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280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2:38
层叠型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流路管(2),该多个流路管形成供与热交换对象物(4)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通的流路,并且以从两侧夹持所述热交换对象物的方式层叠配置;以及管(31,32),该管与配置于所述多个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流路管连接。所述多个流路管具有突出管部(22),该突出管部分别向所述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突出并且与所述流路管的层叠方向上相邻的所述流路管连通。所述多个流路管中的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流路管是出入流路管。所述管在该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和所述出入流路管接合。

Cascade heat exchanger

A cascade heat exchang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low pipes (2), which form a flow path for the flow of heat medium for heat exchange with the heat exchange object (4), and are cascaded in a manner of clamping the heat exchange object from both sides; and a tube (31, 32)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w pipe at one end of the cascade direction of the plurality of flow pipes. The plurality of flow pipelines have a protruding pipe section (22), which protrude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low pipeline stacking respectivel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low pipeline adjacent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low pipeline stacking. The flow pipelin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lamination direction in the plurality of flow pipelines is an inlet and outlet flow pipeline. At one end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pipe, the pipe has a cross face with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pipe, and the cross face with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and outle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型热交换器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以2016年11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6-226214号、2017年8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49810号、2017年10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198371号为基础,将该记载内容作为参照引入此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从两面冷却电子部件的层叠型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各种如下那样的热交换器:为了对内置了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模块等发热体进行散热,以从两面夹持发热体的方式配置流路管。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具有以下结构的层叠型冷却器:多个冷却管,以从两面夹持电子部件的方式层叠配置;供给集管部,向多个冷却管供给冷却介质;以及排出集管部,从多个冷却管排出冷却介质。该冷却器构成为,具有将各冷却管之间连结的突出管部,经由该突出管部使冷却介质在各冷却管之间流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014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却器中,在多个冷却管中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冷却管形成有两个突出开口部,用于安装导入冷却介质的制冷剂导入管和排出冷却介质的制冷剂排出管。并且,以插入这些突出开口部的内侧的方式安装制冷剂导入管和制冷剂排出管。即,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却器中,层叠的多个冷却管(即流路管)中的中间部的冷却管在层叠方向的两面侧形成有使相邻的各冷却管之间连结的突出管部。与此相对,多个冷却管中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冷却管在层叠方向的一端侧代替上述突出管部设有用于安装上述制冷剂导入管和制冷剂排出管的突出开口部。因此,根据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冷却管的构造与中间部的冷却管的构造不同,部件的种类较多并且成本较高。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却器中,当在设于多个冷却管中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冷却管的介质导入口和介质排出口安装上述管时,在介质导入口和介质排出口的内侧插入有上述管。并且之后,对上述管的顶端进行扩管,从而分别将管的顶端的外周面与介质导入口的内周面、管的顶端的外周面与介质排出口的内周面密接。这样一来,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冷却器构成为,配合介质导入口和介质排出口的形状来安装上述管,因此根据专利技术人的研究,组装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削减部件数量并且不依赖于突出管部就能够在流路管安装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层叠型热交换器具备:多个流路管,该多个流路管形成供与热交换对象物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通的流路,并且以从两侧夹持热交换对象物的方式层叠配置;以及管,该管与配置于多个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流路管连接,多个流路管分别具有突出管部,该突出管部向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突出并且与流路管的层叠方向上的相邻的流路管连通,多个流路管中的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流路管是出入流路管,管在该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与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与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和出入流路管接合。