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53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稳、噪声小、传动效率高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座及固定在机座上的减速机箱体,减速机箱体两端密闭输入端盖和输出端盖,还包括作为输入端的输入轴;作为输出端的输出轴;及与输入轴、输出轴同轴布置于减速机箱体内的内齿圈;行星轮组,通过偏心轴承套装在输入轴上与内齿圈形成内啮合;输出盘,一侧与行星轮组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组绕自身中心自转的同时在内齿圈中绕输入轴公转,输入轴和输出轴均通过支撑轴承固定在减速机箱体中。

Large coincidence internal meshing planetary transmission reduc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rge coincidence degree internal meshing planetary transmission reduc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ducer. The internal meshing planetary transmission reduc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stable operation, low noise and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reducer box fixed on the seat, two ends of the reducer box are sealed with the input end cover and the output end cover, as well as the input shaft as the input end, the output shaft as the output end, the inner gear ring coaxially arranged in the reducer box body with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planetary gear set, which forms an internal engagement between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inner gear ring through the eccentric bearing sleeve. The output disc is fixed with the planetary gear set on one side and the output shaft on the other side; the planetary gear set rotates around the input shaft in the inner gear ring while the center of the planetary gear set rotates, and the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are fixed in the reducer box body through supporting bea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属于减速机

技术介绍
大型减速机作为连接动力源和执行机构的动力传动装置在建材传动设备领域是不可或缺的,输入功率大、输出扭矩高、工作环境恶劣是其工作的特点,目前普遍应用的减速机为多级平行轴齿轮传动减速机,但是存在体积过大、传动噪声大等问题;普通的行星传动减速机单级不能实现较大的减速比,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中心太阳轮磨损严重、易断齿等失效形式,故未能在此领域普及,因此现亟需设计开发出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同时满足承载能力高、运转噪声小的减速机来满足本领域对减速机提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递载荷大、运转平稳、噪声小、传动效率高的特点。本技术所述的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包括机座及固定在机座上的减速机箱体,减速机箱体两端密闭输入端盖和输出端盖,还包括作为输入端的输入轴;作为输出端的输出轴;及与输入轴、输出轴同轴布置于减速机箱体内的内齿圈;行星轮组,通过偏心轴承套装在输入轴上与内齿圈形成内啮合;输出盘,一侧与行星轮组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组绕自身中心自转的同时在内齿圈中绕输入轴公转,输入轴和输出轴均通过支撑轴承固定在减速机箱体中。所述的,行星轮组包括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所述偏心轴承包括第一双偏心套轴承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分别安装在第一双偏心套轴承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上,所述第一双偏心套轴承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通过双偏心套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均与内齿圈形成内啮合。所述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通过销和输出盘固定连接,输出盘与输出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对应位置设有销孔,所述销与销孔间设置销套,销与输出盘过盈配合。所述的,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并列相错180度,所述双偏心套通过平键与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轴承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输出轴驱动端设有盲孔,输入轴第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固定在盲孔内,输入轴第二端通过第一轴承固定在输入端盖的轴承孔中;输出轴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固定在输出端盖的轴承孔中,第四轴承用圆螺母锁紧定位。所述的,内齿圈与减速机箱体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的,减速机箱体一侧安装有润滑用油泵电机组、下面安装滤油器和顶部设置通气器。工作原理及过程:电机驱动输入轴高速旋转,输入轴上的双偏心套跟着同步转动,由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上的轮齿受到固定在减速机箱体上内齿圈轮齿的限制,两个行星轮的运动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当输入轴旋转一周时,双偏心套也跟着同方向旋转一周,行星轮组于相反方向自转转过一定的齿数(具体根据内齿圈和行星轮组的齿数差而定),从而实现减速,再经过销和输出盘组成的输出机构,将行星轮的低速自转运动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和较大的输出转矩,行星轮组采用大重合度齿形构与内齿圈啮合,每对啮合副的啮合齿数均在十个齿以上,大大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运转平稳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行星轮组内行星轮并列相错布置,较多级平行轴齿轮传动减速机,结构紧凑、零件数量少、噪声小;行星轮组采用大重合度齿形构与内齿圈啮合,大大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运转平稳性;销与销孔间设置销套,销套和销孔之间可相互自由转动减小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行星轮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侧视图;图