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803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1:35
电动车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底板以及转动自如地与该底板连结的撑杆;座椅,该座椅能够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保持;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构成为限制底板与撑杆的相对转动;锁定解除部件,该锁定解除部件构成为解除锁定部件对相对转动的限制以能够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电动车;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构成为输出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表示解除相对转动的限制的意思;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构成为,当在检测出电动车处于使用状态的状态下输出了操作信号时,如果未检测出座椅处于展开位置,则将使底板与撑杆的相对转动的限制解除的驱动信号输出至锁定解除部件,如果检测出座椅处于展开位置,则不将驱动信号输出至锁定解除部件。

Electric vehicle

The electric vehicle includes: the main body, which has a bottom plate and a supporting rod which rotates freely to connect with the bottom plate; the seat, which can be kept in the retractable position and the open position; the locking compon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a locking component to restrict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locking release compon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a locking release component to release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locking component so as to be able to. Switching the electric vehicle between the use state and the folding state; the lock-release operation part,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output operation signal, indicates the meaning of lifting the restriction of relative rotation; and the control part,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operation signal output when the electric vehicle is in use state is detected, if the seat is not detected to be in development. If the seat is in the open position, the driving signal will be output to the unlocking part if the restriction of the relative rotation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brace is lifted. If the seat is detected to be in the open position, the driving signal will not be output to the unlock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
技术介绍
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驱动轮及从动轮,该驱动轮及从动轮配置为在行驶方向上空开间隔;底板(框架),该底板(框架)具有行李放置部并配置于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且将这些驱动轮和从动轮支承为能够旋转;撑杆,该撑杆与底板连结并从该底板向上方延伸;以及座椅和车把,该座椅和车把支承于撑杆。并且,电动车构成为能够在使用者落座于座椅并握住车把的乘坐状态与使用者从座椅下落到地面并握住车把的货架状态之间切换使用状态。例如,座椅转动自如地与撑杆连结,在乘坐状态下,将座椅以向反向行驶方向延伸的方式展开,在货架状态下,将座椅以向下方延伸的方式收起。撑杆转动自如地与底板连结,在搬运电动车时,将撑杆和底板以重叠的方式闭合(折叠状态)。由此,能够顺畅地搬运电动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9778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例如在将电动车从乘坐状态等使用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需要预先收起座椅。这是因为,若座椅保持被展开的状态则当将撑杆和底板闭合时,会与座椅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座椅展开的状态下被折叠的电动车辆。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动车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底板以及转动自如地与该底板连结的撑杆,并支承驱动轮、从动轮及车把;座椅,该座椅转动自如地与所述撑杆连结,并能够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保持;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构成为限制所述底板和所述撑杆的相对转动;锁定解除部件,该锁定解除部件构成为解除所述锁定部件对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以能够在使用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动车;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构成为输出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表示解除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的意思;第一检测部件,该第一检测部件能够检测所述电动车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第二检测部件,该第二检测部件能够检测所述座椅位于所述展开位置;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构成为,当在检测出所述电动车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状态下输出了所述操作信号时,如果未检测出所述座椅处于所述展开位置,则将使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解除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锁定解除部件以能够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如果检测出所述座椅处于所述展开位置,则不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锁定解除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从后方斜上方观察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的立体图。图2是从右斜上方观察图1的电动车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的电动车在座椅乘车模式中的形状以及使用者的姿势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电动车在手推车模式中的形状以及使用者的姿势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1的电动车在运载模式中的形状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电动车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将图1的电动车从使用状态切换为折叠状态时的控制模式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将图1的电动车从折叠状态切换为使用状态时的控制模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电动车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电动车10具备被配置为在行驶方向上空开间隔的一对驱动轮11、以及从动轮12。