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6380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艇结构,该结构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具有双折线的线性结构,所述双折线分别位于水面线上下且均由船艉平滑过渡至船艏;其中,所述双折线为近似平行的两条折线。该结构的双折线线型,有效减少了甲板上浪与高海况下的船舶阻尼运动;艏部海浪抨击区域的线型设计提高了全船的适航性;船艉的折角线型设计提高了船舶的稳定性;同时折线线型有效减少了船舶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采用的制作材料对于环境的危害低。具有自扶正功能,全船综合布局在保证该艇性能的同时,可在快艇倾覆后自动扶正。

A Speedboa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edboat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hull with a linear structure of double fold lines, which are located above and below the surface line respectively and are smoothly transited from the bow to the bow, in which the double fold lines are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he double-folded line shape of the structur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amp motion of the ship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ck wave and high sea condition; the line shape design of the bow wave attack area improves the seaworthiness of the ship; the folded line shape design of the bow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hip;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ded line shape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resistance of the ship and improves the speed of navigation. The material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are less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 With self-aligning function,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ship ensur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a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utomatically align after the overturning of the speedbo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扶正铝合金高速快艇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新的建筑、港口码头、油库等重要设施不断建成投入使用,各类巡逻、救助、引航等任务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常用于此类任务的船型大部分为玻璃钢材质,或由国外淘汰产品引进。玻璃钢制品不具备降解,且不能自然分解,焚烧烟雾有毒,一旦船舶使用寿命到期或淘汰将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国外引进船型大部分使用年龄较长,船上设备均为进口,各种外语标识不利于船员操船和维护,且后续设备的故障率和维护费将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负担,一旦不能使用还会使用户的经营管理上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仍在使用的同类型船舶航速较低,不能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对海上巡逻、快速救助和引航的及时反应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极为明显;在高海况的环境下,此类船舶的航行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只能负责沿海区域低海况环境下的作业任务,一旦有近海任务将无法提供救援或出航作业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艇结构。该结构通过双折线船型的设计,改善了船舶航行的高速性能、安全性能,其制作材料对于环境的危害也降至最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快艇结构,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具有双折线的线性结构,所述双折线分别位于水面线上下且均由船艉平滑过渡至船艏;其中,所述双折线为近似平行的两条折线。优选地:位于所述水面线下的折线包括依次平滑过渡的艏部段、所述船舯段以及所述娓部段;所述艏部段、船舯段以及娓部段在垂直方向上均与所述船体的甲板线平行;所述艏部段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5.2°~5.8°夹角,所述船舯段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9.0°~9.6°夹角,所述娓部段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6.1°~6.5°夹角。优选地:位于所述水面线上的折线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甲板线平行,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平行。优选地:所述船体的整船重量重心位置位于近船艉处,所述船体满载出港时重心高度距离所述船体的基线1.4~1.6米。优选地:所述船体的静稳性曲线在0~180°范围时,力臂均为正值。优选地:所述船体的通体及上部建筑均为水密封区域;所述船体上包含的所有通向大气的管路系统均设置有防水倒灌机构。优选地:所述防水倒灌机构包括锥形管,所述锥形管的小口径端与位于所述船体内的管路相连,所述锥形管的大口径端通过封堵组件与大气导通;所述锥形管内设置有聚乙烯材质制作的球体,所述球体直径大于所述锥形管的小口径端的直径。