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减毒痘病毒载体的疫苗,用于保护免受基孔肯雅病和天花、寨卡病毒和天花和/或基孔肯雅病、寨卡病毒和天花。
技术介绍
本说明书末尾列出了本说明书中参考文献的书目细节。本说明书中对任何现有出版物(或从其衍生的信息)、或任何已知事项的引用不是、也不应被视为承认或认可或任何形式地暗示现有出版物(或从其衍生的信息)或已知事项构成本说明书所涉及领域中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痘病毒家族包括两个亚家族,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和昆虫痘病毒亚科(Entomopoxvirina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含8个属,包括包含感染人的物种的正痘病毒(Orthopoxviridae)(例如,天花病毒(variolavirus,天花的致病物)、牛痘(cowpox)病毒(根据1796年Jenner的报告其形成初始的天花疫苗)、痘苗(vaccinia)病毒(用作第二代天花疫苗)和猴痘病毒)和包含感染鸟的物种的禽痘病毒(Avipoxviridae),如鸡痘病毒(fowlpox)和金丝雀痘病毒(canarypox)。除了它们在天花疫苗中作为抗原的用途之外,人们对基于重组痘苗的病毒和禽痘病毒作为“骨架”载体的用途非常感兴趣。作为细胞质内载体,正痘病毒尤其能够将外源抗原递送至宿主细胞质和抗原加工通路,该抗原加工通路将抗原加工成肽以呈递在细胞表面上。表达外源抗原的这些载体用于开发用于如AIDS、肺结核、疟疾和癌症的疾病的疫苗,已证明这些疾病难以通过其他疫苗接种策略治疗。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具有线性双链DNA基因组,其大小范围从副痘病毒中的130kb到禽痘病毒中的超过300kb,并且它们在宿主中的生命周期完全耗费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痘病毒基本上独立于其宿主细胞和宿主细胞分子而起作用,尤其是涉及早期mRNA合成的过程。然而,宿主分子似乎用于中间和后期病毒转录的起始或终止。痘病毒产生结构上多样的“宿主范围因子”,其特异性地靶向和操纵宿主信号传导通路以允许病毒能够复制的细胞条件。大多数痘病毒可以结合并感染哺乳动物细胞,但随后的感染是否允许(能够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或不允许(基本上不能产生感染性病毒粒子)取决于所涉及的特定痘病毒和特定细胞类型。目前对痘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特别是宿主范围基因)的分子水平的理解以及对需要哪些因子调节该关系以促进病毒和细胞增殖的理解相对较少。对于宿主范围基因的综述,可以参考Werden等人,2008,其全文并入本文。从1960年代早期到现在,已经公布了与其作为天花疫苗和随后作为病毒载体的用途相关的痘苗株的观察结果。某些痘苗株,包括用作天花疫苗的株,能够在人细胞中增殖,因此代表了健康风险,如发展成病毒性脑炎。为了开发更安全的疫苗,将来自安卡拉(Ankara)的痘苗株(称为“CVA”)在非人细胞中传代超过500次。在该期间,与原始CVA基因组相比,痘苗基因组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产生至少六个主要缺失。修饰的病毒在人体中的致病性较低,但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这种减毒痘苗病毒被称为MVA(修饰的痘苗安卡拉),并且也根据传代数分类,因为发现具有不同传代数的病毒在遗传和表型上是不同的。然而,知道传代数515的MVA515是遗传稳定的。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观察到MVA株,如MVA572及其衍生物,MVAF6能够在非允许细胞(病毒不会在其中增殖)中高水平表达痘苗蛋白和异源(重组)蛋白,能够将MVA开发作为感兴趣的异源分子(如编码用于疫苗或治疗递送的抗原)的载体。最近,通过将六种大的已知MVA缺失引入CVA,已经尝试产生具有MVA特质的修饰的痘苗病毒。有趣的是,这并没有导致病毒具有减弱的MVA特质。有人提出宿主范围基因的缺失可能是观察到的减毒的原因,但是这一点尚未得到证实(参见例如,Meyer等人,JournalofGeneralVirology(1991)72:1031-1038)。痘病毒构成一个大的病毒科,其特征在于大的线性dsDNA基因组,细胞质增殖位点和复杂的病毒粒子形态。痘苗病毒是该组病毒的代表病毒,并且在病毒形态发生方面研究最多。痘苗病毒病毒粒子表现为“砖状”或“卵形”膜结合颗粒,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侧翼为“侧体(lateralbody)”的带壁的双凹核心。病毒粒子组装通路包括制备含膜新月体,其发育成未成熟的病毒粒子(IV),然后进化为成熟病毒粒子(MV)。痘苗病毒的病毒粒子中含有超过70种特定基因产物,现在描述了其中超过50种特定基因中的突变对痘苗病毒组装的影响。痘苗病毒通过其表面膜与宿主细胞的质膜融合进入细胞,将核心(和侧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并激活病毒的转录程序。病毒粒子核心含有合成和修饰早期mRNA所需的完整补充的病毒编码酶。早期基因编码DNA增殖所需的酶,因此作为早期基因表达峰,病毒DNA增殖发生在称为“工厂”的细胞质位点。