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70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包括底板、立板、子板、支撑机构和锁紧螺丝,所述立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立板设置有零点快换装置;所述子板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设置有定位拉钉,所述定位拉钉可卡入至所述零点快换装置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子板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锁紧螺丝旋入至所述子板的螺纹通孔中,所述锁紧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并旋入至电机壳体的安装孔中。

A Kind of Locating Tool for Moto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itioning tooling for motor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vertical plate, a support mechanism and a locking screw. The vertical plat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vertic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zero quick change device. The two sides of the sub-plate facing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ing surface and connecting surface, and the positioning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nails, which can be used for positioning nails. The locking screw is screwed into the threaded through hole of the sub-plate, and the locking screw passes through the threaded through hole and is screwed into the mounting hole of the motor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电机壳体表面一般是长筒状,电机壳体表面包括圆周侧面和两个端面,电机壳体的端面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后期安装孔端盖或其它部件,在粗加工过程中,一般对电机壳体的圆周侧面进行夹紧,再对电机壳体进行加工钻孔。在对电机壳体夹紧加工过程中,电机壳体易因夹紧力过大而发生变形,而且由于电机壳体的圆周侧面凹凸不平,夹紧过程耗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包括底板、立板、子板、支撑机构和锁紧螺丝,所述立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立板设置有零点快换装置;所述子板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设置有定位拉钉,所述定位拉钉可卡入至所述零点快换装置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子板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锁紧螺丝旋入至所述子板的螺纹通孔中,所述锁紧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并旋入至电机壳体的安装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板为圆环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电机壳体的端面相适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零点快换装置包括有三个卡盘孔,所述子板的定位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盘孔对应的三个定位拉钉,三个所述定位拉钉可一一对应卡入至所述卡盘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三个所述卡盘孔两两之间的距离相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卡盘孔的高度相等并且位于第三个卡盘孔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子板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开口设在所述定位面,所述立板设置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可卡入至所述导向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和调节螺丝,所述基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丝旋入至所述螺纹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的顶面上,所述横板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上端连接,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横板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板和所述底板固定。本技术的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结构简单,利用对电机壳体端面的安装孔来对电机壳体进行固定,配合零点快换装置可实现电机壳体的快速固定和快速松开,避免一般夹具对电机壳体的圆周侧面挤压变形。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使用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的侧面部分剖视图。图3是子板与电机壳体固定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立板和底板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包括底板10、立板20、子板30、支撑机构和锁紧螺丝33,所述立板20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10顶面,所述立板20设置有零点快换装置;所述子板30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设置有定位拉钉31,所述定位拉钉31可卡入至所述零点快换装置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10顶面;所述子板30设置有螺纹通孔32,所述锁紧螺丝33旋入至所述子板30的螺纹通孔32中,所述锁紧螺丝33穿过所述螺纹通孔32并旋入至电机壳体50的安装孔中。本工装还包括加强板11,所述加强板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板20和所述底板10固定。所述零点快换装置又名零点定位系统、零点装夹系统、零点快换夹具,其可以有效解决工件的快速更换装夹,无需再对工件的零点进行确认,零点快换装置通过大直径高刚度的滚珠夹紧定位拉钉31,当给零点定位器通入60bar的液压或者6bar气压时,滚珠向两侧散开,定位拉钉31可自由进出零点快换装置;当切断压力时滚珠向中心聚拢并锁紧定位拉钉31。所述子板30为圆环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电机壳体50的端面相适应。所述零点快换装置包括有三个卡盘孔21,所述子板30的定位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盘孔21对应的三个定位拉钉31,三个所述定位拉钉31可一一对应卡入至所述卡盘孔21中。三个所述卡盘孔21两两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所述卡盘孔21的高度相等并且位于第三个卡盘孔21的上方。卡盘孔21位置这样的设置可以让增大电机壳体50上半部分的稳定性。所述子板30设置有导向孔34,所述导向孔34的开口设在所述定位面,所述立板20设置有导向销22,所述导向销22可卡入至所述导向孔34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和调节螺丝43,所述基座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丝43旋入至所述螺纹孔中。所述基座包括竖板41和横板42,所述竖板41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0的顶面上,所述横板42的一端与所述竖板41的上端连接,所述螺纹孔设置在所述横板42中。使用者先将子板30固定在电机壳体50的端面处,将所述子板30的螺纹通孔32对准所述电机壳体50端面出的安装孔,所述子板30的连接面贴合所述电机壳体50的端面,然后将锁紧螺丝33旋入并穿过所述螺纹通孔32,锁紧螺丝33旋入至所述电机壳体50的安装孔中,从而完成子板30与电机壳体50的固定。所述锁紧螺丝33为内六角沉头螺丝。然后将电机壳体50放置在底板10上,支撑机构可为电机壳体50提供一定支撑。对零点快换装置进行松开操作,使得卡盘孔21可以轻易被插入,然后将子板30上的三个定位拉钉31对应卡入至所述卡盘孔21中,然后对零点快换装置进行锁紧操作,使得定位拉钉31被锁紧。使用者可以旋转所述调节螺丝43,使得调节螺丝43的上端可以顶触在所述电机壳体50的底部,提供更稳定的支撑。本技术的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结构简单,利用对电机壳体端面的安装孔来对电机壳体进行固定,配合零点快换装置可实现电机壳体的快速固定和快速松开,避免一般夹具对电机壳体的圆周侧面挤压变形。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立板、子板、支撑机构和锁紧螺丝,所述立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立板设置有零点快换装置;所述子板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设置有定位拉钉,所述定位拉钉可卡入至所述零点快换装置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子板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锁紧螺丝旋入至所述子板的螺纹通孔中,所述锁紧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并旋入至电机壳体的安装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立板、子板、支撑机构和锁紧螺丝,所述立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立板设置有零点快换装置;所述子板朝向相反方向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定位面和连接面,所述定位面设置有定位拉钉,所述定位拉钉可卡入至所述零点快换装置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子板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锁紧螺丝旋入至所述子板的螺纹通孔中,所述锁紧螺丝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并旋入至电机壳体的安装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板为圆环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电机壳体的端面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点快换装置包括有三个卡盘孔,所述子板的定位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盘孔对应的三个定位拉钉,三个所述定位拉钉可一一对应卡入至所述卡盘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定位工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伟燥何韶胡志伟刘春生陈龙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肇庆动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