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60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散热器配套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所述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上下共同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使板材间形成凸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缺少对支撑板和支架安装牢固工装的问题,具有位置准确、安装牢固、表面硬度高、通用性好的有益技术效果。

A Riveting Tool for Support Plate Suppor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tching tooling for automobile radiator, in particular to a riveting tooling for supporting plate bracket. The riveting head punch and riveting head concave die work together on the bracket and supporting plate to form a convex and concave point between the plate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lacking a firm tooling for supporting plate and bracket installation in the prior technology, and has accurate position, firm installation and table. Beneficial technical effects of high surface hardness and good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散热器配套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体等三部分构成。作为散热器芯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板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对芯体起到强化的作用,还是对芯体芯高尺寸起到限位的作用,而支撑板支架作用就是装车或者装风扇罩时是通过支撑板上的支架来进行定位、固定和锁紧的,支撑板是汽车散热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强度直接影响散热器的整体强度。很多汽车散热器装车或者装风扇罩时是通过支撑板上的支架来进行定位、固定和锁紧的。然而在支架安装过程中,支架位置的偏差,连接不牢固,都会引起散热器松动或者脱落情况发生,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首要任务应克服支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支架位置直接影响风扇罩或者散热器装车,现有技术存在缺少对支撑板和支架安装牢固工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缺少对支撑板和支架安装牢固工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包括涨铆头凹模和涨铆头凸模,所述涨铆头凹模顶端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凹槽内放置支架,所述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上下共同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使板材间形成凸凹点。进一步,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涨铆头凸模,所述涨铆头凸模一端作用于支架上表面,其另一端连接于套筒内的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伸入套筒的气缸连接杆。进一步,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轴向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套筒设置于弹簧与气缸连接杆连接处的外圆周表面。进一步,所述第二套筒设置于弹簧与涨铆头凸模连接处的外圆周表面。进一步,所述涨铆头凹模和涨铆头凸模表面淬火。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采用所述涨铆头凹模顶端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凹槽内放置支架,所述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上下共同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使板材间形成凸凹点,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涨铆头凸模,所述涨铆头凸模一端作用于支架上表面,其另一端连接于套筒内的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伸入套筒的气缸连接杆,由于先固定涨铆头凹模,销钉孔用于固定涨铆头凹模,同时能保证与支架涨铆头凸模的位置度,凹模结构此处表面淬火,要求硬度非常高,凸模结构,此处表面淬火,要求硬度非常高,套筒孔位与涨铆头凸模配合,涨铆头凸安装在套筒内,第一外套筒是内部套装涨铆头套筒,第二外套筒与第一外套筒一起固定涨铆头凸模,气缸连接杆上部与气缸连接,下压涨铆头凸模,本工装使用双部气缸,第一步,气缸与外套筒连接,通气时,工装整体下压,涨铆头套筒压住支架与支撑板(支架和支撑板通过孔定位),此时气缸二次施力于气缸连接杆,下压涨铆头凸模,此时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一起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板材之间形成凸凹点,完成板材之间的涨铆连接过程,本工装可以准确、高效的对支架进行涨铆安装,并且安装牢固。2、本专利采用所述涨铆头凹模和涨铆头凸模表面淬火,由于凹模结构表面淬火,凸模结构表面淬火,提高了模具表面硬度。3、本专利采用所述气缸连接杆连接双部气缸,由于本工装使用双部气缸,包括第一步气缸与外套筒连接和气缸二次施力于气缸连接杆,因此,保证了板材之间的涨铆连接过程。4、本专利采用专用工装可以准确的定位支架位置,并且能够通用任何芯厚的支架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涨铆头凹模,2-涨铆头凸模,3-支撑板,4-支架,5-弹簧,6-气缸连接杆,7-第一套筒,8-第二套筒;实施例1: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包括涨铆头凹模1和涨铆头凸模2,所述涨铆头凹模1顶端放置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凹槽内放置支架4,所述涨铆头凸模2和涨铆头凹模1上下共同作用在支架4和支撑板3上使板材间形成凸凹点。所述支架4上方设置涨铆头凸模2,所述涨铆头凸模2一端作用于支架4上表面,其另一端连接于套筒内的弹簧5的一端,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于伸入套筒的气缸连接杆6。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轴向连接。所述第一套筒设置于弹簧5与气缸连接杆6连接处的外圆周表面。所述第二套筒设置于弹簧5与涨铆头凸模2连接处的外圆周表面。所述涨铆头凹模1和涨铆头凸模2表面淬火。所述气缸连接杆6连接双部气缸。工作原理:本专利通过所述涨铆头凹模顶端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凹槽内放置支架,所述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上下共同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使板材间形成凸凹点,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涨铆头凸模,所述涨铆头凸模一端作用于支架上表面,其另一端连接于套筒内的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伸入套筒的气缸连接杆,由于先固定涨铆头凹模,销钉孔用于固定涨铆头凹模,同时能保证与支架涨铆头凸模的位置度,凹模结构此处表面淬火,要求硬度非常高,凸模结构,此处表面淬火,要求硬度非常高,套筒孔位与涨铆头凸模配合,涨铆头凸安装在套筒内,第一外套筒是内部套装涨铆头套筒,第二外套筒与第一外套筒一起固定涨铆头凸模,气缸连接杆上部与气缸连接,下压涨铆头凸模,本工装使用双部气缸,第一步,气缸与外套筒连接,通气时,工装整体下压,涨铆头套筒压住支架与支撑板(支架和支撑板通过孔定位),此时气缸二次施力于气缸连接杆,下压涨铆头凸模,此时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一起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板材之间形成凸凹点,完成板材之间的涨铆连接过程,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缺少对支撑板和支架安装牢固工装的问题,具有位置准确、安装牢固、表面硬度高、通用性好的有益技术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涨铆头凹模和涨铆头凸模,所述涨铆头凹模顶端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凹槽内放置支架,所述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上下共同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使板材间形成凸凹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涨铆头凹模和涨铆头凸模,所述涨铆头凹模顶端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凹槽内放置支架,所述涨铆头凸模和涨铆头凹模上下共同作用在支架和支撑板上使板材间形成凸凹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涨铆头凸模,所述涨铆头凸模一端作用于支架上表面,其另一端连接于套筒内的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伸入套筒的气缸连接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板支架涨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发
申请(专利权)人:法拉达汽车散热器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