4是图1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输入轴;2、第一轴承;3、双偏心套;4、第一双偏心套轴承;5、第一行星轮;6、第二双偏心套轴承;7、第二行星轮;8、销套;9、销;10、输出盘;11、第二轴承;12、第三轴承;13、输出轴;14、输出端盖;15、油泵电机组;16、第四轴承;17、机座;18、内齿圈;19、输入端盖;20、圆螺母;21、减速机箱体;22、滤油器;23、通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包括机座17及固定在机座17上的减速机箱体21,减速机箱体21两端密闭输入端盖19和输出端盖14,输入端盖19和输出端盖14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连在减速机箱体21上,并夹装O型密封圈;还包括作为输入端的输入轴1;作为输出端的输出轴13;及与输入轴1、输出轴13同轴布置于减速机箱体21内的内齿圈18;行星轮组,通过偏心轴承套装在输入轴1上与内齿圈18形成内啮合;输出盘10,一侧与行星轮组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输出轴13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组绕自身中心自转的同时在内齿圈18中绕输入轴1公转,输入轴1和输出轴13均通过支撑轴承固定在减速机箱体21中;其中行星轮组包括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偏心轴承包括第一双偏心套轴承4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6,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分别安装在第一双偏心套轴承4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6上,第一双偏心套轴承4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6通过双偏心套3安装在输入轴1上,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均与内齿圈18形成内啮合;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通过销9和输出盘10固定连接,输出盘10与输出轴13通过平键连接;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对应位置设有十二个销孔,销9与销孔间设置销套8,销9与输出盘10过盈配合;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并列相错180度,双偏心套3通过平键与输入轴1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撑轴承包括第一轴承2、第二轴承11、第三轴承12、第四轴承16;输出轴13驱动端设有盲孔,输入轴1第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1固定在盲孔内,输入轴第二端通过第一轴承2固定在输入端盖19的轴承孔中;输出轴13通过第三轴承12和第四轴承16固定在输出端盖14的轴承孔中,第四轴承16用圆螺母20锁紧定位;内齿圈18与减速机箱体21通过平键连接,内齿圈18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平键与减速机箱体21固连,减速机箱体21上均布设置若干骑缝销,限制内齿圈18的转动;减速机箱体21一侧安装有润滑用油泵电机组15、下面安装滤油器22和顶部设置通气器23。电机驱动输入轴1高速旋转,输入轴1上的双偏心套3跟着同步转动,由于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上的轮齿受到固连在减速机箱体21上内齿圈18轮齿的限制,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的运动为既有公转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当输入轴1旋转一周时,双偏心套3也跟着同方向旋转一周,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于相反方向自转转过一定的齿数,从而实现减速,再经过通过与销9连接的输出盘10,将行星轮组的低速自转运动传递给输出轴13,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和较大的输出转矩,销9与销孔间设置销套8,销套8和销孔之间可相互自由转动以减小磨损,行星轮组采用大重合度齿形构与内齿圈啮合,每对啮合副的啮合齿数均在十个齿以上,大大提高了齿轮的承载能力和运转平稳性。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将输入轴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输入轴高速旋转,输入轴上的双偏心套跟着同步转动,由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上的轮齿受到固连在减速机箱体上内齿圈轮齿的限制,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于相反方向自转转过一定的齿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包括机座(17)及固定在机座(17)上的减速机箱体(21),减速机箱体(21)两端密闭输入端盖(19)和输出端盖(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输入端的输入轴(1);作为输出端的输出轴(13);及与输入轴(1)、输出轴(13)同轴布置于减速机箱体(21)内的内齿圈(18);行星轮组,通过偏心轴承套装在输入轴(1)上与内齿圈(18)形成内啮合;输出盘(10),一侧与行星轮组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输出轴(13)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组绕自身中心自转的同时在内齿圈(18)中绕输入轴(1)公转,输入轴(1)和输出轴(13)均通过支撑轴承固定在减速机箱体(2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包括机座(17)及固定在机座(17)上的减速机箱体(21),减速机箱体(21)两端密闭输入端盖(19)和输出端盖(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为输入端的输入轴(1);作为输出端的输出轴(13);及与输入轴(1)、输出轴(13)同轴布置于减速机箱体(21)内的内齿圈(18);行星轮组,通过偏心轴承套装在输入轴(1)上与内齿圈(18)形成内啮合;输出盘(10),一侧与行星轮组固定连接,另一侧与输出轴(13)固定连接;所述行星轮组绕自身中心自转的同时在内齿圈(18)中绕输入轴(1)公转,输入轴(1)和输出轴(13)均通过支撑轴承固定在减速机箱体(2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包括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所述偏心轴承包括第一双偏心套轴承(4)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6),所述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分别安装在第一双偏心套轴承(4)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6)上,所述第一双偏心套轴承(4)和第二双偏心套轴承(6)通过双偏心套(3)安装在输入轴(1)上,所述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均与内齿圈(18)形成内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重合度内啮合行星传动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5)和第二行星轮(7)通过销(9)和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训岩宋利民王伟东李良燕李吉伟丁昊曹黎萍姜宏奎张兵王延忠任少英窦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柳杭减速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