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06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外壳结构,包括外壳本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设置在外壳本体的上端,外壳本体下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架,外壳本体的内壁上轴向间隔设有多根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相邻的两根加强筋之间设有减震垫,外壳本体下端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后端盖配合的卡槽,外壳本体下端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凹槽,后端盖通过固定凹槽固定在外壳本体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外壳本体内壁上轴向设置加强筋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还可以对安装在外壳本体内的电机本体起到固定作用,减震垫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机本体对电机外壳的冲击,从而提高了电机外壳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A Kind of Motor She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shell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 front end cover and a back end cover. The front end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a fixed bracke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a plurality of reinforcing bars with semi-circular cross sections are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body, a shock absorber pad is arranged between two adjacent reinforcing bars, and the side of the opening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There are two clamping grooves matching the back end cover on the wall, and a fixed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and the back end cover is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body through the fixed groo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The overall structural strength is improved by installing reinforcing bars axially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body. The reinforcing bars with semi-circular cross section can also fix the motor body installed in the shell body. The shock absorber pad can effectively cushion the impact of the motor body on the motor shell, thereby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motor shell in use. S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外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其用途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一般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外壳内设有电机本体(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其它部件),电机外壳可起到支撑和保护电机本体的作用,因此电机外壳的强度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于电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市场上的电机外壳虽然能起到对电机的保护,但电机外壳的强度及其使用时的稳定性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外壳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外壳结构,包括外壳本体、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设置在外壳本体的上端,所述外壳本体下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外壳本体的内壁上轴向间隔设有多根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相邻的两根所述加强筋之间设有减震垫,所述外壳本体下端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后端盖配合的卡槽,所述外壳本体下端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后端盖通过固定凹槽固定在外壳本体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顶部两侧向上凹陷形成有辅助卡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包括水平朝向的第一螺栓孔和竖直朝向的第二螺栓孔。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盖上设有与外壳本体内腔连通的转轴孔。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本体外表面设有散热窗。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外壳本体内壁上轴向设置加强筋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还可以对安装在外壳本体内的电机本体起到固定作用,外壳本体内壁上的减震垫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机本体对电机外壳的冲击,从而提高了电机外壳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为一种电机外壳结构,包括外壳本体1、前端盖2和后端盖(后端盖在附图中不显示),前端盖2设置在外壳本体1的上端,外壳本体1下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架3,外壳本体1的内壁上轴向间隔设有多根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4,相邻的两根加强筋4之间设有减震垫5,外壳本体1下端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后端盖配合的卡槽6,卡槽6便于后端盖安装时可快速定位且防止后端盖旋转。外壳本体1下端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凹槽7,后端盖通过固定凹槽7固定在外壳本体1的下端。通过在外壳本体1内壁上轴向设置加强筋4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4还可以对安装在外壳本体1内的电机本体起到固定作用,外壳本体1内壁上的减震垫5能够有效地缓冲电机本体对电机外壳的冲击,从而提高了电机外壳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卡槽6的顶部两侧向上凹陷形成有辅助卡槽61,辅助卡槽61可增强卡槽6的快速定位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固定支架3上开设有螺栓孔8,螺栓孔8包括水平朝向的第一螺栓孔81和竖直朝向的第二螺栓孔82。第一螺栓孔81和第二螺栓孔82的设置可允许电机外壳水平安装及竖直安装,从而满足电机的不同安装方向的要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前端盖2上设有与外壳本体1内腔连通的转轴孔21,电机本体的转轴通过转轴孔21伸出外壳本体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外壳本体1外表面设有散热窗9,散热窗9可以增加电机壳本体的散热效果。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1)、前端盖(2)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2)设置在外壳本体(1)的上端,所述外壳本体(1)下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架(3),所述外壳本体(1)的内壁上轴向间隔设有多根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4),相邻的两根所述加强筋(4)之间设有减震垫(5),所述外壳本体(1)下端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后端盖配合的卡槽(6),所述外壳本体(1)下端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凹槽(7),所述后端盖通过固定凹槽(7)固定在外壳本体(1)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1)、前端盖(2)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2)设置在外壳本体(1)的上端,所述外壳本体(1)下端的一侧设有固定支架(3),所述外壳本体(1)的内壁上轴向间隔设有多根截面呈半圆形的加强筋(4),相邻的两根所述加强筋(4)之间设有减震垫(5),所述外壳本体(1)下端开口处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与后端盖配合的卡槽(6),所述外壳本体(1)下端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凹槽(7),所述后端盖通过固定凹槽(7)固定在外壳本体(1)的下端。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锡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力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