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52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包括波纹管结构、导流筒组件和卡套结构;导流筒组件包括分设于波纹管两端的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左导流筒的第一接口端沿波纹管结构的轴向穿伸于右导流筒的第二接口端内并形成有移动间隙,所述移动间隙用于限制所述左导流筒与右导流筒在所述波纹管结构径向的相对偏移,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起到导流和隔热作用且不存在弹性疲劳问题,筒体结构强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安装工艺简单,既能配合波纹管结构获得较好的轴向补偿,又能防止汽车挠性管的横向及角向位移量超出补偿极限,设计合理,配合可靠,减震效果好,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Flexible Tube for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flexible tube for automobiles, including a bellows structure, a guide tube assembly and a jacket structure; the guide tube assembly comprises a left guide tube and a right guide tub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ellows; the first interface end of the left guide tube extends along the axis of the bellows structure through the second interface end of the right guide tube and forms a moving gap, which is used to limit the moving gap. The relative radial deviation of the left and right guide barrels in the bellows structure adopts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left guide barrel and the right guide barrel play the role of diversion and heat insulation without the problem of elastic fatigue. The structure of the cylinder is strong, the overall stability is good, and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s simple. It can not only obtain better axial compensation with the bellows structure, but also prevent the flexible tube of the automobile. The transverse and angular displacements exceed the compensation limi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cooperation is reliable, the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is good, and the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
技术介绍
汽车挠性管是汽车排气系统的重要连接构件,一般设置在排气系统前部,距汽车发动机很近,处于高温及振动环境,因此,通过汽车挠性管来吸收排气系统的震动,防止过分的热变形,从而可以隔离汽车发动机对于排气系统的位移,降低排气系统的噪音,提供舒适的乘车感。市面上现有的汽车挠性管,如图1-2所示,包括由外向内组成的外网套层01和波纹管层02及伸缩节层03,并用内端环和外端环04将外网套层01和波纹管层02夹紧固定在一起,内端环与伸缩节层03的两端固定连接,波纹管层02主要起到振动衰减的作用,伸缩节层03起到隔热和导流作用,如图2所示,伸缩节层03是由多个伸缩节依次连接而成的缠绕型结构,因此也称之为内缠绕管,而伸缩节是由S形金属薄片扣接形成。通过上述汽车挠性管的结构可以看出,其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汽车挠性管会因振动和温度变化而引起横向和角向变形,并长时间处于高温及振动工作环境中,从而增加伸缩节的弹性疲劳度,又加之伸缩节本身很薄,长期积累很容易使伸缩节发生断裂情况,稳定性差,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其次,综上所述,现有汽车挠性管的安装工艺复杂,且不能较好的限制其横向及角向位移量,容易因变形超出补偿极限而导致汽车挠性管严重变形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挠性管不能较好的限制其横向及角向位移量,使用期间增加伸缩节的弹性疲劳度,易使伸缩节发生断裂,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限制其横向及角向位移量,稳定性和减震效果好,提升产品使用性能的耐高温汽车挠性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用于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纹管结构和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波纹管结构内的导流筒组件,所述波纹管结构的两端通过卡套结构与所述导流筒组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组件包括:左导流筒,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波纹管结构另一端的第一接口端;右导流筒,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端相对应的第二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沿所述波纹管结构的轴向穿伸于所述第二接口端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口端之间形成有移动间隙,所述移动间隙用于限制所述左导流筒与右导流筒在所述波纹管结构径向的相对偏移;所述汽车排气系统排出的流体由左导流筒流向所述右导流筒。上述的汽车挠性管中,所述波纹管结构由双层金属波纹管一体液压成型。上述的汽车挠性管中,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的纵截面呈之字形结构,均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部、斜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二管部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管部延伸方向;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的第一管部分别与所述波纹管结构的两端固定连接。上述的汽车挠性管中,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的第二管部均与所述波纹管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二接口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的第二管部上。上述的汽车挠性管中,所述卡套结构为纵截面呈直线型的环形卡套,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在所述波纹管结构两端通过所述环形卡套焊接固定。