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中富专利>正文

驱动承重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02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驱动承重总成,包括主梁架,主梁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主梁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曲梁和连接梁,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连接梁的下端;传动装置包括沿曲梁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传动,车轮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并随轴转动;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轴套,轴套与曲梁之间设置有减震器,且轴套与连接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支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容易,车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

Drive Load-Bearing Assembl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s, and discloses a driving load-bearing assembly, including a main girder frame, under which a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device connects the driving device and drives the wheel through the driving device. The main girder frame consists of interconnected crankshaft and connecting beam,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eam; the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ing axl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rankshaft; one end of the first driving axle rotat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output axle of the driving device;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driving ax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driving axle through a universal joint, and the wheels are arranged on the crankshaft.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rotates with the shaft;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and a shock absor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crankshaft, and at least two supporting rod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sleeve and the connecting bea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realization and better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承重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主要涉及驱动承重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生活生产的辅助运输车辆极大的减少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为人们的工作带来便捷。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运输车辆机械结构设计越来越精巧,在满足车辆运输性能的前提下,还在提高运输平稳性、满足人员乘坐的舒适性上进行改进。以此为目标,技术人员在车辆的车轮安装处设置减震结构,一般采用弹片式的减震器,主要用于解决车辆前进过程中的上下颠簸,减少车体的振动。以此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平稳需求,也提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但是目前的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车体两侧的车轮受到的作用力不完全相同,当其中一个车轮受力后向上跳动时,另一车轮随着发生位置移动,其运动状态受到影响,并发出碰撞声;或者当其中一个车轮受力后向上跳动时,车轮的转轴随之发生倾斜,导致转轴不能与电机保持良好的传动配合,使电机的运动无法正确传递至车轮。如此一来,传统的减震结构可能使得车体在经过坑洼不平地段时车轮空转,导致不能正常行走。因此,现有的车辆减震结构并不合理,在进行减震时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走,需要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驱动承重总成,目的在于改善车体下方的驱动减震结构,该驱动承重总成既能满足车体的驱动需求,也能满足车体的减震需求,车体在经过坑洼不平路段时,驱动承重总成使得车体的车轮时刻贴地,不空转,能够保持充分的动力,可靠性好。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驱动承重总成,设置于车架的下部,用于支撑车架并驱动带动车架。具体的说,包括主梁架,主梁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本技术方案中具体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的主梁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曲梁和连接梁,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连接梁的下端;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沿曲梁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传动,所述的车轮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并随轴转动;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轴套,轴套与曲梁之间设置有减震器,且轴套与连接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支杆。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驱动承重总成,通过主梁架与车架连接,并对车架进行支撑承重,通过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并带动车轮转动,提供驱动力。传动装置在传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扭转传动,当两个车轮位于不同的平面时,传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得到稳定可靠的传动,避免车轮跑空。进一步的,支杆在轴套与连接梁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当车轮发生跳动时,传动装置发生弯折,传动装置与轴套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移动,而支杆在传动装置与轴套之间需要保持连接支撑,故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支杆与轴套和连接梁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作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支杆的前端与连接梁铰接并在纵向上相对转动,支杆的末端与轴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支杆在连接轴套与连接梁时,其连接的结构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支杆连接结构继续优化,作为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多根支杆的末端在轴套上汇聚设置,所述的多根支杆的前端在连接梁上间隔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支杆提供的支撑更加稳定。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支杆连接结构进行优化,作为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每个轴套上的支杆数量为二,两根支杆与连接梁组成三角形结构。进一步的,曲梁连接车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将车架上的载荷传递至承重总成上,故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曲梁进行优化,作为可行的选择,所述的曲梁包括平直的中部段,中部段的两端为上扬段。这样设置时,可采用长度更长的减震器,使得减震效果更好;同时曲梁主要通过上扬段接触车架,其中连接梁与车架为直接连接支撑,而上扬段为配合稳定支撑。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减震器连接结构进行优化,所述的减震器连接轴套和曲梁的上扬段,所述的减震器的上端与上扬段铰接,减震器的下端与轴套铰接。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当传动装置随着车轮的跳动而扭转角度时,减震器的上下两端能够保持与轴套或者曲梁的稳定连接,为传动装置的复位提供恢复力。进一步的,连接梁与曲梁共同组成主梁架,并用于与车体进行连接,为使主梁架与车体的连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主梁架结构进行优化,作为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连接梁与曲梁的中部垂直连接;且连接梁和曲梁上均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的连接结构用于将驱动承重总成连接至车体下方。连接梁与曲梁的中部形成垂直交叉的十字连接结构,使曲梁和连接梁一体性更强,提供更大的支撑连接面,增加了与车体的连接位置,使承重总成在车体的下方固定得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结构为连接孔,连接孔设置在曲梁和连接梁上,一般设置于曲梁的两端处和连接梁的两端处,方便车体与总成连接固定。进一步的,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使得车轮能够在传动装置的传动下运转,本专利技术中采用转轴输出的方式实现动力的提供,故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驱动装置进行优化,作为可行的选择,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差速器,所述的电机通过链条、齿轮或轴与差速器传动,差速器包括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一根第一传动轴。优选的,所述的差速器的输出端均为转轴输出端。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连接梁结构进行优化,作为可行的选择,所述的连接梁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的电机连接固定于安装部的下方。再进一步,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第二传动轴进行优化,作为可行的选择,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刹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设置与车架连接的主梁架,通过主梁架连接和支撑车体,保持承重能力,结构简单,实现容易,车体的承重可靠性更好。2.本专利技术将传动装置设置成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使得驱动装置与车轮之间可实现曲折传动,在多种路面上均能够稳定可靠的传动和行走,车体的传动可靠性更好。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轴套与连接梁之间设置支杆,保持传动装置发生曲折的情况下还能维持一定的方向性,提高了传动装置的传动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是驱动承重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承重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时驱动承重总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连接梁;101-安装部;2-曲梁,201-中部段;202-上扬段;3-减震器;4-车轮;5-刹车装置;6-轴套;7-第二传动轴;8-万向节;9-第一传动轴;10-差速器;11-支杆;12-电机;13-连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专利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驱动承重总成,包括主梁架,主梁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曲梁(2)和连接梁(1),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连接梁(1)的下端;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沿曲梁(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传动轴(7),所述的第一传动轴(9)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9)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7)通过万向节(8)连接传动,所述的车轮(4)设置于第二传动轴(7)上并随轴转动;所述的第二传动轴(7)上设置有轴套(6),轴套(6)与曲梁(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3),且轴套(6)与连接梁(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支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驱动承重总成,包括主梁架,主梁架的下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传动装置并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曲梁(2)和连接梁(1),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连接梁(1)的下端;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沿曲梁(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第一传动轴(9)和第二传动轴(7),所述的第一传动轴(9)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轴(9)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轴(7)通过万向节(8)连接传动,所述的车轮(4)设置于第二传动轴(7)上并随轴转动;所述的第二传动轴(7)上设置有轴套(6),轴套(6)与曲梁(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3),且轴套(6)与连接梁(1)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支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承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11)的前端与连接梁(1)铰接并在纵向上相对转动,支杆的末端与轴套(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承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的末端在轴套(6)上汇聚设置,所述的支杆的前端在连接梁(1)上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承重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6)上的支杆(11)数量为二,两根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富
申请(专利权)人:唐中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