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刚专利>正文

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显著降低排污和节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571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显著降低排污和节油的装置。主要特点在于:该装置包括:微电脑控制器、空压机、制氧分子筛、集气器、流量控制器和气体混合室等。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空压机相连接。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第一流量控制器相连接。第一流量控制器通过管道接向气体混合室。制氧分子筛通过管道接向集气器,集气器通过管道接向第一流量控制器。在空压机上设有一个通向制氧分子筛进气口的空压机出口。在集气器和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流量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显著地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高原开车,降低了汽车的使用成本。由于结构相对简单、工艺稳定、成本较低、便于制造,因而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机动车辆有关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与车辆发动机有关的装置,更为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显著降低排污和节油的装置。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本专利技术应该分为F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使用量的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也迅速增加,因此严重地破坏了大气环境,显著地危及到地球生态的平衡,物种正以加速度的状态消失,对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存环境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再者,在高海拔气压低的环境下,由于供氧量的不足,降低了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给高原开车带来了很多困难,甚至连驾驶员的呼吸都非常吃力。另外,由于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不够理想,加之随着油价不断地提高,养车的成本也越来越大,给有车族造成相当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利于在高海拔缺氧环境下驾车的、可以降低养车成本的一种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显著降低排污和节油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微电脑控制器、空压机、制氧分子筛、集气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和气体混合室。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的空压机相连接。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气体混合室,所述的气体混合室有一个接油气混合器端。所述的制氧分子筛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集气器,所述的集气器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在所述的空压机上设有一个通向制氧分子筛进气口的空压机出口。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制氧分子筛的数量≥2。在所述的制氧分子筛进气口和所述的分子筛之间设有进气控制器,所述的进气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接向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在所述的制氧分子筛上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线接向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所述的气体混合室附设进气口,在所述的气体混合室上还附设有气体传感器A。在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上还附设有连接所述的气体传感器A的控制线。在所述的集气器和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流量控制器,所述的第二流量控制器一侧附设一个氧气出口。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供氧量为出发点,使油、气比例最佳化,令油充分燃烧,因此显著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空气的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另外,在高海拔缺氧区,由于加大了供氧量,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相对于已有技术而言,显著地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再者,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第二流量控制器的一侧附设一个氧气出口,这对于高海拔缺氧区开车而言,在呼吸困难时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帮助,保证足够氧气的吸入,不仅有利于健康,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本专利技术高效节油,也明显降低了养车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其中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方块原理图。从附图中可以看到,本专利技术包括微电脑控制器、空压机、制氧分子筛、集气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和气体混合室。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前所述,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方块原理图。在该附图中给出了各部分的具体连接关系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的空压机(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气体混合室。所述的制氧分子筛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集气器,所述的集气器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注意!在所述的集气器和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流量控制器,在所述的第二流量控制器的一侧附设一个氧气出口,该氧气出口可以供高原驾驶员吸氧,当然在必要时也可以为其它领域提供氧气源。在所述的空压机上设有一个通向制氧分子筛进气口的空压机出口,该出口可以连接如图中所示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三进气口,当然压缩空气的输入与否决定于第一进气控制器和第二进气控制器的通与断,这均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制氧分子筛的数量≥2,也就是说制氧分子筛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制氧分子筛可以交替使用。在本实施例中给出的为第一制氧分子筛和第二制氧分子筛共两个制氧分子筛。此外,从图中还能够看到在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的第一制氧分子筛之间设有第一进气控制器,所述的第一进气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接向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同时也可以看到在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的第二制氧分子筛之间设有第二进气控制器,所述的第二进气控制器也通过控制线接向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其工作原理为启动电源开关,由微电脑控制器启动空压机,打开第一制氧分子筛,打开第一进气控制器,由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控制空压机出口连接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控制器向第一制氧分子筛输送压缩空气,当所述第一制氧分子筛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达到该分子筛最佳出氧量之后,由设在第一制氧分子筛上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将关闭该制氧分子筛的信号传送回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接到该信号之后通过控制线关闭第一进气控制器,也就是说切断了第一制氧分子筛的压缩空气的输入。同时,由微电脑控制器打开第二进气控制器,向第二制氧分子筛输送压缩空气。第一制氧分子筛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延时一定的时间后自动排出不需要的氮气等气体。当所述第二制氧分子筛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达到该分子筛最佳出氧量之后,由设在其上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将关闭该制氧分子筛的信号传送回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微电脑控制器接到该信号之后通过控制线关闭第二进气控制器,也就是说切断了第二制氧分子筛的压缩空气的输入。下面可以是第三制氧分子筛工作了,由于工作原理相同,不再赘述。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所述的气体混合室上附设有第四进气口,以便于进一步调节气体的比例;在所述的气体混合室上还附设有气体传感器A,在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上也附设有连接所述的气体传感器A的控制线,则为了微电脑控制器监视和控制气体的各项参数。使用本专利技术之后,借助于本专利技术气体混合室的接油气混合器端,向汽车(当然也适用于等同的其它机动车辆)的油气混合器输送高含氧量的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因为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供氧量,在设定转速相同时,可以明显减少油的供给量;同理,在供油相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供氧量,因为燃烧充分,所以效率提高,功率上升,转速增加。在平原或者低海拔地区,因为燃烧充分,效率提高,污染物自然减少,可以明显提高空气的质量;当然,由于省油,也降低了养车的成本。在高海拔低气压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表现的更为突出,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因为气压低,氧含量也按比例减少,众所周知,同样的车辆在低海拔区行驶起来动力十足,而到了高海拔区则行驶起来困难;而使用本专利技术之后,由于加大了供氧量,车辆仍旧动力十足;另外,由于在第二流量控制器一侧设有氧气出口,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给驾车者吸氧,在高海拔地区开车和低海拔地区一样,自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当本专利技术应用在客车上时,也可以供旅客吸氧或者急救。通过实验,本专利技术效果显著。在发动机未加氧时,设定标准转速是800转,在使用93#汽油时每分钟的供油量为9.8克;使用本专利技术在油气混合器的进气口供氧后,发动机的转速立刻提高到1100转,燃油却没有增加;再次把发动机的转速调回到800转后,发动机每分钟的耗油量降到6.2克;实验证明,使用本专利技术之后节油效果十分明显,并且发动机的提速非常快,同时大大地降低了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汽车发动机配套的显著降低排污和节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微电脑控制器、空压机、制氧分子筛、集气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和气体混合室;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通过控制线与所述的空压机相连接;所述的微电脑控制器通 过控制线与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气体混合室,所述的气体混合室有一个接油气混合器端;所述的制氧分子筛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集气器,所述的集气器通过管道接向所述的第一流量控制器;在 所述的空压机上设有一个通向制氧分子筛进气口的空压机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刚李长纪杨靖萱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