根据这样的结构,管在该管的端部具有与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并且与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和出入流路管接合。因此,能够利用与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中间部的流路管相同的结构构成出入流路管,从而能够削减部件数量。此外,能够不依赖于突出管部的形状在出入流路管安装管。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区域II的放大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的出入流路管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表示出入流路管与座面带台阶部和流路管带台阶部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是用于对未设有座面带台阶部和流路管带台阶部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的加强板的形状的图。图8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的出入流路管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彼此相同或者等同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图1~图2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区域II的放大图。另外,各图所示的箭头表示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型冷却器1如图1所示,从两面冷却多个电子部件4,所述电子部件4收容控制大电力的功率元件等并形成为板状。电子部件4形成为扁平的长方体形状,电力用电极从其一方的长边侧外周面伸出,控制用电极从其另一方的长边侧外周面伸出。与电子部件4的一方的主平面接触地配置冷却管2,并且也与电子部件4的其他的主平面接触地配置冷却管2。这些冷却管2与设于冷却管2的两端的供给集管部11和排出集管部12连接。另外,冷却管2相当于流路管。本实施方式中,从两面冷却多个电子部件4。因此,多个电子部件4和多个冷却管2交替地配置。在层叠配置了多个电子部件4和多个冷却管2的组装体的层叠方向的两端配置有冷却管2。层叠型冷却器1将扁平形状的多个冷却管2以从两面夹持上述电子部件4的方式层叠配置,所述冷却管2设有使作为热介质的冷却介质5流通的制冷剂流路21。层叠型冷却器1具有供给集管部11和排出集管部12,所述供给集管部11将冷却介质5向各制冷剂流路21供给,所述排出集管部12将冷却介质5从各制冷剂流路21排出。如图1、图2所示,上述冷却管2设置向层叠方向开口并突出的突出管部22。构成冷却管2的外壳的外壳板27具有构成用于与电子部件4接触并吸收热量的扁平管的部分和构成供给集管部11和排出集管部12的部分。构成该供给集管部11和排出集管部12的部分形成于外壳板27的两端部。在外壳板27中,存在构成供给集管部11和排出集管部12的部分。该部分由从外壳板27的板状面向垂直方向突出的突出管部22和在该突出管部22的根部周边具有规定的径向宽度并形成为环状的隔板部23构成。突出管部22在层叠方向将相邻的冷却管2之间连结,构成供给集管部11和排出集管部12,并提供关于层叠方向不产生屈曲的程度的强度。作为冷却管2能够由扁平管部分、隔板部23、以及向层叠方向延伸的突出管部22构成。突出管部22也可以由分体的管状部件构成。并且,突出管部22被凹窝连接。即,作为突出管部22,具有配置于外侧的带台阶的大径突出管部223和插入配置于大径突出管部223的内侧的小径突出管部222。因此,层叠型冷却器1至少具有两种外壳板27。一个外壳板27具有大径突出管部223,另一个外壳板27具有小径突出管部222。这些两种外壳板27交替并正反地层叠。层叠型冷却器1在其两端还具备端部用的外壳板27。即,配置于图1中的最下端的冷却管2的下侧的外壳板27未形成突出管部22,未开口。并且,配置于图1中的最上端的冷却管2的上侧的外壳板27的突出管部22构成将制冷剂导入管31和制冷剂排出管32连接的制冷剂导入口13和制冷剂排出口14。在大径突出管部223的内部收容小径突出管部222。形成于大径突出管部223内的台阶部作为用于限制小径突出管部222的插入长度的限制部分而发挥作用。小径突出管部222的顶端与台阶部抵接,限制了轴向的插入长度。限制部分能够由向小径突出管部222的外周面突出而形成的隆起部或者凸起部形成。在大径突出管部223的内表面与小径突出管部222的外表面之间,存在能够在组装过程中插入的程度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流路管(2),该多个流路管形成供与热交换对象物(4)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通的流路,并且以从两侧夹持所述热交换对象物的方式层叠配置;以及管(31,32),该管与配置于所述多个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流路管连接,所述多个流路管分别具有突出管部(22),该突出管部向所述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突出并且与所述流路管的层叠方向上的相邻的所述流路管连通,所述多个流路管中的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流路管是出入流路管,所述管在该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和所述出入流路管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21 JP 2016-226214;2017.08.02 JP 2017-149811.一种层叠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流路管(2),该多个流路管形成供与热交换对象物(4)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通的流路,并且以从两侧夹持所述热交换对象物的方式层叠配置;以及管(31,32),该管与配置于所述多个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流路管连接,所述多个流路管分别具有突出管部(22),该突出管部向所述流路管的层叠方向突出并且与所述流路管的层叠方向上的相邻的所述流路管连通,所述多个流路管中的配置于层叠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流路管是出入流路管,所述管在该管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具有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与所述管的长度方向交叉的面和所述出入流路管接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具有第一管(31)和第二管(32),所述突出管部具有大径突出管部(223)和小径突出管部(222),该小径突出管部插入配置于该大径突出管部的内侧,所述出入流路管在与所述流路管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木勇辅冨田亮平大野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