上述的汽车挠性管中,所述卡套结构为纵截面呈直角型的环形卡套,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在所述波纹管结构两端通过所述环形卡套焊接固定。上述的汽车挠性管中,所述左导流筒和所述右导流筒分别为一体制成的不锈钢产品。本技术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耐高温汽车挠性管中,导流筒组件包括分设于波纹管两端的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通过将左导流筒的第一接口端穿伸于右导流筒的第二接口端内并形成有移动间隙,使流体从左导流筒一侧流向右导流筒,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起到导流和隔热作用且不存在弹性疲劳问题,筒体结构强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安装工艺简单,在汽车挠性管发生变形过程中,既能配合波纹管结构获得较好的轴向补偿,又能根据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之间移动间隙的厚度设计值,有效限制左导流筒与右导流筒相对偏移所产生的横向及角向位移量,从而防止汽车挠性管的横向及角向位移量超出补偿极限,设计合理,配合可靠,减震效果好,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2.本技术提供的耐高温汽车挠性管中,所述波纹管结构由双层金属波纹管一体液压成型,制造成型方便,每层金属波纹管的结构形状相匹配,且分别具有单独密封性,从而增大波纹管结构的厚度,增强结构强度,能够补偿吸收排气系统的震动以及热变形,对汽车挠性管起到减震作用,并降低噪音。3.本技术提供的耐高温汽车挠性管中,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的第二管部均与所述双层金属波纹管间隔设置,这种结构设置,通过第二管部阻隔高温流体向金属波纹管直接传递热量,隔热效果好,防止过分的热变形,以及受排气系统震动影响时,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的第二管部可在金属波纹管内补偿横向位移,并受移动间隙限制,合理满足产品在横向及角向的补偿量要求。4.本技术提供的耐高温汽车挠性管中,所述卡套结构为纵截面呈直角型的环形卡套,环形卡套的作用是将所述左导流筒和右导流筒焊接固定所述波纹管结构两端,使波纹管结构两端形成封闭环境,另外,通过直角型环形卡套的直角挡板可防止焊接时产生的火花溅射到金属波纹管上,避免对金属波纹管造成烧损危害,防护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汽车挠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汽车挠性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耐高温汽车挠性管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所述A位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耐高温汽车挠性管另一方式的半剖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波纹管结构,2-卡套结构,3-左导流筒,30-第一接口端,31-第一管部,32-斜管部,33-第二管部,4-右导流筒,40-第二接口端,5-移动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提供如图3-5所示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用于汽车排气系统,包括波纹管结构1和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内的导流筒组件,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两端通过卡套结构2与所述导流筒组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组件包括:左导流筒3,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波纹管结构1另一端的第一接口端30;右导流筒4,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端30相对应的第二接口端40,所述第一接口端30沿所述波纹管结构的轴向穿伸于所述第二接口端40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口端40之间形成有移动间隙5,所述移动间隙5用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用于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纹管结构(1)和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内的导流筒组件,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两端通过卡套结构(2)与所述导流筒组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组件包括:左导流筒(3),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波纹管结构(1)另一端的第一接口端(30);右导流筒(4),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端(30)相对应的第二接口端(40),所述第一接口端(30)沿所述波纹管结构的轴向穿伸于所述第二接口端(40)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口端(40)之间形成有移动间隙(5),所述移动间隙(5)用于限制所述左导流筒(3)与右导流筒(4)在所述波纹管结构(1)径向的相对偏移;所述汽车排气系统排出的流体由所述左导流筒(3)流向所述右导流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用于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纹管结构(1)和可活动设置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内的导流筒组件,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两端通过卡套结构(2)与所述导流筒组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筒组件包括:左导流筒(3),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波纹管结构(1)另一端的第一接口端(30);右导流筒(4),穿设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接口端(30)相对应的第二接口端(40),所述第一接口端(30)沿所述波纹管结构的轴向穿伸于所述第二接口端(40)内,并与所述第二接口端(40)之间形成有移动间隙(5),所述移动间隙(5)用于限制所述左导流筒(3)与右导流筒(4)在所述波纹管结构(1)径向的相对偏移;所述汽车排气系统排出的流体由所述左导流筒(3)流向所述右导流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结构(1)由双层金属波纹管一体液压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耐高温汽车挠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导流筒(3)和右导流筒(4)的纵截面呈之字形结构,均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香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乐鼎波纹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