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腔式容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2195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9 02:48
一种凸轮腔式容积泵。其包括底座、轴承支架、深沟球轴承、轴承透盖、轴承端盖、凸轮传动主轴、凸轮传动副轴、六角凸轮、电机、电机架、齿轮、顶针和弹簧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采用凸轮腔容积的变化进行供液,与传统输送泵相比,其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该泵的体积。四个六角凸轮带动八个顶针进行往复运动,八个腔进行流量叠加,降低了流量脉动。设计合理的六角凸轮外轮廓,更易实现大流量工作的要求,很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Cam Cavity Volume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m cavity type volume pump.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base, a bearing support, a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 a bearing through cover, a bearing end cover, a cam drive spindle, a cam drive vice-shaft, a hexagonal cam, a motor, a motor frame, a gear, a thimble and a spring support fram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vention are that the liquid is supplied by changing the volume of the cam chamber, and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act and the volume of the pump is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veying pump. Four hexagonal cams drive eight thimbles to move back and forth, and eight chambers superimpose the flow, which reduces the flow pulsation. Reasonable design of hexagonal cam outline makes it easi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large flow and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凸轮腔式容积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稳定输出粘稠流体以及增压工作的凸轮腔式容积泵。
技术介绍
在工业部门的生产中,当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是粘稠液体混合物时,传统的输送泵存在摩擦阻力大,耗能高,部件磨损快的问题,特别是当物料有反应出现不完全的团块时,较容易发生泵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腔式容积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凸轮腔式容积泵包括底座、轴承支架、凸轮传动副轴、凸轮底盖、齿轮、轴承、凸轮顶盖、顶针、凸轮传动主轴、电机、弹簧、六角凸轮和弹簧支撑架;其中,所述的底座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两个轴承支架以平行的方式垂直固定在底座的表面一侧;电机设置在底座的表面另一侧;每个轴承支架的上部并排安装两个轴承;凸轮传动主轴水平设置,一端贯穿靠近电机一侧的轴承支架上任一个轴承的中心孔后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贯穿设置在另一个轴承支架上位于同一侧的轴承的中心孔内;凸轮传动副轴水平设置,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轴承支架上其余两个轴承的中心孔内;凸轮传动主轴和凸轮传动副轴的中部分别安装一个齿轮,并且两个齿轮相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轮腔式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腔式容积泵包括底座(1)、轴承支架(2)、凸轮传动副轴(3)、凸轮底盖(4)、齿轮(5)、轴承(6)、凸轮顶盖(8)、顶针(9)、凸轮传动主轴(10)、电机(12)、弹簧(14)、六角凸轮(15)和弹簧支撑架(16);其中,所述的底座(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两个轴承支架(2)以平行的方式垂直固定在底座(1)的表面一侧;电机(12)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另一侧;每个轴承支架(2)的上部并排安装两个轴承(6);凸轮传动主轴(10)水平设置,一端贯穿靠近电机(12)一侧的轴承支架(2)上任一个轴承(6)的中心孔后与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轮腔式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腔式容积泵包括底座(1)、轴承支架(2)、凸轮传动副轴(3)、凸轮底盖(4)、齿轮(5)、轴承(6)、凸轮顶盖(8)、顶针(9)、凸轮传动主轴(10)、电机(12)、弹簧(14)、六角凸轮(15)和弹簧支撑架(16);其中,所述的底座(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两个轴承支架(2)以平行的方式垂直固定在底座(1)的表面一侧;电机(12)设置在底座(1)的表面另一侧;每个轴承支架(2)的上部并排安装两个轴承(6);凸轮传动主轴(10)水平设置,一端贯穿靠近电机(12)一侧的轴承支架(2)上任一个轴承(6)的中心孔后与电机(12)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贯穿设置在另一个轴承支架(2)上位于同一侧的轴承(6)的中心孔内;凸轮传动副轴(3)水平设置,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轴承支架(2)上其余两个轴承(6)的中心孔内;凸轮传动主轴(10)和凸轮传动副轴(3)的中部分别安装一个齿轮(5),并且两个齿轮(5)相啮合;六角凸轮(15)的径向外表面为环状六角曲面,凸轮传动主轴(10)和凸轮传动副轴(3)的两侧部位分别安装一个六角凸轮(15);凸轮底盖(4)为两个半径相同且部分相交的双圆环形状,凸轮传动主轴(10)和凸轮传动副轴(3)上位于相同侧的两个六角凸轮(15)的径向外部套有一个凸轮底盖(4),并且凸轮底盖(4)的内圆周面与六角凸轮(15)的曲面外端部相切;凸轮底盖(4)的两个端口分别利用一个凸轮顶盖(8)进行密封;每个凸轮底盖(4)的外侧圆周面上沿径向对称设有四个弹簧支撑架(16),与弹簧支撑架(16)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一个长条状轴向开孔,同时位于轴向开孔两侧的部位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孟丽孙禄冰张俊龙张悦王明曦韩贤磊殷建平吴新雨陈伟斌岳贤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