早期基因也编码中间转录因子,继而,中间基因编码后期转录因子,以便在病毒DNA增殖的先决条件开始后连续表达中间和后期基因。因此,病毒基因的完整补充在临时级联中转录,其中通过类别特异性转录启动子和病毒编码的转录因子来区分早期、中间和后期类别。此外,只有增殖的基因组是中间和后期转录的有效模板。这两类基因一起编码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病毒粒子酶和组装因子,并且是组装新的子代病毒颗粒所必需的。在病毒摄取和早期表达后不久,感染特异性细胞质结构域在细胞内形成,其密度均匀并且有时被内质网(ER)衍生的池(cisternae)包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尺寸增大。这些结构域代表病毒DNA增殖的位点,通常被称为“病毒工厂”。病毒组装开始于病毒工厂内形成刚性新月体形结构(三维的吸盘)。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照片中,这些新月体形结构的外层由称为“针状结构(spicules)”的规则间隔的突起组成。新月体长度明显增长,同时保持相同的曲率,直到它们成为称为未成熟病毒粒子(IV)的闭合环(三维球体)。IV填充有“病毒质”材料,其密度均匀但明显比周围工厂的电子密度高。由于IV形成,也发生衣壳化DNA的摄取:这些在电子显微照片中显示为IV内的电子致密、圆形或卵形子结构域,称为“类核”。含有浓缩DNA的类核的IV,通常被称为“IVN”。通过蛋白水解切割使几种病毒粒子蛋白前体成熟是IVN向成熟病毒粒子(MV)的形态发生所必需的。大多数成熟的病毒粒子发现于工厂之外,可能存在于工厂周边的簇中,或者显然与距离最近的工厂相隔显著的距离。痘病毒病毒粒子以三种感染形式存在:成熟病毒粒子(MV)、包裹的病毒粒子(WV)和细胞外病毒粒子(EV)。MV是最简单的病毒形式,其是膜包被的颗粒,含有双凹、含DNA的核心,侧翼为填充核心凹陷的侧体。MV通常仅在细胞内发现,仅通过细胞裂解释放。WV由MV组成,MV被源自转运高尔基池的两个额外的脂质双层包围。外膜含有特征性病毒蛋白的WV是EV的前体,其也在细胞内发现。EV由胞外分泌的WV组成,WV通过最外层WV膜与质膜的融合而被胞外分泌,留下包裹在一个额外的膜中的MV。EV的一部分被发现附着于细胞表面,而一些被发现游离在细胞外介质中。认为EV对病毒在生物体内的传播很重要。基孔肯雅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感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动物中引起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其降低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和天花感染的风险,该组合物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减毒痘病毒,其中所述痘病毒基因组包含编码基孔肯雅病毒的26S亚基因组多蛋白的核酸序列和编码寨卡病毒的PrME多蛋白的核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9 AU 20169032951.一种用于在动物中引起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其降低基孔肯雅病和寨卡病毒和天花感染的风险,该组合物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减毒痘病毒,其中所述痘病毒基因组包含编码基孔肯雅病毒的26S亚基因组多蛋白的核酸序列和编码寨卡病毒的PrME多蛋白的核酸序列。2.一种用于在动物中引起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其降低基孔肯雅病和天花感染的风险,该组合物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减毒痘病毒,其中所述痘病毒基因组包含编码基孔肯雅病毒的26S亚基因组多蛋白的核酸序列。3.一种用于在动物中引起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其降低寨卡病毒感染和天花感染的风险,该组合物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减毒痘病毒,其中所述痘病毒基因组包含编码寨卡病毒的PrME多蛋白的核酸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减毒痘病毒选自修饰的痘苗安卡拉(MVA)、NYVAC、禽痘病毒、金丝雀痘病毒和鸡痘病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减毒痘病毒是修饰的正痘病毒,其中所述修饰包括缺失内源组装所需的编码基因、缺失成熟蛋白的编码基因和/或增加所述组合物的免疫原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修饰包括缺失D13L基因。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修饰包括缺失K1L基因。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豪利
申请(专利权)人:赛门蒂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澳大利亚,A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