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09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设备。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顶针以及密封垫。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定模具有第一型腔;动模组件与定模组件配合且包括动模,动模具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与第一型腔配合以形成用于成型注塑产品的模腔;顶针连接动模且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模腔并至少设置一个;密封垫连接动模且用于密封顶针与动模,密封垫由弹性且可伸缩的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用密封垫将顶针和动模进行密封,防止模腔内的加压空气外泄,有利于后续的加压成型。

An Injection Mold and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lding, in particular to an injection mould and an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Injection moulds include: fixing moulds, moving moulds, ejector pins and gaskets. The fixing die assembly includes fixing die, the fixing die has the first cavity; the moving die assembly cooperates with the fixing die assembly and includes the moving die; the moving die has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second cavity cooperates with the first cavity to form the cavity for forming the injection product; the ejector pin connects the moving die and is used to eject the injection product out of the cavity and to set at least one; the sealing cushion connects the moving die and is used to seal the ejector pin and the dynamic die. The cushion is made of elastic and retractable materials. The utility model can use a sealing gasket to seal the ejector pin and the moving die, prevent the pressure air leakage in the die cavity,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subsequent pressing 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注塑成型是在压力下向模腔中注入熔融态的塑胶流体,并使其固化以形成注塑产品。再通过顶针的移动,从而把注塑产品从模腔中顶出来。一般来说,在动模上开设连通孔供设置顶针,并且顶针可以移动到模腔内部,以顶出注塑产品。在向模腔中注入塑胶流体后,再向模腔内注入加压空气,使塑胶流体充分填充模腔,但加压空气会通过顶针与连通孔之间的间隙发生泄露,从而不利于注塑成型。为解决上述的空气泄漏问题,有的会在顶针的周围填充硅油,但是长期使用时,硅油存在密封特性难以保持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旨在解决如何密封顶针与动模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将塑胶流体成型为注塑产品,包括: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所述定模具有第一型腔;动模组件,所述动模组件与所述定模组件配合且包括动模,所述动模具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第一型腔配合以形成用于成型注塑产品的模腔;顶针,所述顶针连接所述动模且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所述模腔并至少设置一个;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连接所述动模且用于密封所述顶针与所述动模,所述密封垫由弹性且可伸缩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动模至少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模腔且供所述顶针穿过的连通孔,所述动模位于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密封垫覆盖且密封所述连通孔的孔口,所述顶针的一端刺穿所述密封垫并延伸进入所述连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开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密封孔,所述密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顶针的外径,所述密封孔的孔壁收缩于所述顶针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与所述顶针的外径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开设有容置腔,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底,所述密封垫于所述容置腔内密封所述连通孔。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多个螺钉,各所述螺钉间隔布置且用于将所述密封垫螺锁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底。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置腔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顶针的另一端,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底之间,所述支撑板朝所述容置腔的腔底挤压所述密封垫。进一步地,所述连通孔开设有三个,各所述连通孔内均设置有所述顶针,各所述顶针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向模腔内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加压器以及加压管道,所述加压管道一端连接所述加压器,所述加压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模腔。进一步地,所述加压管道的另一端于所述定模处连通所述模腔。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注塑模具以及用于向所述模腔内浇注塑胶流体的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连接所述定模。