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90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包括步骤1、制备导磁片;步骤2、定位合模;步骤3、浇铸;步骤4、打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精确检测锅底温度,稍防止锅底温度过高,引起锅底拱起变形,导致锅底不平整。

A Die Casting Process for Separate Bottom Plate of Aluminum P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e-casting process for split bottom plate of an aluminium pot, which includes step 1,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conductive sheet, step 2, positioning and closing of mould, step 3, casting, step 4 and grinding. The method can accurately detect the bottom temperature of the pot, slightly prevent the bottom from overheating, causing the bottom of the pot to arching deformation, resulting in uneven bottom of the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设备
,具体为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
技术介绍
铝的导热性能特别好,导热系数是不锈钢的16倍,而且非常容易塑形,铝锅也就应运而生了,铝锅是一种轻便、耐用、加热快、导热均匀、不生锈的锅。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铝锅没有精确检测锅底温度的功能,稍有不慎,就会使锅底温度过高,引起锅底拱起变形,导致锅底不平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导磁片取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其中,所述导磁片一侧边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为矩形孔,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的边缘径向设置有若干长圆孔,相邻长圆孔之间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的边缘周向设置有若干腰型孔和若干铆定通孔,所述长圆孔和腰型孔边缘均向铝锅主体内底面弯折形成环状套箍,所述导磁片的边缘对应所述长圆孔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为半圆形孔;按照产品的要求冲压若干块;步骤2、定位合模将若干块导磁片环绕设置放入模具内,并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形成导磁片组,该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导磁棒及吸磁铜线圈组,上模底部设有镶块,该镶块上设有与铝锅主体外底部的凸台形状相配的让位孔,让位孔上设有排气钉,该镶块上还设有与感温元件相对应的占位凸块,所述占位凸块连接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一端,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另一端连接显示温度元件相对应的立方体,该镶块与导磁片组形状相同但尺寸稍大,在上模内的镶块上嵌入四根导磁棒,四根导磁棒一部分嵌入在镶块内,一部分裸露在上模模具外,裸露在上模具外的四根导磁棒以两根为一组连接吸磁铜线圈组,镶块内设有分别对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定位孔;将上述模具装置在铸造机上,上模、下模分开垫空,加热模具内腔至210℃~300℃,将导磁片组用定位治具直接定位在上模内镶块的定位孔上,然后将模具上的铜线圈通电,将导磁片组吸附在上模内的镶块上,取出定位治具,然后上下模精密对位,步骤3、浇铸注入熔融的铝液,流动的铝液穿过铆定通孔形成铆钉,将锅体和导磁片组一次成型;锅体的底部对应于手柄的一侧形成一供温度检测元件置入的采温孔,对应的,锅体侧壁形成与采温孔相连通的供测温线穿置的穿线槽,测温线的一端与温度检测元件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线槽与显示温度元件相连接;步骤4、打磨先用锯床去除多余的铝残渣,用液压机将锅外底部高度参差不齐且不规则的铆钉挤压一次形成凸台,并达到高度一致且规则有序,同时用液压机挤压穿线槽边缘凸起,使其埋入穿线槽;然后根据产品加工标准及相关图纸尺寸编程输入数控车床,将铝锅放在车床模具上使用金钢刀进行内外处理,去除铸造产生的粗糙缩孔面,加工铝锅主体外底面时,以导磁片的下端面为基准,所述凸台高度为1mm正负0.5mm的公差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可精确检测锅底温度,稍防止锅底温度过高,引起锅底拱起变形,导致锅底不平整。2、现有技术的锅底最大范围只能做到190mm左右,应用于更大口径的铝锅时,易拱起变形,导致锅底不平整;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大于190mm口径的锅底,同时不易拱起变形,不会导致锅底不平整。3、本专利技术的导磁片的边缘向铝锅主体内底面弯折形成环状套箍,进一步的加强了铝锅主体底部的机械强度。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定位孔为矩形孔,有助于浇铸时防止导磁片径向移位。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定位孔为半圆形孔,有助于浇铸时防止导磁片周向移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磁片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磁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浇铸工艺流程图。