一对驱动轮11被设置为在车宽方向上空开间隔。另外,电动车10具备主体部15,该主体部15具有底板16以及撑杆17。底板16构成乘车的使用者的搁脚部、或载货部。底板16的第一端部以底板16相对于撑杆17而绕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轴线O1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撑杆17的下端部连结。撑杆17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两侧扩宽而形成一对保持架部17a。两驱动轮11配置于撑杆17的下端部的车宽方向两外侧、即两保持架部17a的顶端侧,并以能够绕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轴线O2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撑杆17的下端部。从动轮12配置于底板16的下方。在底板16中的与撑杆17分离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轴承部件18,从动轮1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轴承部件18。轴承部件18能够相对于底板16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由此,底板16能够相对于行驶方向回旋。向上方以及车宽方向两侧扩展的环状的车把20以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撑杆17的上端。即,车把20具有在转动自如的状态下供撑杆17的上端嵌插的连结部21,并且具有与该连结部21的车宽方向两端连接的一对把手部22、23。两把手部22、23具有大致V字形状,在车宽方向上以从连结部21相互分离的方式延伸,并且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向斜上方延伸。两把手部22、23的顶端彼此经由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搬运时把手部24而连接。搬运时把手部24在车把20中位于与撑杆17分离的一侧的部位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撑杆17的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以绕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轴线O3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有大致鞍状的座椅40。在一侧(在图1中为左侧)的保持架部17a上,与底板16相邻地配置有大致圆盘状的机械式的第一锁定机构31。该第一锁定机构31配置为与轴线O1同轴,具有限制底板16和撑杆17绕轴线O1相对转动的锁定状态、以及允许底板16和撑杆17绕轴线O1相对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第一锁定机构31构成为不论底板16与撑杆17所成的角度如何都基本上保持锁定状态。第一锁定机构31具有作为锁定解除部件的锁定解除致动器32。该锁定解除致动器32包括例如电动机,响应于驱动信号的输入而将第一锁定机构31切换为锁定解除状态、即解除第一锁定机构31限制了底板16与撑杆17的相对转动的状态。锁定解除致动器32还响应于驱动信号的输入的停止而允许第一锁定机构31向锁定状态的切换。在两保持架部17a收容有分别驱动两驱动轮11绕轴线O2旋转的一对电动机33。并且,在两保持架部17a收容有分别使两电动机33的旋转减速或停止的一对电动式或电磁式的制动机构34。电动车10通过驱动两电动机33使其与所对应的驱动轮11一起以相互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而能够沿着行驶方向直行。例如,电动车10通过使两电动机33以相互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正转而向驱动轮11相对于从动轮12先行的行驶方向(以下,也称为“正向行驶方向”)直行。相反地,电动车10通过使两电动机33以相互相同的旋转速度进行反转而向驱动轮11追随于从动轮12的行驶方向(以下,也称为“反向行驶方向”)直行。另外,电动车10通过驱动两电动机33与所对应的驱动轮11一起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而能够回旋行驶。并且,电动车10通过驱动两个制动机构34而能够减速或停止。在撑杆17的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与座椅40相邻地配置有大致圆盘状的机械式的第二锁定机构41。该第二锁定机构41配置为与轴线O3同轴,具有限制撑杆17和座椅40绕轴线O3相对转动的锁定状态、以及允许撑杆17和座椅40绕轴线O3相对转动的锁定解除状态。第二锁定机构41构成为不论座椅40与撑杆17所成的角度如何都基本上保持锁定状态。另外,在撑杆17的上下方向(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以绕轴线O3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有锁定解除杆49。该锁定解除杆49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夹着包括第二锁定机构41的座椅40的大致门型,通常被保持在大致沿着撑杆17而向上方延伸的初始位置。锁定解除杆49与第二锁定机构41相联系,通过对该锁定解除杆49以从撑杆17分离的方式从初始位置进行转动操作而将第二锁定机构41切换为锁定解除状态,并且通过随着转动操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底板以及转动自如地与该底板连结的撑杆,并支承驱动轮、从动轮及车把;座椅,该座椅转动自如地与所述撑杆连结,并能够保持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构成为限制所述底板和所述撑杆的相对转动;锁定解除部件,该锁定解除部件构成为解除所述锁定部件对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以能够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动车;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构成为输出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表示解除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的意思;第一检测部件,该第一检测部件能够检测所述电动车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第二检测部件,该第二检测部件能够检测所述座椅位于所述展开位置;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构成为,当在检测出所述电动车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状态下输出了所述操作信号时,如果未检测出所述座椅处于所述展开位置,则将使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解除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锁定解除部件以能够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如果检测出所述座椅处于所述展开位置,则不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锁定解除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07 JP 2016-1992001.一种电动车,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底板以及转动自如地与该底板连结的撑杆,并支承驱动轮、从动轮及车把;座椅,该座椅转动自如地与所述撑杆连结,并能够保持在收起位置和展开位置;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构成为限制所述底板和所述撑杆的相对转动;锁定解除部件,该锁定解除部件构成为解除所述锁定部件对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以能够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动车;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构成为输出操作信号,该操作信号表示解除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的意思;第一检测部件,该第一检测部件能够检测所述电动车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第二检测部件,该第二检测部件能够检测所述座椅位于所述展开位置;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构成为,当在检测出所述电动车处于所述使用状态的状态下输出了所述操作信号时,如果未检测出所述座椅处于所述展开位置,则将使所述相对转动的限制解除的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锁定解除部件以能够切换为所述折叠状态,如果检测出所述座椅处于所述展开位置,则不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俊彦楠濑和正谷口芳光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