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刚专利>正文

光盘磁盘一体化数据读写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003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磁盘一体化数据读写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有一个驱动器主体(2),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后侧面设有综合接口(10),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的前面设有手动退盘按钮(17),在驱动器的上盖(1)上设有散热孔(19),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光盘磁盘读写确认开关(13),盘片插入确认开关(14),盘片压紧器(15),盘片退出机构(16),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盘片转动电机(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驱动器内设有轨道(22),在所述的轨道(22)上设有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连接有扁平线(21),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设有光盘读写总成(3)、磁盘读写总成(4)、光盘磁盘识别开关(5)和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在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所述的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开有螺纹的轴,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设有与所述开有罗纹的轴相啮合的螺孔,所述的开有螺纹的轴旋入所述的螺孔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电子类产品,更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器,尤其是指一种光盘磁盘一体化数据读写驱动器,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本技术应该分为G06大类。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台式计算机还是便携式计算机,其质量均比较稳定,价格也可以接受,因此在城市和乡村正在向普及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在的台式计算机或是便携式计算机也有不足之处其光盘或磁盘不能共用一个驱动器,因此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携带起来相当不方便,这对便携式计算机而言更为突出。另外,不断地更换驱动器,不仅会造成驱动器硬件故障率的提高,客观上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的、体积和重量都相当小的驱动器,更具体地讲,本技术提供一种光盘磁盘一体化数据读写驱动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驱动器有一个驱动器主体2,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后侧面设有综合接口10,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的前面设有手动退盘按钮17,在驱动器的上盖1上设有散热孔19,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光盘磁盘读写确认开关13,盘片插入确认开关14,盘片压紧器15,盘片退出机构16,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盘片转动电机11,主要特点在于在所述的驱动器内设有轨道22,在所述的轨道22上设有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连接有扁平线21,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设有光盘读写总成3、磁盘读写总成4、光盘磁盘识别开关5和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在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所述的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开有螺纹的轴,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设有与所述开有罗纹的轴相啮合的螺孔,所述的开有螺纹的轴旋入所述的螺孔中。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光盘读写总成3有一个读写光头27,所述的读写光头27固定在光头支架上,所述的光头支架一端安置在光头支架轨道28上,所述的光头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罗纹孔与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的延伸轴23上的罗纹相啮合,在所述的光盘读写总成3上连接有光盘读写总成扁平线29。所述的磁盘读写总成4有一个读写磁头24,所述的读写磁头24固定在磁头支架上,所述的磁头支架一端安置在磁头支架轨道25上,所述的磁头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罗纹孔与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的延伸轴23上的罗纹相啮合,在所述的磁盘读写总成4上连接有磁盘读写总成扁平线26。所述的轨道22的数量为二个,二个轨道之间相互平行。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音频输出接口9。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连接有下盖1’。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光盘磁盘可以共用一个驱动器,体积和重量明显减小,携带起来相当方便,不但节约了资源而且减少了硬件故障率。也为今后的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附图说明图1-1是本技术的主体和上、下盖分解时的正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主体和上、下盖分解时的后视图。图1-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1是本技术揭去上盖后的一种状态图。图3-2是本技术揭去上盖后的另一种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其中从附图1中的三个分图中可以看到本技术的外部构造,例如可以看到上盖1、下盖1′、主体2、音频输出接口9、综合接口10、手动退盘按钮17和锁扣。从附图2中可以看到上盖1、下盖1′、手动退盘按钮17、散热孔19、固定螺钉20和固定螺钉20′等,这是十分直观的。附图3是本技术最为重要的附图,也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现在结合该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1是本技术揭去上盖后的一种状态图。更为具体地讲,图3-1是本技术揭去上盖后的磁盘工作的原理图。当用户将一张3.5英寸的磁盘插入该一体化驱动器后,首先是由盘片插入确认开关14确认,确认后由盘片压紧器15将所述磁盘传送到正确的固定位置,光盘磁盘识别开关5会正确地检测到插入的盘是一张磁盘,于是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工作,将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的磁盘读写总成(4)准确地移动到磁盘读写窗口,由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带动磁盘读写总成4开始对磁盘进行数据读写,当对磁盘的数据读写完成后,按手动退盘按钮17,由盘片退出机构16自动将磁盘退出。从附图3-1中可以看到所述的磁盘读写总成4正处在右侧的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的磁盘读写总成4有一个读写磁头24,所述的读写磁头24固定在磁头支架上,所述的磁头支架一端安置在磁头支架轨道25上,所述的磁头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罗纹孔与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的延伸轴23上的罗纹相啮合,在所述的磁盘读写总成4上连接有磁盘读写总成扁平线26。图3-2是本技术揭去上盖后的另一种状态图。更为具体地讲,图3-2是本技术揭去上盖后的光盘工作的原理图。当用户将一张3.5英寸的免划伤光盘插入该一体化驱动器后,首先是由盘片插入确认开关14确认,确认后由盘片压紧器15将所述光盘传送到正确的固定位置,光盘磁盘识别开关5会正确地检测到插入的盘是一张光盘,因为该驱动器的初始设定的是光盘工作的状态,所以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会留在原来位置,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不工作,在盘片转动电机11带动下光盘旋转,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带动光头开始寻迹,将数据信息读出或者写入光盘,退盘时,按手动退盘按钮17,由盘片退出机构16自动将光盘退出。从附图3-2中可以看到所述的光盘读写总成3正处在右侧的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的光盘读写总成3有一个读写光头27,所述的读写光头27固定在光头支架上,所述的光头支架一端安置在光头支架轨道28上,所述的光头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罗纹孔与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的延伸轴23上的罗纹相啮合,在所述的光盘读写总成3上连接有光盘读写总成扁平线29。实验证明,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制作容易。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光盘磁盘一体化数据读写驱动器,其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携带起来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资源,为计算机的改进创造了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磁盘一体化数据读写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有一个驱动器主体(2),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后侧面设有综合接口(10),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的前面设有手动退盘按钮(17),在驱动器的上盖(1)上设有散热孔(19),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光盘磁盘读写确认开关(13),盘片插入确认开关(14),盘片压紧器(15),盘片退出机构(16),在所述的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盘片转动电机(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驱动器内设有轨道(22),在所述的轨道(22)上设有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连接有扁平线(21),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设有光盘读写总成(3)、磁盘读写总成(4)、光盘磁盘识别开关(5)和光头磁头寻迹读写电机(7);在驱动器主体(2)上设有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所述的光头磁头互换电机(6)有一个向外延伸的开有螺纹的轴,在所述的光头磁头一体化固定小车(8)上设有与所述开有罗纹的轴相啮合的螺孔,所述的开有螺纹的轴旋入所述的螺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磁盘一体化数据读写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刚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