图中:1-铝锅主体,2-导磁片,3-第一定位孔,4-长圆孔,5-腰型孔,6-铆定通孔,7-凸台,8-环状套箍,9-第二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导磁片取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其中,所述导磁片2一侧边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所述第一定位孔3为矩形孔,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2的边缘径向设置有若干长圆孔4,相邻长圆孔4之间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2的边缘周向设置有若干腰型孔5和若干铆定通孔6,所述长圆孔4和腰型孔5边缘均向铝锅主体1内底面弯折形成环状套箍8,所述导磁片2的边缘对应所述长圆孔4设置有第二定位孔9,所述第二定位孔9为半圆形孔;按照产品的要求冲压若干块;步骤2、定位合模将若干块导磁片2环绕设置放入模具内,并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形成导磁片组,该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导磁棒及吸磁铜线圈组,上模底部设有镶块,该镶块上设有与铝锅主体1外底部的凸台7形状相配的让位孔,让位孔上设有排气钉,该镶块上还设有与感温元件相对应的占位凸块,所述占位凸块连接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一端,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另一端连接显示温度元件相对应的立方体,该镶块与导磁片组形状相同但尺寸稍大,在上模内的镶块上嵌入四根导磁棒,四根导磁棒一部分嵌入在镶块内,一部分裸露在上模模具外,裸露在上模具外的四根导磁棒以两根为一组连接吸磁铜线圈组,镶块内设有分别对应第一定位孔3和第二定位孔9的定位孔;将上述模具装置在铸造机上,上模、下模分开垫空,加热模具内腔至210℃~300℃,将导磁片组用定位治具直接定位在上模内镶块的定位孔上,然后将模具上的铜线圈通电,将导磁片组吸附在上模内的镶块上,取出定位治具,然后上下模精密对位,步骤3、浇铸注入熔融的铝液,流动的铝液穿过铆定通孔6形成铆钉,将锅体和导磁片组一次成型;锅体的底部对应于手柄的一侧形成一供温度检测元件置入的采温孔,对应的,锅体侧壁形成与采温孔相连通的供测温线穿置的穿线槽,测温线的一端与温度检测元件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线槽与显示温度元件相连接;步骤4、打磨先用锯床去除多余的铝残渣,用液压机将锅外底部高度参差不齐且不规则的铆钉挤压一次形成凸台7,并达到高度一致且规则有序,同时用液压机挤压穿线槽边缘凸起,使其埋入穿线槽;然后根据产品加工标准及相关图纸尺寸编程输入数控车床,将铝锅放在车床模具上使用金钢刀进行内外处理,去除铸造产生的粗糙缩孔面,加工铝锅主体1外底面时,以导磁片2的下端面为基准,所述凸台7高度为1mm正负0.5mm的公差范围内。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导磁片取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其中,所述导磁片(2)一侧边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所述第一定位孔(3)为矩形孔,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2)的边缘径向设置有若干长圆孔(4),相邻长圆孔(4)之间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2)的边缘周向设置有若干腰型孔(5)和若干铆定通孔(6),所述长圆孔(4)和腰型孔(5)边缘均向铝锅主体(1)内底面弯折形成环状套箍(8),所述导磁片(2)的边缘对应所述长圆孔(4)设置有第二定位孔(9),所述第二定位孔(9)为半圆形孔;按照产品的要求冲压若干块;步骤2、定位合模将若干块导磁片(2)环绕设置放入模具内,并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形成导磁片组,该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导磁棒及吸磁铜线圈组,上模底部设有镶块,该镶块上设有与铝锅主体(1)外底部的凸台(7)形状相配的让位孔,让位孔上设有排气钉,该镶块上还设有与感温元件相对应的占位凸块,所述占位凸块连接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一端,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另一端连接显示温度元件相对应的立方体,该镶块与导磁片组形状相同但尺寸稍大,在上模内的镶块上嵌入四根导磁棒,四根导磁棒一部分嵌入在镶块内,一部分裸露在上模模具外,裸露在上模具外的四根导磁棒以两根为一组连接吸磁铜线圈组,镶块内设有分别对应第一定位孔(3)和第二定位孔(9)的定位孔;将上述模具装置在铸造机上,上模、下模分开垫空,加热模具内腔至210℃~300℃,将导磁片组用定位治具直接定位在上模内镶块的定位孔上,然后将模具上的铜线圈通电,将导磁片组吸附在上模内的镶块上,取出定位治具,然后上下模精密对位,步骤3、浇铸注入熔融的铝液,流动的铝液穿过铆定通孔(6)形成铆钉,将锅体和导磁片组一次成型;锅体的底部对应于手柄的一侧形成一供温度检测元件置入的采温孔,对应的,锅体侧壁形成与采温孔相连通的供测温线穿置的穿线槽,测温线的一端与温度检测元件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线槽与显示温度元件相连接;步骤4、打磨先用锯床去除多余的铝残渣,用液压机将锅外底部高度参差不齐且不规则的铆钉挤压一次形成凸台(7),并达到高度一致且规则有序,同时用液压机挤压穿线槽边缘凸起,使其埋入穿线槽;然后根据产品加工标准及相关图纸尺寸编程输入数控车床,将铝锅放在车床模具上使用金钢刀进行内外处理,去除铸造产生的粗糙缩孔面,加工铝锅主体(1)外底面时,以导磁片(2)的下端面为基准,所述凸台(7)高度为1mm正负0.5mm的公差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锅分体式底板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导磁片取整块不锈钢板冲压,其中,所述导磁片(2)一侧边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所述第一定位孔(3)为矩形孔,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2)的边缘径向设置有若干长圆孔(4),相邻长圆孔(4)之间沿导磁片组中心朝导磁片(2)的边缘周向设置有若干腰型孔(5)和若干铆定通孔(6),所述长圆孔(4)和腰型孔(5)边缘均向铝锅主体(1)内底面弯折形成环状套箍(8),所述导磁片(2)的边缘对应所述长圆孔(4)设置有第二定位孔(9),所述第二定位孔(9)为半圆形孔;按照产品的要求冲压若干块;步骤2、定位合模将若干块导磁片(2)环绕设置放入模具内,并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形成导磁片组,该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导磁棒及吸磁铜线圈组,上模底部设有镶块,该镶块上设有与铝锅主体(1)外底部的凸台(7)形状相配的让位孔,让位孔上设有排气钉,该镶块上还设有与感温元件相对应的占位凸块,所述占位凸块连接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一端,三道隆起的占位线的另一端连接显示温度元件相对应的立方体,该镶块与导磁片组形状相同但尺寸稍大,在上模内的镶块上嵌入四根导磁棒,四根导磁棒一部分嵌入在镶块内,一部分裸露在上模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林黄刚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鼎厨王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