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387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装夹机构、焊接机构、驱动机构;装夹机构包括横杆、穿过横杆且可在横杆上竖直运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铰接在左支架上的左安装座、与左安装座相连的左装夹轴、与左装夹轴相连的电机、铰接在右支架上的右安装座、与右安装座相连的右装夹轴;焊接机构包括U形梁、与U形梁固定连接的焊枪;驱动机构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光杆、与光杆相连的立板、与光杆相连的伺服电机、与U形梁底部相连的螺杆、两个安装在光杆上的凸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时刻调整焊枪便可实现对弧形磨辊辊面的堆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备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焊接效率高的优点。

A Surfacing Equipment for Remanufacturing Arc Grinding Ro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rfacing equipment for roll surface for arc grinding roll remanufacturing,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mechanism, a weld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cross bar, a left support and a right support which can move vertically through the cross bar, a left mounting seat hinged on the left support, a left mounting pinch ax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mounting seat, and an electric power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mounting pinch axis. Machine, right mounting seat articulated on right bracket, right mounting clamping shaft connected with right mounting seat; welding mechanism includes U-shaped beam and welding gun fixed with U-shaped beam;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light rod with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stand plate connected with light rod, servo motor connected with light rod, screw connected with bottom of U-shaped beam, two cams installed on light r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surfacing welding on the roll surface of arc grinding roll without adjusting the welding torch at any tim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convenient us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high automation degree and high weld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
本技术涉及焊接机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磨辊的形态、种类迥异,由于承受的载荷大且磨损严重,长时间作业后磨辊的辊面会损坏,为实现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一般会将受损的磨辊在辊面堆焊再制造使用,其中,弧形面的磨辊由于自身特异的结构,堆焊时操作难度大,需要时刻调整焊枪与辊面的距离,焊接设备的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弧形磨辊的堆焊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磨辊且可沿磨辊的轴线进行摆动的装夹机构、沿底板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焊接机构、与装夹机构和焊接机构相连的驱动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横杆、穿过横杆且可在横杆上竖直运动的左支架和右支架、铰接在左支架上的左安装座、通过轴承与左安装座相连且与磨辊内径配合的左装夹轴、驱动轴与左装夹轴相连的电机、铰接在右支架上的右安装座、通过轴承与右安装座相连且与磨辊内径配合的右装夹轴;所述焊接机构包括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上的U形梁、与U形梁的上端部底面固定连接的焊枪;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光杆、通过轴承与光杆相连的立板、驱动轴与光杆相连的伺服电机、同轴安装在光杆上且与U形梁底部相连的螺杆、两个安装在光杆上且分别支撑在左支架底部和右支架底部的凸轮,两个凸轮的长半径端部朝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左装夹轴、右装夹轴均包括转轴、与转轴同轴相连且直径与磨辊的内径相等的圆盘、固定在圆盘上的定位凸肩。进一步的,所述左装夹轴的圆盘上固定有旋转缸,所述旋转缸的驱动端连接有螺柱,所述右装夹轴的圆盘上设有与螺柱配合的螺孔。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均设有与横杆配合的竖直条孔。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架、右支架的底部均连接有与凸轮配合的限位U形卡块。