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润滑的开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513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润滑的开口机,包括:立柱、绕立柱旋转的悬臂、设置在悬臂自由端的开口钻、圆周上设有曲线轨道的圆盘、柱塞泵、润滑油输送系统,所述悬臂与立柱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悬臂和开口钻上具有多个润滑点,所述圆盘固定在立柱上,并且圆盘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进油端与柱塞泵连通,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出油端靠近各个润滑点设置;所述柱塞泵包括:固定在悬臂上的泵本体、推力组件,所述推力组件绕着曲线轨道运动,推动泵本体内的塞杆运动,以实现将油罐内的润滑油打入润滑油输送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械运动为动力,稳定可靠,可适应矿热炉炉前工作环境。

An Automatic Lubricating Open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lubricating open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olumn, a cantilever rotating around the column, an open drill set at the free end of the cantilever, a circular disc with a curved track, a plunger pump and a lubricating oil delivery system on the circumference. The cantilever and the column are connected by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cantilever and the opening drill have multiple lubrication points, the disc is fixed on the column, and The axis of the disc coincides with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oil inlet end of the lubricating oil conveying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nger pump, and the oil outlet end of the lubricating oil conveying system is set close to each lubricating point; the plunger pump comprises a pump body fixed on the cantilever and a thrust component, which moves around a curve track to push the plunger rod in the pump body to realize the movement of the oil tank. The lubricating oil in the system is fed into the lubricating oil conve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mechanical movement as power, is stable and reliable, and can adapt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n front of the submerged arc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润滑的开口机
本技术涉及润滑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润滑的开口机。
技术介绍
矿热炉主要用于生产硅铁,锰铁,铬铁、钨铁、硅锰合金等铁合金,是冶金行业常用及关键设备。开口机与堵口机是矿热炉设备中的关键设备,用于矿热炉出铁、排渣时打开和堵住铁口和渣口。开口机与堵口机工作环境恶劣,环境温度高,粉尘严重,设备运动关节的润滑油容易挥发及流失,粉尘容易对运动关节造成损伤,导致设备运作故障,导致安全和生产事故。因此,需要对开口机及堵口机进行定时、定量地对运动关节进行加油润滑,目前国内开口机及堵口机的设备润滑基本都采用人工逐个对运动关节进行加油的方式,人工加油存在漏加油或忘记加油的情况,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同时,在设备运作的时候,人工加油存在安全问题。众所周知的,一边加油一边活动运动关节起到的润滑效果是最好的,人工加油方式难以实现。同时,开口机与堵口机工作环境温度高、粉尘大,常规的电动润滑泵不适宜长期在该环境工作,电动设备需要额外的电路控制,增加了设备的复杂程度,一旦电动润滑装置出现问题,很难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排查与维修。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柱塞泵润滑系统的开口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集中润滑装置,通过利用开口机及堵口机在工作过程的转动作为机械动力,来驱动柱塞泵将润滑油通过管道输送到设备的运动关节,即润滑点,来实现设备工作过程中的全自动集中润滑。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是:一种自动润滑的开口机,包括:立柱、绕立柱旋转的悬臂、设置在悬臂自由端的开口钻,所述悬臂与立柱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悬臂和开口钻上具有多个润滑点,还包括:圆周上设有曲线轨道的圆盘、柱塞泵、润滑油输送系统,所述圆盘固定在立柱上,并且圆盘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进油端与柱塞泵连通,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出油端靠近各个润滑点设置;所述柱塞泵包括:固定在悬臂上的泵本体、推力组件,所述推力组件绕着曲线轨道运动,推动泵本体内的塞杆运动,以实现将油罐内的润滑油打入润滑油输送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包括分配器、第二油管、若干第三油管及若干注油嘴,所述分配器与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连接,所述注油嘴与所述分配器通过第三油管连接,所述注油嘴靠近开口机上的润滑点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油罐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油罐和柱塞泵的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油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推力组件包括转动臂和滚轮,所述转动臂的一端与柱塞泵的泵本体铰接,所述滚轮设置在转动臂的另一端,所述转动臂在转动时与所述柱塞泵的塞杆接