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及步履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416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滑箱、反力架、顶推机构、顶升机构和纠偏机构;顶推机构底端铰接在滑箱顶端面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轴与滑箱顶端面垂直,反力架设置在滑箱顶端面上,顶推机构与反力架连接;顶升机构设置在反力架上,顶升机构的顶升轴与垂直于滑箱顶端面;纠偏机构连接在反力架上,纠偏机构抵接在滑箱侧端面上以使反力架位于设定初始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纠偏装置通过在起支撑作用的滑箱上设置纠偏机构,依靠纠偏机构对连接在反力架上的顶推机构和顶升机构的自动纠偏,实现对顶升机构的校正回位,该自动纠偏装置的纠偏效果好,无需人工干预校正,依靠自身的机械结构即可实现良好复位。

An Automatic Deviation Correction Device and Walk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deviation rectify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lide box, a reaction frame, a push-up mechanism, a lifting mechanism and a rectifying mechanism; the bottom end of the push-up mechanism is articulated at one end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top face of the slide box, the hinge shaft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top face of the slide box, the reaction frame is set on the top face of the slide box, and the push-up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ction frame;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reaction frame, and the lifting shaft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rectify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reaction frame, and the rectify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end surface of the slide box so that the reaction frame is located at the initial position. The automatic deviation rectify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correction and return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by setting the deviation rectifying mechanism on the sliding box which plays a supporting role, and relying on the deviation rectifying mechanism to automatically rectify the push-up mechanism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o the reaction frame. The automatic deviation rectifying device has good correction effect and can achieve good reset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correction, and relying on its own mechanica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及步履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及步履机。
技术介绍
步履机是桥梁工程当中的一种常见机械,依靠步履机能够快速安装桥梁钢箱梁。对于负载较大的步履机,例如500吨、800吨甚至1000吨的步履机,工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钢箱梁的偏移。对于现代桥梁制造领域而言,桥梁的制造精度要求日益高涨,桥梁长度也越来越长,将几十上百段钢箱梁准确对齐安装,难度较大。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在运送一个钢箱梁到达指定位置后,需要对步履机上的运输机构进行校正使其回复到设定的初始位置,以便于准确运送安装下一个钢箱梁,由于钢箱梁较重,需要有多个运输机构协同合作,这种运输过程中的位置偏移又难以避免,更加需要对运输机构进行校正回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及步履机。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滑箱、反力架、顶推机构、顶升机构和纠偏机构;所述顶推机构底端铰接在所述滑箱顶端面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轴与滑箱顶端面垂直,所述反力架设置在所述滑箱顶端面上,所述顶推机构与所述反力架连接,所述顶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反力架在所述滑箱顶端面上沿所述顶推机构的顶推轴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力架上,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轴与垂直于所述滑箱顶端面;所述纠偏机构连接在所述反力架上,所述纠偏机构抵接在所述滑箱侧端面上以使所述反力架位于设定初始位置,所述设定初始位置下,所述顶推机构的顶推轴与所述滑箱长度方向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底座、弹性体和顶轴,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弹性体连接在所述顶轴上,所述顶轴的顶端面抵接在所述滑箱的侧端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采用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箱两相对的侧端面上均设有一纠偏机构,两个所述纠偏机构同轴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推机构包括顶推轴相互平行的一对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力架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液压千斤顶和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端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箱两侧端面上均设有一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箱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纠偏机构抵接在所述滑槽的槽底面上。