优选地:所述船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所述上部建筑采用铝合金材质制作而成且与所述船体固定相连。优选地:所述船体包括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连接有倾斜传感器。优选地:所述船体包括艉封板,所述艉封板下沿设置有可调节流板。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一种快艇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具有双折线的线性结构,所述双折线分别位于水面线上下且均由船艉平滑过渡至船艏;其中,所述双折线为近似平行的两条折线。该结构的双折线线型,有效减少了甲板上浪与高海况下的船舶阻尼运动;艏部海浪抨击区域的线型设计提高了全船的适航性;船艉的折角线型设计提高了船舶的稳定性;同时折线线型有效减少了船舶的阻力提高航行速度。采用的制作材料对于环境的危害低。具有自扶正功能,全船综合布局在保证该艇性能的同时,可在快艇倾覆后自动扶正。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线夹角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转干燥区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倒灌机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艉封板及可调节流板示意图。图中:船体1、水面线上的折线11、水面线下的折线12、艏部段121、娓部段122、锥形管2、船体内的管路3、球体4、艉封板5、可调节流板6、艏横剖面7、艉封板横剖面8、干燥区9、水面线DWL、基线BL。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艇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具有双折线的线性结构,所述双折线分别位于水面线上下且均由船艉平滑过渡至船艏;其中,所述双折线为近似平行的两条折线。具体的,如图2所示,位于所述水面线下的折线12包括依次平滑过渡的艏部段121、船舯段(图中未示出)以及娓部段122;所述艏部段121、船舯段以及娓部段122在垂直方向上均与所述船体1的甲板线平行;所述艏部段121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5.2°~5.8°夹角(侧端部下倾),所述船舯段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9.0°~9.6°夹角,所述娓部段122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6.1°~6.5°夹角。位于所述水面线上的折线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甲板线平行,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平行。其中,甲板线(deckline),勘绘于船中两舷,其上边缘位于干舷甲板边缘上表面向外延伸与船体外表面的交线上。基线面所在基线为过首尾垂线间距(垂线间长)的中点,作一条竖直线,这条线与船底龙骨线相交,过这个交点作水平线,就是船的基线。也即船底板的理论线,水线高度以此线为0点。该结构的双折线线型,有效减少了甲板上浪与高海况下的船舶阻尼运动;艏部海浪抨击区域的线型设计提高了全船的适航性;船艉的折角线型设计提高了船舶的稳定性;同时折线线型有效减少了船舶的阻力。考虑到近海区域高速艇的机动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的变化趋势。国内现有的高速艇通常采用单折线线型设计方式,或通过增加干舷、船宽等方式来提升船舶稳性。但这些设计方法都是相互关联,提升空间受限,船型无法保证恶劣环境下船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快艇结构,具有双折线船体线型,水线面上下,由艉至艏,船体线型有两处近似平行折线。具体实施时,水线面下折线在垂直方向上与甲板线平行,在水平方向上艏部折线与船体基线面约5.5°夹角(侧端部下倾),朝船舯顺势过渡至约9.3°,朝艉部顺势过渡至约6.3°;水线面上折线在垂直方向上与甲板线平行,在水平方向上与船体基线面平行。此设计不仅降低了船的重心,增加了干舷,还增加了船宽,达到了船舶稳性明显提升的目的。为了实现给快艇的自动扶正功能,进一步的,所述船体整船重量重心位置位于近船艉处,且其满载出港时重心高度距离所述船体的基线1.4~1.6米。所述船体静稳性曲线在0~180°范围时,力臂均为正值(左倾至170°才为负值)。如图3所示,所述船体通体及上部建筑均为水密封区域;所述船体上包含的所有通向大气的管路系统及通风系统均设置有防水倒灌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具有双折线的线性结构,所述双折线为近似平行的两条折线;所述双折线分别位于水面线上下且均由船艉平滑过渡至船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具有双折线的线性结构,所述双折线为近似平行的两条折线;所述双折线分别位于水面线上下且均由船艉平滑过渡至船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艇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水面线下的折线包括依次平滑过渡的艏部段、所述船舯段以及所述娓部段;所述艏部段、船舯段以及娓部段在垂直方向上均与所述船体的甲板线平行;所述艏部段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5.2°~5.8°夹角,所述船舯段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9.0°~9.6°夹角,所述娓部段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呈6.1°~6.5°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艇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水面线上的折线在垂直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甲板线平行,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船体的基线面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的整船重量重心位置位于近船艉处,所述船体满载出港时重心高度距离所述船体的基线1.4~1.6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宇吴国松李菊红盛慧徐亚雄李秀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船特种船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