触,并通过转动轨迹推动塞杆运动;所述滚轮的周壁与曲线轨道的轨道面接触,并可沿着轨道面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圆盘包括:盘体、设置在盘体周壁上的曲线轨道,所述曲线轨道包括至少一个驼峰结构,所述驼峰结构包括两个峰谷、与两个峰谷同时连接的一个峰顶,所述峰谷和峰顶均为圆弧结构,前一所述驼峰结构的峰谷与后一驼峰结构的峰谷连接;所述峰谷圆弧的直径大于所述滚轮的直径,所述塞杆的运动行程大于或等于所述峰顶与所述峰谷的高度差,所述滚轮在所述悬臂带动下能完全通过所有驼峰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泵本体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固定部,所述转动臂的一端伸入两个固定部的中间区域并同时与两个固定部铰接;所述泵本体上还设有槽口,转动臂绕铰接处转动,使部分转动臂嵌入槽口后推动塞杆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泵本体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悬臂上,所述曲线轨道的最高点高于悬臂处于复位状态时的顶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油管通过若干油管固定夹固定在开口机上。悬臂悬臂悬臂悬臂悬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本技术的推力组件,开口机或堵口机的悬臂在转动时,推力组件带动柱塞泵工作,将油罐内的润滑油在柱塞泵的作用下输送到待润滑点,实现同时对多个润滑点进行加油润滑,防止设备因此出现的故障。2、本技术采用机械运动为动力,稳定可靠,可适应矿热炉炉前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自动润滑开口机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方向的正视图;图3为柱塞泵与曲线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一示意图。图7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二示意图。图8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三示意图。图9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四示意图。图10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五示意图。图11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六示意图。图12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七示意图。图13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八示意图。图14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九示意图。图15为柱塞泵与曲线导轨工作过程十示意图。图16为开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开口机在待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罐;2、柱塞泵;201、泵本体;202、转动臂;203、滚轮;3、分配器;4、注油嘴;5、曲线轨道;501、驼峰结构;6、第一油管;7、第二油管;8、第三油管;9、柱塞泵安装架;10、油罐安装架;11、油管固定夹;12、立柱;13、悬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柱塞泵用推动机构,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转动臂、滚轮、供滚轮往复运动的曲线轨道,转动臂的一端与柱塞泵的泵本体铰接,滚轮设置在转动臂的另一端,转动臂在转动时与柱塞泵的塞杆接触,并通过转动轨迹推动塞杆运动;曲线轨道包括若干相连接的驼峰结构,滚轮的周壁与驼峰结构的曲面接触,并可沿着驼峰结构的轨迹线往复运动。柱塞泵固定在具有旋转功能的悬臂上,曲线轨道设置在与该悬臂铰接的固定体上,悬臂旋转带动滚轮沿曲线轨道运动。曲线轨道包括至少一个驼峰结构,驼峰结构包括两个峰谷、与两个峰谷同时连接的一个峰顶,峰谷和峰顶均为圆弧结构,前一驼峰结构的峰谷与后一驼峰结构的峰谷连接;峰谷圆弧的直径大于滚轮的直径,塞杆的运动行程大于或等于峰顶与峰谷的高度差,滚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润滑的开口机,包括:立柱、绕立柱旋转的悬臂、设置在悬臂自由端的开口钻,所述悬臂与立柱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悬臂和开口钻上具有多个润滑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周上设有曲线轨道的圆盘、柱塞泵、润滑油输送系统,所述圆盘固定在立柱上,并且圆盘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进油端与柱塞泵连通,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出油端靠近各个润滑点设置;所述柱塞泵包括:固定在悬臂上的泵本体、推力组件,所述推力组件绕着曲线轨道运动,推动泵本体内的塞杆运动,以实现将油罐内的润滑油打入润滑油输送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润滑的开口机,包括:立柱、绕立柱旋转的悬臂、设置在悬臂自由端的开口钻,所述悬臂与立柱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悬臂和开口钻上具有多个润滑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周上设有曲线轨道的圆盘、柱塞泵、润滑油输送系统,所述圆盘固定在立柱上,并且圆盘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重合;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进油端与柱塞泵连通,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的出油端靠近各个润滑点设置;所述柱塞泵包括:固定在悬臂上的泵本体、推力组件,所述推力组件绕着曲线轨道运动,推动泵本体内的塞杆运动,以实现将油罐内的润滑油打入润滑油输送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输送系统包括分配器、第二油管、若干第三油管及若干注油嘴,所述分配器与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通过第二油管连接,所述注油嘴与所述分配器通过第三油管连接,所述注油嘴靠近开口机上的润滑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固定在立柱上,所述油罐和柱塞泵的进油口之间通过第一油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开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组件包括转动臂和滚轮,所述转动臂的一端与柱塞泵的泵本体铰接,所述滚轮设置在转动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刚杨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