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带背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28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带背膜,包括基材,其具有上表面及相对的下表面;以及隔绝层,分别形成于该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添加物。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胶带背膜结构中,基材的上、下表面均形成有隔绝层,故基材内部的添加物可通过该隔绝层隔绝于该背膜结构内,而不会扩散移转至背膜结构的表面,而改变背膜结构的表面特性。

A Belt Back Membr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ape back film, comprising a base material, which has an upper surface and a relative lower surface, and an insulating layer formed on the upper surface and a lower surface additive of the base material,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in the tape backfilm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base material are formed with an insulating layer, so the additives in the base material can be insulated in the backfilm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sulating layer without diffusing to the surface of the backfilm structure, thereby changing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ckfilm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带背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黏性固定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带背膜及绝缘胶带。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因其耐燃与耐热的性质,且具有容易加工的特性,己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绝缘胶带的背胶材料。但随者环保意识高涨,世界各先进国家已陆续禁止高污染材料的使用,并积极开发对于环境友善的环保材料。含有聚氯乙烯背胶的电气绝缘胶带,由于其含卤化物成分,焚烧后会产生有毒物质,且不易回收,许多国家已纷纷禁用含有PVC成分的电气绝缘胶带。为了符合环保的要求,相关厂商已纷纷投入环保电气绝缘胶带的研究,开发出多种不含PVC成分的胶带背膜材料。为了使这些环保电气绝缘胶带背膜具有与PVC胶带背膜同等级的弹性、韧性、触摸感、以及耐燃与耐热的特性,通常会进一步选用耐燃剂、填充剂、加工助剂、增塑剂、染料、颜料、抗氧化剂、及抗静电剂等添加物。例如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及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所组成的电气绝缘胶带背膜,该胶带背膜进一步包括有硅烷偶合剂、耐燃剂等添加物。还有一种由聚烯烃及EPDM所组成的绝缘性保护带,其亦包括增塑剂、染料、颜料、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等添加物。另一种现有技术的胶带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气绝缘胶带包括背膜100以及涂覆于该背膜的一表面的黏着剂200,该背膜由聚乙烯及乙烯丙烯二烯橡胶所构成,且该背膜中亦包括填充剂与加工助剂等添加物106。由于该胶带背膜中的添加物106并非稳定存在于胶带背膜结构内部,有时会扩散移转至背膜结构表面。如图2所示,当胶带背膜100中的添加物106扩散至背膜与胶黏层界面时,如图中106a,会造成胶黏层200的黏性改变。另一方面,当胶带以多卷形式方式储存时,内侧胶带背膜100中的添加物106扩散至背膜上表面,如图中106b,则会改变胶带背膜的表面特性,而使相邻的外侧胶带胶黏层200'发生胶体残留200a,导致胶带胶性的劣化。因此,现有技术仍需完善,即需要一种不会增加环境负担且能够维持稳定胶性的环保电气绝缘胶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背膜及绝缘胶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胶带背膜,包括基材,其具有上表面及相对的下表面;以及隔绝层,分别形成于该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作为优选,其中,该隔绝层与该基材的厚度比为1:5至1:15。作为优选,其中,该背膜结构厚度介于0.02至0.3mm之间。作为优选,其中,该背膜结构厚度介于0.1至0.15mm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绝缘胶带,包括一胶带背膜,所述胶带背膜包括基材,其具有上表面及相对的下表面;以及隔绝层,分别形成于该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形成于基材下表面的隔绝层上的胶黏层。作为优选,其中,该胶黏层与该隔绝层间还包括底胶层。作为优选,其中,该绝缘胶带具有1.3至3.0kgf/mm2的抗拉强度。作为优选,其中,该绝缘胶带具有100至1000%的断裂伸长率。作为优选,其中,该绝缘胶带具有39至150kv/mm的破坏电压。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胶带背膜结构中,基材的上、下表面均形成有隔绝层,故基材内部的添加物可通过该隔绝层隔绝于该背膜结构内,而不会扩散移转至背膜结构的表面,而改变背膜结构的表面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气绝缘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绝缘胶带多卷储存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胶带背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绝缘胶带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绝缘胶带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100'…背膜102、102'…基材102a…上表面102b…下表面104a、104a'、104b、104b'…隔绝层106、106'…添加物200、200'…胶黏层300…底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胶带背膜100包括基材102,其具有一上表面102a及相对的下表面102b;以及分别形成于该基材上、下表面的隔绝层104a、104b。由于该环保胶带背膜结构的基材以不含卤素的乙烯及/或丙烯系聚合物作为主要成分,为了使该胶带背膜具有与一般聚氯乙烯背膜类似的优良手感以及电气绝缘胶带所需的特性,基材102进一步具有内部添加物106。该添加物可为填充剂,例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钡、及硅酸铝等;加工助剂,例如脱模剂、偶合剂、及滑剂等;颜料;染料;安定剂;增塑剂;杀菌剂;抗氧化剂;以及蜡等添加物。本专利技术的胶带背膜结构中,基材的上、下表面均形成有隔绝层,用以隔绝该基材中的内部添加物。该隔绝层与该基材的厚度比优选介于1:5至1:15的范围内,又更优选介于1:8至1:12的范围内;以及该胶带背膜结构厚度介于0.02至0.3mm之间,优选介于0.1至0.15mm之间。利用此种三层结构设计,不但可通过该隔绝层有效地将基材中的添加物隔绝于该背膜结构内,而不会扩散移转至胶带背膜结构的表面,改变背膜结构的表面特性,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胶性劣化情形。另一方面,此种三层结构的环保胶带背膜,也具有类似传统PVC背膜的抗张力与伸长率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该绝缘胶带包括具有三层结构的胶带背膜100,该胶带背膜结构包括基材102,其内部具有添加物106,且该基材上、下表面形成有隔绝层104a、104b;以及形成于该基材下表面的隔绝层的胶黏层200。该胶带结构中,背膜基材中的添加物106,经隔绝层104a、104b阻隔于基材内,避免该添加物扩散至背膜100下表面而与胶黏层200接触,导致胶带胶性劣化。再者,本专利技术的胶带背膜结构中,基材上、下表面均形成有隔绝层104a、104b。如图5所示,当胶带以多卷方式储存时,内层胶带基材102中的添加物106,受到基材上表面的隔绝层104a的阻隔,不会扩散至内层胶带背膜100的上表面,即内层胶带背膜100与外层胶带胶黏层200'的界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使用具有三层结构的胶带背膜,也可以避免背膜基材的内部添加物扩散至胶带背膜表面改变背膜表面特性,导致相邻外层胶带胶黏层200'胶体残留在内层胶带背膜100表面,而影响胶带胶性的情形。如图6所示,该电气绝缘胶带包括三层背膜结构100,该背膜结构包括基材102,其内部具有添加物106,且该基材102上、下表面形成有隔绝层104a、104b;形成于该基材下表面的隔绝层的底胶层300;以及形成于该底胶层300的胶黏层200。该底胶层300同时对于背膜基材下表面的隔绝层104b及胶黏层200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黏着性,可增加胶黏层材料的选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带背膜,包括基材,其具有上表面及相对的下表面;以及隔绝层,分别形成于该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添加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背膜,包括基材,其具有上表面及相对的下表面;以及隔绝层,分别形成于该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添加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背膜,其中,该隔绝层与该基材的厚度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