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步履机,包括至少4个如上述的自动纠偏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四个所述自动纠偏装置为顶点的连线形成一矩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纠偏装置通过在起支撑作用的滑箱上设置纠偏机构,依靠纠偏机构对连接在反力架上的顶推机构和顶升机构的自动纠偏,实现对顶升机构的校正回位,该自动纠偏装置的纠偏效果好,无需人工干预校正,依靠自身的机械结构即可实现良好复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纠偏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自动纠偏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纠偏机构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滑箱100、反力架200、顶推机构300、顶升机构400和纠偏机构500。滑箱100是整个自动纠偏装置的支撑机构,用于与安装自动纠偏装置的步履机连接,滑箱100上设有连接部,以便于与步履机连接。顶推机构300底端铰接在滑箱100顶端面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轴与滑箱100顶端面垂直,与滑箱100顶端面的一端铰接能够实现顶推机构300相对于滑箱100顶端面转动,以适应需要实现顶起物位置微调的功能。反力架200设置在滑箱100顶端面上,顶推机构300与反力架200连接,反力架200是顶推机构300、顶升机构400的载体,顶推机构300用于驱动反力架200在滑箱100顶端面上沿顶推机构300的顶推轴轴线方向移动,而顶升机构400设置在反力架200上,顶升机构400的顶升轴与垂直于滑箱100顶端面。纠偏机构500连接在反力架200上,纠偏机构500抵接在滑箱100侧端面上以使反力架200位于设定初始位置,设定初始位置下,顶推机构300的顶推轴与滑箱100长度方向平行。设定初始位置即是整个自动纠偏装置的初始位置,纠偏机构500用于保持反力架200位于设定初始位置,当反力架200偏离设定初始位置时,纠偏机构500会产生一定的复位力,驱使反力架200复位。在纠偏装置的作用下,能够驱动自动纠偏机构500自动纠偏,解决了顶升机构400无法自动校正回位问题,减少了操作工艺步骤,提高了工程效率。在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纠偏机构500具体包括底座510、弹性体520和顶轴530,弹性体520设置在底座510内,而弹性体520连接在顶轴530上,弹性体520可以与底座510内壁固定连接,也可仅采用抵接,同理对于顶轴530。顶轴530的顶端面抵接在滑箱100的侧端面上。当反力架200位于设定初始位置时,弹性体520与顶轴530之间并没有弹性作用,而当反力架200偏移设定初始位置时,弹性体520受到挤压或拉伸,驱动顶轴530恢复到无弹性的位置。具体而言,在顶升机构400工作时,顶升机构400顶起钢箱梁,移动过程中或者安装过程中会发生偏移,此时顶轴530向一个方向伸出或者收缩,在压力下,会保持伸出或收缩状态,而当步履机将钢箱梁安装到位,收起顶升机构400,自动纠偏装置不再受到压力作用,顶轴530会再弹性体520的弹性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实现自动纠偏。通常情况下,弹性体520采用弹簧,一般采用强力弹簧。在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中,滑箱100两相对的侧端面上均设有一纠偏机构500,两个纠偏机构500同轴线。在两侧端面上均设置一纠偏机构500,能够提高自动纠偏的横向偏移复位力,能够使反力架200的自动纠偏更加准确快速。在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中,顶推机构300包括顶推轴相互平行的一对液压千斤顶,而液压千斤顶分别设置在反力架200两侧。设置一对平行的顶推机构300能够确保反力架200以及顶升机构400在横向移动过程中平稳快速。具体的,顶升机构400包括液压千斤顶和移动座410,移动座410设置在液压千斤顶的顶端面上。另外,为确保纠偏机构500的定位准确,在滑箱100两侧端面上均设有一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滑箱100的长度方向平行,纠偏机构500抵接在滑槽的槽底面上。滑槽的槽宽优先采用与纠偏机构500中的顶杆直径相同的设计,确保顶杆不会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与滑槽长度方向垂直方向的偏移。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步履机,该步履机包括至少4个如上述的自动纠偏装置。作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箱、反力架、顶推机构、顶升机构和纠偏机构;所述顶推机构底端铰接在所述滑箱顶端面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轴与滑箱顶端面垂直,所述反力架设置在所述滑箱顶端面上,所述顶推机构与所述反力架连接,所述顶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反力架在所述滑箱顶端面上沿所述顶推机构的顶推轴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力架上,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轴与垂直于所述滑箱顶端面;所述纠偏机构连接在所述反力架上,所述纠偏机构抵接在所述滑箱侧端面上以使所述反力架位于设定初始位置,所述设定初始位置下,所述顶推机构的顶推轴与所述滑箱长度方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箱、反力架、顶推机构、顶升机构和纠偏机构;所述顶推机构底端铰接在所述滑箱顶端面长度方向的一端,铰接轴与滑箱顶端面垂直,所述反力架设置在所述滑箱顶端面上,所述顶推机构与所述反力架连接,所述顶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反力架在所述滑箱顶端面上沿所述顶推机构的顶推轴轴线方向移动;所述顶升机构设置在所述反力架上,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轴与垂直于所述滑箱顶端面;所述纠偏机构连接在所述反力架上,所述纠偏机构抵接在所述滑箱侧端面上以使所述反力架位于设定初始位置,所述设定初始位置下,所述顶推机构的顶推轴与所述滑箱长度方向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底座、弹性体和顶轴,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弹性体连接在所述顶轴上,所述顶轴的顶端面抵接在所述滑箱的侧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行强李健郑四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