进一步的,两个凸轮中与左支架配合的同轴固定在光杆上、与右支架配合的轴向滑动安装在光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无需时刻调整焊枪便可实现对弧形磨辊辊面的堆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整个装置具备制造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焊接效率高的优点,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弧形磨辊的堆焊加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弧形磨辊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配合弧形磨辊使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安装磨辊10且可沿磨辊10的轴线进行摆动的装夹机构2、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焊接机构3、与装夹机构2和焊接机构3相连的驱动机构4;所述装夹机构2包括横杆21、穿过横杆21且可在横杆21上竖直运动的左支架22和右支架23、铰接在左支架22上的左安装座24、通过轴承与左安装座24相连且与磨辊10内径配合的左装夹轴25、驱动轴与左装夹轴25相连的电机26、铰接在右支架23上的右安装座27、通过轴承与右安装座27相连且与磨辊10内径配合的右装夹轴28;所述焊接机构3包括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的U形梁31、与U形梁31的上端部底面固定连接的焊枪32;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光杆41、通过轴承与光杆41相连的立板42、驱动轴与光杆41相连的伺服电机43、同轴安装在光杆41上且与U形梁31底部相连的螺杆44、两个安装在光杆41上且分别支撑在左支架22底部和右支架23底部的凸轮45,两个凸轮45的长半径端部朝向相反。所述左装夹轴25、右装夹轴28均包括转轴201、与转轴201同轴相连且直径与磨辊10的内径相等的圆盘202、固定在圆盘202上的定位凸肩203。通过定位凸肩203可实现对磨辊10安装时的定位,确保安装位置精度。所述左装夹轴25的圆盘202上固定有旋转缸5,所述旋转缸5的驱动端连接有螺柱6,所述右装夹轴28的圆盘202上设有与螺柱6配合的螺孔7。所述左支架22、右支架23上均设有与横杆21配合的竖直条孔8。所述左支架22、右支架23的底部均连接有与凸轮45配合的限位U形卡块9。采用这种方式,确保左支架22、右支架23的位置固定。两个凸轮45中与左支架22配合的同轴固定在光杆41上、与右支架23配合的轴向滑动安装在光杆41上。采用这种方式,通过凸轮45在光杆41上滑动,可适应装夹机构2作摆动后在水平面上的长度变化。使用时,将右支架23随右侧的凸轮45滑动,取磨辊10的一端安装在左装夹轴25上,另一端安装在右装夹轴28上,启动旋转缸5带动螺柱6旋入螺孔7内,从而将磨辊10固定在左装夹轴25和右装夹轴28上,通过电机26启动可使磨辊10绕自身轴线旋转。然后,在磨辊10的旋转运动下,焊枪32对磨辊10的辊面进行堆焊,当磨辊10周向焊接完一圈后,伺服电机43带动光杆41旋转,由于两个凸轮45在光杆41上转动过程中的长半径位置不同存在竖直高度差,凸轮45推动左支架22上移、右支架23下移,或是凸轮45推动左支架22下移、右支架23上移,使得磨辊10在自身轴线上作摆动,可使得磨辊10的辊面靠近焊枪32,方便焊接且省去焊枪32的竖直移动。同时,螺杆44随光杆41旋转,可驱动U形梁31沿底板1滑动,从而实现焊枪32沿横向对磨辊10进给焊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安装磨辊(10)且可沿磨辊(10)的轴线进行摆动的装夹机构(2)、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焊接机构(3)、与装夹机构(2)和焊接机构(3)相连的驱动机构(4);所述装夹机构(2)包括横杆(21)、穿过横杆(21)且可在横杆(21)上竖直运动的左支架(22)和右支架(23)、铰接在左支架(22)上的左安装座(24)、通过轴承与左安装座(24)相连且与磨辊(10)内径配合的左装夹轴(25)、驱动轴与左装夹轴(25)相连的电机(26)、铰接在右支架(23)上的右安装座(27)、通过轴承与右安装座(27)相连且与磨辊(10)内径配合的右装夹轴(28);所述焊接机构(3)包括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的U形梁(31)、与U形梁(31)的上端部底面固定连接的焊枪(32);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光杆(41)、通过轴承与光杆(41)相连的立板(42)、驱动轴与光杆(41)相连的伺服电机(43)、同轴安装在光杆(41)上且与U形梁(31)底部相连的螺杆(44)、两个安装在光杆(41)上且分别支撑在左支架(22)底部和右支架(23)底部的凸轮(45),两个凸轮(45)的长半径端部朝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磨辊再制造用辊面堆焊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安装磨辊(10)且可沿磨辊(10)的轴线进行摆动的装夹机构(2)、沿底板(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焊接机构(3)、与装夹机构(2)和焊接机构(3)相连的驱动机构(4);所述装夹机构(2)包括横杆(21)、穿过横杆(21)且可在横杆(21)上竖直运动的左支架(22)和右支架(23)、铰接在左支架(22)上的左安装座(24)、通过轴承与左安装座(24)相连且与磨辊(10)内径配合的左装夹轴(25)、驱动轴与左装夹轴(25)相连的电机(26)、铰接在右支架(23)上的右安装座(27)、通过轴承与右安装座(27)相连且与磨辊(10)内径配合的右装夹轴(28);所述焊接机构(3)包括底部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的U形梁(31)、与U形梁(31)的上端部底面固定连接的焊枪(32);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截面呈矩形的光杆(41)、通过轴承与光杆(41)相连的立板(42)、驱动轴与光杆(41)相连的伺服电机(43)、同轴安装在光杆(41)上且与U形梁(31)底部相连的螺杆(44)、两个安装在光杆(41)上且分别支撑在左支架(22)底部和右支架(23)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卿刘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再制造工程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