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0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圆板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套筒的内壁顶部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顶部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接有把手,所述套筒的外壁左侧下方连通有导管,所述套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间隙配合有竖管。该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可以对外界模具的内腔进行排气,进而使得外界模具内部的注塑原料的内部气泡排出,降低了工件废弃率,便于生产和加工,在使用过程中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提高注塑的效率,所以该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完全可以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注塑模具集成结构的使用需求。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ulds,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The top of th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bottom of the spring is fixed with the top of the circular plate, the top of the spring is fixed with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leeve, the top of the screw rod is fixed with a baffle, the top of the baffle is fixed with a handl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guide under the left side. A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leeve, and a vertical pipe is fitted with the clearanc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the injection mould can exhaust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external mould, and then make the internal bubbles of the injection material in the external mould exhaust, reduce the rejection rate of the workpiece, facilitat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provide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staff in the use process,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jection molding, so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the injection mould can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today. People's demand for the use of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injection moul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为了人们对于注塑产品越来越大的需求量,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注塑模具集成的方式,来实现大批量注塑生产的目的,但是在进行大批量的注塑时,需要注塑原料盛装装置分别对于每个模具进行注塑,进而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注塑模具集结构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间隙配合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外壁套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外壁与套筒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螺纹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圆板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套筒的内壁顶部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顶部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接有把手,所述套筒的外壁左侧下方连通有导管,所述套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壁间隙配合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竖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螺纹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螺纹筒的底部固接有多个细管,所述细管与第二通孔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细管的底部套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外壁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末端固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内壁通过第二螺纹螺纹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顶部固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与螺纹筒的外壁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套接有垫片,所述垫片的顶部、底部分别与第一螺母、套筒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竖管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顶部、底部分别与套筒、螺纹筒相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注塑模具集成结构,通过套筒、螺纹杆、弹簧、圆板与橡胶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在对于外界模具进行注塑之后,可以对外界模具的内腔进行排气,进而使得外界模具内部的注塑原料的内部气泡排出,进而使得注塑出的工件质量更好,降低了工件废弃率,保证了工厂的生产效益,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并且在第一螺母、螺纹杆与套筒之间的配合下,实现了改变弹簧的力度,进而满足人们对于不同力度的排气要求,使得该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在工作时更加灵活,可以防止外界模具内部发生堵塞,并且该注塑模具集成结构整体设计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加工,在使用过程中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提高注塑的效率,所以该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完全可以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注塑模具集成结构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螺纹杆、第一螺母与垫片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套筒、挡板与螺纹筒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螺纹筒、盖体与竖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筒,2、螺纹杆,3、挡板,4、把手,5、橡胶套,6、第一螺母,7、垫片,8、圆板,9、橡胶板,10、弹簧,11、导管,12、开口,13、竖管,14、橡胶圈,15、螺纹筒,16、第二通孔,17、细管,18、盖体,19、第二轴承,20、竖杆,21、第二螺母,22、第一轴承,23、支杆,24、第一通孔,25、第二螺纹,26、第一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包括套筒1,套筒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2,开口12的内部间隙配合有螺纹杆2,螺纹杆2与第一螺母6配合,便于对于橡胶板9的位置进行限位,螺纹杆2的底部固接有圆板8,圆板8的外壁套接有橡胶板9,橡胶板9的外壁与套筒1的内壁间隙配合,螺纹杆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6,螺纹杆2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10,弹簧10给予圆板8向下的弹力,弹簧10的底部与圆板8的顶部固定相连,弹簧10的顶部与套筒1的内壁顶部固定相连,螺纹杆2顶部固接有挡板3,挡板3的顶部固接有把手4,把手4方便工作人员提拉螺纹杆2,套筒1的外壁左侧下方连通有导管11,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4,第一通孔24内壁间隙配合有竖管13,竖杆13套筒1与外界注塑原料源相连通,竖管1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26,竖管13的外壁通过第一螺纹26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5,螺纹筒15的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16,第二通孔16方便与外界注塑模具相连,螺纹筒15的底部固接有两个细管17,细管17与第二通孔16相互连通,细管17的底部套接有盖体18,盖体18可以防止外界杂物进入到细管17的内部,避免造成堵塞,盖体18的外壁固接有支杆23,支杆23的末端固接有第一轴承22,第一轴承22的内壁固接有第二螺母21,第二螺母21的内壁通过第二螺纹25螺纹连接有竖杆20,在竖杆20、第一轴承22与第二螺母21的配合下,可以方便将盖体18与细管17分离,竖杆20的外壁顶部固接有第二轴承19,第二轴承19的外壁与螺纹筒15的外壁固定相连,螺纹杆2的外壁套接有垫片7,垫片7增大第一螺纹6与套筒1之前的受力面积,垫片7的顶部、底部分别与第一螺母6、套筒1相贴,把手4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5,橡胶套5增大把手4外壁的摩擦,竖管13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圈14,橡胶圈14增大竖管13与螺纹筒15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橡胶圈14的顶部、底部分别与套筒1、螺纹筒15相贴合。首先通过转动第一螺母6,使第一螺母6沿着螺纹杆2向下运动,随后通过提拉把手4带动圆板8和橡胶板9沿着套筒1的内壁向上运动,直至橡胶板9的底部高于竖管13与套筒1连通处,随后将竖管13的末端与外界注塑原料供应端相连通,将螺纹筒15通过第二通孔16与两个需要进行注塑的模具进行连通,随后通过外界注塑原料供应端将注塑原料经由套筒1、螺纹筒15和通孔16将注塑原料注塑外界模具的内部,待注塑完成之后,调节第一螺母6,使用者双手提拉把手4确保圆板8不会下移,待第一螺母6调节到螺纹杆2的上方时,通过提拉把手4,进而使得橡胶板9跟随圆板8缓慢的沿着套筒1的内壁向下运动,当橡胶板9的底部完全位于竖杆13与套筒1的连通处时,松开把手4,此时圆板8在弹簧10的弹力下,猛的向下运动,进而增大外界注塑模具内部的压力,随后提拉把手4使得橡胶板9的底部高于竖管13与套筒1的接口处,反复多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的内部间隙配合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底部固接有圆板(8),所述圆板(8)的外壁套接有橡胶板(9),所述橡胶板(9)的外壁与套筒(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6),所述螺纹杆(2)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底部与圆板(8)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弹簧(10)的顶部与套筒(1)的内壁顶部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2)顶部固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顶部固接有把手(4),所述套筒(1)的外壁左侧下方连通有导管(11),所述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第一通孔(24)内壁间隙配合有竖管(13),所述竖管(1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26),所述竖管(13)的外壁通过第一螺纹(26)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6),所述螺纹筒(15)的底部固接有多个细管(17),所述细管(17)与第二通孔(16)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集成结构,包括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的内部间隙配合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底部固接有圆板(8),所述圆板(8)的外壁套接有橡胶板(9),所述橡胶板(9)的外壁与套筒(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6),所述螺纹杆(2)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底部与圆板(8)的顶部固定相连,所述弹簧(10)的顶部与套筒(1)的内壁顶部固定相连,所述螺纹杆(2)顶部固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顶部固接有把手(4),所述套筒(1)的外壁左侧下方连通有导管(11),所述套筒(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4),所述第一通孔(24)内壁间隙配合有竖管(13),所述竖管(1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26),所述竖管(13)的外壁通过第一螺纹(26)螺纹连接有螺纹筒(15),所述螺纹筒(1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6),所述螺纹筒(15)的底部固接有多个细管(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成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格黎滋重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