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356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0:38
本申请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属于车辆饰件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包括本体和表皮层,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蜂窝夹层、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表皮层与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贴合;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和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分别浸入蜂窝夹层的两个表面,形成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能够避免在产品的外表面产生蜂窝印。本申请提出的制造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工艺方法中,控制玻纤毡和聚氨酯的单面料量,能够形成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以避免在产品的外表面产生蜂窝印;在第一基材的边界加量喷涂聚氨酯料,能够加强成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边缘的强度。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v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ver pla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accessories. The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ver plate proposed in this application includes body and epidermis, body includes first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layer, honeycomb sandwich layer, secon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layer, epidermis layer is bonded with first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layer, first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layer and secon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layer are immersed in two surfaces of honeycomb sandwich, respectively. The first filling layer and the second filling layer can avoid honeycomb print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roduct. In the proces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ver, the first filling layer and the second filling layer can be formed by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single fabric of glass fiber felt and polyurethane to avoid honeycomb marks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roduct; and the edge strength of the forme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urethane composite cover can be strengthened by spraying polyurethane at the boundary of the first bas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饰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及其制造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行业内通常对汽车零部件的结构进行设计优化,或者采用更加轻质的材料,这同时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车内饰的像行李箱地板、衣帽架、备胎盖板等这样的一侧带有表皮或者面料的部件的设计制造中,由于该类部件表面外观要求不高,可以采用PHC(蜂窝夹层结构)工艺,其既能保证部件的力学性能,又能最大限度的实现部件的轻量化。但是,采用PHC工艺的部件的产品设计以及制造成型工艺尚不成熟,尤其是表皮或者面料较软的情况下,成型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蜂窝印,或者部件的边界产生开裂、塌陷。这对产品各层的用料量、结构设计以及制造的工艺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包括本体和表皮层,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蜂窝夹层、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表皮层与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贴合。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浸入蜂窝夹层的表面,形成第一填充层,第一填充层用于避免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蜂窝印。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浸入蜂窝夹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填充层,第二填充层用于避免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蜂窝印。由于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与表皮层为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两个外表面,当表皮层为软皮材料时,这种布置形式进而避免了表皮层产生蜂窝印。通过设置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避免了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两个外表面,即表皮层和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蜂窝印。与现有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板产品相比,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能够避免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产品的外表面产生蜂窝印,提高了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外观质量。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边缘设有封边部,封边部的局部厚度小于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平均厚度。该种布置形式能够巩固和加强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边缘处的本体与表皮层的粘合强度,以及本体的各层材料之间的粘合强度。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表皮层包覆本体的侧面,本体设有位于封边部的内侧的封边凹槽,封边凹槽沿着封边部的轮廓平行布置,封边凹槽用于加强封边部的局部粘合强度。封边凹槽用于加强封边部的局部粘合强度。封边凹槽处的局部厚度小于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平均厚度。同时,封边凹槽除了使本体与表皮层紧密粘合,还能够保证在加工过程中本体在封边部附近无空泡缺陷,易于修整切割。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表皮层暴露本体的侧面,本体的局部轮廓落入表皮层的轮廓内。该种布置形式能够使本体和表皮层紧密贴合,并易于修整切割。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布满一层无纺布,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布满一层无纺布,两层无纺布分别用于避免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和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玻纤印。由于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与表皮层为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两个外表面,当表皮层为软皮材料时,避免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玻纤印,即避免了表皮层产生玻纤印。通过设置两层无纺布,避免了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两个外表面,即表皮层和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玻纤印,进一步提高了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外观质量。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制造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工艺方法,其步骤包括:将具备抽真空装置的下模固定于压机下平台,将上模固定于压机上平台,下模温度低于上模温度;将表皮材料拉展平铺于下模,将表皮的周边压紧密封;启动抽真空装置,将表皮材料吸附于下模的表面;使用玻纤毡将蜂窝芯材包覆好,并扎紧为一体,形成第一基材,玻纤毡的料量为单面200-400g/m2;向第一基材的外表面喷涂聚氨酯料,聚氨酯的投料量为单面500-1000g/m2;在所述第一基材的边界加量喷涂聚氨酯料,形成第二基材;启动所述压机闭合模腔,进行模压,保压;排出下模和上模闭合形成的模腔的内部的气体;开启模具,取出成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切割修整。在以上工艺方法中,在第一基材的边界加量喷涂聚氨酯料,能够加强成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边缘的强度,防止成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边缘产生塌陷。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控制玻纤毡和聚氨酯的投料量在上述范围内,在保证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强度的基础上,能够形成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使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的厚度合适,避免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两个外表面产生蜂窝印,提高了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外观质量,同时使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重量较轻。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制造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工艺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排出下模和上模闭合形成的模腔的内部的气体的步骤包括第一次排气和第二次排气;当所述模腔保持合模状态持续第一预设时间后,进行所述第一次排气,然后保压第二预设时间;第二次排气将模腔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第二次排气延时第三预设时间,然后开启模具。第一次排气能够保证模腔内部的聚氨酯发泡布满模腔内部;第二次排气能够保证模腔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表皮材料为带背泡的软PVC革时模腔的厚度比表皮材料为不带背泡的软PVC革时模腔的厚度小0.5-1mm。由于软PVC革的背泡具有孔隙,聚氨酯发泡后会填实PVC的背泡孔隙,因此需要更小的模腔厚度。在实际加工制造过程中,当表皮材料为带背泡的软PVC革时,其模腔的厚度可以小于表皮材料为不带背泡的软PVC革时模腔所具有的厚度,两种情况的模腔厚度之差在0.5-1mm内。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第一基材的边界加量喷涂聚氨酯料的步骤中,向第一基材的外轮廓向内延伸15-30mm范围内的边界加量喷涂聚氨酯料,聚氨酯的投料量为单面300-500g/m2。实际加工制造中,界定如上边界范围并加喷如上量的聚氨酯料,能够有效增加成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边界强度,避免塌陷,同时又比较节省聚氨酯料。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在向所述第一基材的外表面喷涂聚氨酯料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第一基材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无纺布。在第一基材的外表面包覆一层无纺布,能够避免成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外表面产生玻纤印,提高了成型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外观质量。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表皮层,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蜂窝夹层、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所述表皮层与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贴合;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浸入所述蜂窝夹层的表面,形成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用于避免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蜂窝印;所述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浸入所述蜂窝夹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用于避免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蜂窝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表皮层,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贴合的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蜂窝夹层、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所述表皮层与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贴合;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浸入所述蜂窝夹层的表面,形成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用于避免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蜂窝印;所述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浸入所述蜂窝夹层的表面,形成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用于避免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蜂窝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边缘设有封边部,所述封边部的局部厚度小于所述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平均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包覆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本体设有位于所述封边部的内侧的封边凹槽,所述封边凹槽沿着所述封边部的轮廓平行布置,所述封边凹槽用于加强所述封边部的局部粘合强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层暴露所述本体的侧面,所述本体的局部轮廓落入所述表皮层的轮廓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布满一层无纺布,所述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布满一层无纺布,两层所述无纺布分别用于避免所述第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层和所述第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层产生玻纤印。6.一种制造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盖板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将具备抽真空装置的下模固定于压机下平台,将上模固定于压机上平台,下模温度低于上模温度;将表皮材料拉展平铺于下模,将所述表皮的周边压紧密封;启动所述抽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德洪王永红丁清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协统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