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签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675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竹签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签抛光装置,竹签抛光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装置、抛光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收料装置上方;在现有的竹签抛光装置的基础上,在竹签进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限位块,对不同长度的竹签进行筛选,避免长短不同的竹签抛光过程中,竹签错综交叉,造成竹签落料不顺畅,同时利用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每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竖直截面形状呈圆弧状的槽体、摆臂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底板下表面,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替代现有的整个密闭的抛光桶对竹签进行抛光,实现快速抛光与快速出料,使得本装置的抛光效率高。

A Bamboo Shoot Polis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amboo stick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bamboo stick polis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device, a polishing device and a feeding device arranged in turn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feeding device is located above the feeding devic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bamboo stick polishing device, a limit block is set at the outlet of the bamboo stick feeding device to feed bamboo sticks of different lengths. In order to avoid the bamboo sticks of different lengths intersecting in the process of polishing, the bamboo sticks are not smoothly blanked. At the same time, two groups of polishing components are joined together to form a polishing trough. Each group of polishing components includes a trough body, a swing arm and a rotating shaft with a vertical cross-section and an arc shape. The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swing arm is fixed with the trough body. The oth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shaft, replacing the existing closed polishing barrel to polish the bamboo stick, realizing fast polishing and fast discharging, which makes the polishing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签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签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竹签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竹签在经过初步裁切后,表面粗糙且有毛刺,必须经过打磨抛光,使竹签表面平整光滑,传统的竹签抛光的方法是将竹签装在由电机驱动的筒形的抛光桶内,通过竹签在旋转的抛光桶内旋转、下落和碰撞将其表面抛光,这种竹签抛光的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在抛光桶内放置的竹签较多或者长短不同时,造成落料不顺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时短且效率高的竹签抛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竹签抛光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装置、抛光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收料装置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为条形开口且与竹签相适配,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抛光装置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抛光装置包括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每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竖直截面形状呈圆弧状的槽体、摆臂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底板下表面,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槽体的内壁表面设有锯齿状的刀片。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通过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竹签抛光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限位块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内壁设有装屑槽,所述装屑槽的槽口设有筛网。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内表面设有海绵砂纸。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抛光组件的摆臂和转轴的个数均为两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的竹签抛光装置的基础上,在竹签进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限位块,对不同长度的竹签进行筛选,避免长短不同的竹签抛光过程中,竹签错综交叉,造成竹签落料不顺畅,同时利用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替代现有的整个密闭的抛光桶对竹签进行抛光,实现快速抛光与快速出料,使得本装置的抛光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竹签抛光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竹签抛光装置的抛光装置静置时的侧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竹签抛光装置的抛光装置出料时的侧视图;标号说明:1、进料装置;11、底板;12、出料口;13、限位块;2、抛光装置;21、槽体;22、摆臂;23、转轴;3、收料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竹签进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限位块,对不同长度的竹签进行筛选,利用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替代现有的整个密闭的抛光桶对竹签进行抛光,实现快速抛光与快速出料。请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竹签抛光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装置、抛光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收料装置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为条形开口且与竹签相适配,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抛光装置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抛光装置包括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每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竖直截面形状呈圆弧状的槽体、摆臂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底板下表面,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槽体的内壁表面设有锯齿状的刀片。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的竹签抛光装置的基础上,在竹签进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限位块,对不同长度的竹签进行筛选,避免长短不同的竹签抛光过程中,竹签错综交叉,造成竹签落料不顺畅,同时利用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替代现有的整个密闭的抛光桶对竹签进行抛光,实现快速抛光与快速出料,使得本装置的抛光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通过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限位块通过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可以对不同长度的竹签进行筛选。进一步的,所述竹签抛光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限位块相连。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气缸与限位块相连,可以根据需求对限位块进行不同长度的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内壁设有装屑槽,所述装屑槽的顶端设有筛网。从上述描述可知,装屑槽可以容纳竹签抛光过程中的竹屑。进一步的,所述槽体的内表面设有海绵砂纸。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海绵砂纸可以对竹签二次抛光。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抛光组件的摆臂和转轴的个数均为两个。从上述描述可知,每组所述抛光组件的摆臂和转轴的个数均为两个,可以使得抛光装置更加稳定,使得抛光效果更好。请参照图1-图3,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竹签抛光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装置1、抛光装置2和收料装置3;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收料装置上方;所述进料装置1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为条形开口且与竹签相适配,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13,实施例中,限位块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出料口两端,所述底板上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通过滑槽与底板滑动连接,实现更加快速地对不同长度的竹签进行筛选;所述竹签抛光装置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限位块相连,通过气缸与限位块相连,可以根据需求对限位块进行不同长度的移动。所述抛光装置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抛光装置2包括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每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竖直截面形状呈圆弧状的槽体21、摆臂22和转轴23,每组所述抛光组件的摆臂和转轴的个数均为两个,可以使得抛光装置更加稳定,使得抛光效果更好;所述转轴设置在底板下表面,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槽体的内壁表面设有锯齿状的刀片,锯齿状的刀片在摆臂的作用下对槽体里的竹签实现抛光。所述槽体的内壁设有可以容纳竹签抛光过程中的竹屑的装屑槽,所述装屑槽的顶端设有筛网,通过筛网的设置,避免牙签误入装屑槽内;所述槽体的内表面设有海绵砂纸,在抛光过程中可以实现竹签的二次抛光。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竹签抛光装置的抛光装置静置时的左视图,实施过程中,所述竹签抛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对两组抛光组件的转轴进行控制,竹签抛光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向控制,比如同时正转或者反转,竹签抛光结束后,如附图3所示,第一电机正转且第二电机反转或者第一电机反转且第二电机正转实现竹签自动落下至收料装置,实施过程中,以摆臂与底板的相交处作为原点,以竖直向下方向作为正向,所述摆臂与竖直向下方向的夹角范围为-45度-45度。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竹签抛光装置,在现有的竹签抛光装置的基础上,在竹签进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限位块,对不同长度的竹签进行筛选,避免长短不同的竹签抛光过程中,竹签错综交叉,造成竹签落料不顺畅,同时利用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替代现有的整个密闭的抛光桶对竹签进行抛光,实现快速抛光与快速出料,使得本装置的抛光效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签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装置、抛光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收料装置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为条形开口且与竹签相适配,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抛光装置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抛光装置包括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每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竖直截面形状呈圆弧状的槽体、摆臂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底板下表面,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槽体的内壁表面设有锯齿状的刀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签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料装置、抛光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位于收料装置上方;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为条形开口且与竹签相适配,所述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抛光装置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所述抛光装置包括两组拼接成抛光槽的抛光组件,每组所述抛光组件包括竖直截面形状呈圆弧状的槽体、摆臂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底板下表面,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槽体固定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槽体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发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