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动模上开设连通模腔的连通孔,将密封垫覆盖并密封连通孔的孔口,再将顶针的一端刺穿所述密封垫并延伸进入连通孔。由于密封垫是由弹性且具有收缩性的材料制成,密封垫包裹于顶针的外表面,并达到密封顶针的效果,从而使顶针与动模之间的间隙得到密封,防止了模腔内的空气外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100、注塑模具;11、定模;13、动模;10、模腔;14、浇注流道;21、进料机构;50、空气加压器;51、加压管道;18、供气通道;40、密封垫;33、支撑板;31、顶针;41、密封孔;16、连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100以及具有其的注塑成型设备(图未画)。注塑模具100用于将塑胶流体成型为注塑产品,注塑模具100包括:定模组件、动模组件、顶针31以及密封垫40。定模组件包括定模11,定模11具有第一型腔。具体地,定模组件还包括定模板,定模板用于安装定模11。动模组件与定模组件配合且包括动模13,动模13具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与第一型腔配合以形成用于成型注塑产品的模腔10。动模组件还包括动模板,动模板与定模板相对设置,动模板用于安装动模13。顶针31连接动模13且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模腔10并至少设置一个。可选地,顶针31的材料为高速钢并进行热处理。请参阅图1,密封垫40连接动模13且用于密封顶针31与动模13,密封垫40由弹性且可伸缩的材料制成。具体地,密封垫40的材料可以为橡胶、软质PVC或者硅胶。本实施例中密封垫40的材料是硅胶,硅胶制成的密封垫40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烧以及吸附力强的特点。密封垫40的强吸附力可以使密封垫40紧密贴合于动模13表面。具体地,动模13至少开设有一个连通模腔10且供顶针31穿过的连通孔16,动模13位于密封垫40与定模11之间,密封垫40覆盖且密封连通孔16的孔口,顶针31的一端刺穿密封垫40并延伸进入连通孔16。通过在动模13上开设连通模腔10的连通孔16,将密封垫40覆盖并密封连通孔16的孔口,再将顶针31的一端刺穿所述密封垫40并延伸进入连通孔16。由于密封垫40是由弹性且具有收缩性的材料制成,密封垫40包裹于顶针31的外表面,并达到密封顶针31的效果,从而使顶针31与动模13之间的间隙得到密封,防止了模腔10内的空气外泄。密封垫40开设有供顶针31穿过的密封孔41,密封孔41的孔径小于顶针31的外径,密封孔41的孔壁收缩于顶针31的外表面。具体地,密封孔41的任意一处的孔径均小于顶针31任意一处的外径,从而在顶针31穿过密封孔41时,密封孔41的孔壁可以紧紧收缩于顶针31的外表面,以达到密封顶针31的效果。请参阅图1,连通孔16的孔径与顶针31的外径相等。可选地,顶针31于连通孔16之间可以采用过渡配合进行装配,以使顶针31能在连通孔16内滑动,从而将注塑产品推出模腔10。动模13开设有容置腔,连通孔16开设于容置腔的腔底,密封垫40于容置腔内密封连通孔16。将密封垫40设置在容置腔内,可以使注塑模具100小型化,提高注塑模具100的紧凑性。注塑模具100还包括多个螺钉,各螺钉间隔布置且用于将密封垫40螺锁于容置腔的腔底。通过螺钉将密封垫40与动模13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更换。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密封垫40胶粘在容置腔的腔底,同样可以达到密封连通孔16的效果。请参阅图1,动模组件还包括位于容置腔的支撑板33,支撑板33连接顶针31的另一端,密封垫40位于支撑板33与容置腔的腔底之间,支撑板33朝容置腔的腔底挤压密封垫40。通过支撑板33对密封垫40的挤压,不但使密封垫40紧密贴合容置腔的腔底,而且使密封垫40相对顶针31产生更大的形变,使密封孔41的孔壁更加紧密包裹顶针31的外周表面,最终提高了对顶针31和连通孔16的密封效果。连通孔16开设有三个,各连通孔16内均设置有顶针31,各顶针31的另一端均连接支撑板33。支撑板33可以同时加强三个顶针31的密封效果,且通过驱动支撑板33可以实现三个顶针31的同时运动。请参阅图1,注塑模具100还包括用于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将塑胶流体成型为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所述定模具有第一型腔;动模组件,所述动模组件与所述定模组件配合且包括动模,所述动模具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第一型腔配合以形成用于成型注塑产品的模腔;顶针,所述顶针连接所述动模且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所述模腔并至少设置一个;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连接所述动模且用于密封所述顶针与所述动模,所述密封垫由弹性且可伸缩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动模至少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模腔且供所述顶针穿过的连通孔,所述动模位于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密封垫覆盖且密封所述连通孔的孔口,所述顶针的一端刺穿所述密封垫并延伸进入所述连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用于将塑胶流体成型为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所述定模具有第一型腔;动模组件,所述动模组件与所述定模组件配合且包括动模,所述动模具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与所述第一型腔配合以形成用于成型注塑产品的模腔;顶针,所述顶针连接所述动模且用于将注塑产品顶出所述模腔并至少设置一个;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连接所述动模且用于密封所述顶针与所述动模,所述密封垫由弹性且可伸缩的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动模至少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模腔且供所述顶针穿过的连通孔,所述动模位于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定模之间,所述密封垫覆盖且密封所述连通孔的孔口,所述顶针的一端刺穿所述密封垫并延伸进入所述连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开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密封孔,所述密封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顶针的外径,所述密封孔的孔壁收缩于所述顶针的外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与所述顶针的外径相等。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开设有容置腔,所述连通孔开设于所述容置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信力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