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连接管及汽车用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397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连接管及汽车用管路结构。所述汽车用连接管,包括第一橡胶管、不锈钢管及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压差传感器连通,所述第一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连通。上述汽车用连接管,第一橡胶管、不锈钢管、第二橡胶管均具有耐高压、耐高温的特性,如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被高温高压的尾气腐蚀。通过橡胶管和不锈钢管的搭配组合,发生开裂或结冰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采用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分别与汽车压差传感器和汽车排气管连通,软连接的方式也更便于安装。

Connecting pipes for automobiles and piping structures for automobil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necting pipe for automobiles and a pipeline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The connecting pipe for automobile includes the first rubber pipe, stainless steel pipe and the second rubber pipe. One end of the first rubber pipe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automobile pressure differential sensor,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ubb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tainless steel pipe, the one end of the second rubber pipe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automobile exhaust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rubber pipe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tainless steel pipe. One end is connected. The first rubber pipe, stainless steel pipe and the second rubber pipe for automobil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tail gas from being corroded by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rubber pipe and stainless steel pipe, the probability of cracking or freezing is greatly reduced. Moreover, the first rubber pipe and the second rubber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utomobi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automobile exhaust pipe respectively, and the soft connection method is more convenient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连接管及汽车用管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用连接管及汽车用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颗粒捕集器降低尾气的有害成分含量。为了测试汽车排气管在颗粒捕集器(GPF)前后的压差,通常采用汽车压差传感器实现这一功能。汽车压差传感器通过设置在汽车底部的汽车用连接管与汽车排气管连通。然而,经过颗粒捕集器的尾气高温高压,传统的汽车用连接管降温和耐压效果较差,无法应对激烈工况,有可能发生开裂或结冰。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的汽车用连接管降温和耐压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连接管及汽车用管路结构。一种汽车用连接管,包括第一橡胶管、不锈钢管及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压差传感器连通,所述第一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连通。上述汽车用连接管,第一橡胶管、不锈钢管、第二橡胶管均具有耐高压、耐高温的特性,如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被高温高压的尾气腐蚀。通过橡胶管和不锈钢管的搭配组合,发生开裂或结冰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采用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分别与汽车压差传感器和汽车排气管连通,软连接的方式也更便于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橡胶管包括第一外层硅胶管、第一中间硅胶管及第一内层氟胶管,所述第一外层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外,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氟胶管外。第一橡胶管采用第一外层硅胶管套设第一中间硅胶管、第一中间硅胶管套设第一内层氟胶管的三层结构,耐高温性能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层硅胶管与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之间填充有纤维增强物质,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与所述第一内层氟胶管之间填充有纤维增强物质。填充的纤维增强物质能够增加第一橡胶管的强度,有利于增强第一橡胶管的耐高压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层硅胶管与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粘接固定,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与所述第一内层氟胶管粘接固定,实现第一外层硅胶管与第一中间硅胶管、第一中间硅胶管与第一内层氟胶管之间的可靠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橡胶管包括第二外层硅胶管、第二中间硅胶管及第二内层氟胶管,所述第二外层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外,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内层氟胶管外。第二橡胶管采用第二外层硅胶管套设第二中间硅胶管、第二中间硅胶管套设第二内层氟胶管的三层结构,耐高温性能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层硅胶管与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之间填充有纤维增强物质,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与所述第二内层氟胶管之间填充有纤维增强物质。填充的纤维增强物质能够增加第二橡胶管的强度,有利于增强第二橡胶管的耐高压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层硅胶管与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粘接固定,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与所述第二内层氟胶管粘接固定,实现第二外层硅胶管与第二中间硅胶管、第二中间硅胶管与第二内层氟胶管之间的可靠连接。一种汽车用管路结构,包括两根上述的汽车用连接管,两根汽车用连接管并列设置,其中一根汽车用连接管的第一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压差传感器的高压接口连通,另一根汽车用连接管的第一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压差传感器的低压接口连通,其中一根汽车用连接管的第二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的GPF后端连通,另一根汽车用连接管的第二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的GPF前端连通。上述汽车用管路结构,利用一根汽车用连接管连通汽车压差传感器的高压接口与汽车排气管的GPF后端,利用另一根汽车用连接管连通汽车压差传感器的低压接口与汽车排气管的GPF前端,从而实现汽车排气管在GPF前后的压差测试。第一橡胶管、不锈钢管、第二橡胶管均具有耐高压、耐高温的特性,如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被高温高压的尾气腐蚀。通过橡胶管和不锈钢管的搭配组合,发生开裂或结冰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采用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分别与汽车压差传感器和汽车排气管连通,软连接的方式也更便于安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汽车用管路结构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焊接在其中一根汽车用连接管的不锈钢管上,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焊接在另一根汽车用连接管的不锈钢管上。通过连接支架可将两根汽车用连接管安装在汽车上,固定牢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根汽车用连接管的对地角度均大于汽车排气管对地角度和汽车最大爬行角度之和,如此便于尾气产生的水通过汽车排气管的排水孔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用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橡胶管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橡胶管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用管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橡胶管,100、第一外层硅胶管,110、第一中间硅胶管,120、第一内层氟胶管,20、不锈钢管,30、第二橡胶管,300、第二外层硅胶管,310、第二中间硅胶管,320、第二内层氟胶管,40、纤维增强物质,50、连接支架,60、汽车压差传感器,70、汽车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汽车用连接管,包括第一橡胶管10、不锈钢管20及第二橡胶管30。所述第一橡胶管10的一端用于与汽车压差传感器60连通,所述第一橡胶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2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30的一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70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20的另一端连通。上述汽车用连接管,第一橡胶管10、不锈钢管20、第二橡胶管30均具有耐高压、耐高温的特性,如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被高温高压的尾气腐蚀。通过橡胶管和不锈钢管的搭配组合,发生开裂或结冰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且采用第一橡胶管10和第二橡胶管30分别与汽车压差传感器60和汽车排气管70连通,软连接的方式也更便于安装。结合图2所示,所述第一橡胶管10包括第一外层硅胶管100、第一中间硅胶管110及第一内层氟胶管120,所述第一外层硅胶管100套设在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110外,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110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氟胶管120外。第一橡胶管10采用第一外层硅胶管100套设第一中间硅胶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橡胶管、不锈钢管及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压差传感器连通,所述第一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橡胶管、不锈钢管及第二橡胶管,所述第一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压差传感器连通,所述第一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一端用于与汽车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管包括第一外层硅胶管、第一中间硅胶管及第一内层氟胶管,所述第一外层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外,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内层氟胶管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硅胶管与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之间填充有纤维增强物质,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与所述第一内层氟胶管之间填充有纤维增强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硅胶管与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粘接固定,所述第一中间硅胶管与所述第一内层氟胶管粘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管包括第二外层硅胶管、第二中间硅胶管及第二内层氟胶管,所述第二外层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外,所述第二中间硅胶管套设在所述第二内层氟胶管外。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寅龙李鑫崔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