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023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车,扫地车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转动轴承、铰接轴承和减震组件,连接支架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孔、沿纵向布置的第二定位孔和承载部,承载部包括均呈倾斜布置的承载面,减震组件包括弹性件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前车架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位于转动轴承的上方并分别位于转动轴承的径向两侧上,第一弹性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弹性件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减震位,承载部位于减震位中,第一承载面与第一弹性件邻接,第二承载面与第二弹性件邻接。利用径向两侧的弹性件进行减震,在更进一步提高减震性能的同时,也提高整体承载性能。

A Lateral Shock Absorbing Sweep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weeper with lateral shock absorption.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s of the sweeper include a connecting bracket, a rotating bearing, an articulated bearing and a shock absorption component.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hole arranged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a second positioning hole arranged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a bearing part. The bearing part includes a bearing surface with inclined arrangement, and the shock absorption component includes an elastic member and a support bracket, and the first bearing part. The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frame, the first bracket and the second bracket are located above the rotating bearing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rotating bearing, the first elastomer is fixed on the first bracket, the second elastomer is fixed on the second bracket, and the shock absorption posi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elastomer and the second elastomer, and the bearing position is in the shock absorption position. The first bearing surface is adjacent to the first elastic member, and the second bearing surface is adjacent to the second elastic member. The elastic parts on both sides of the radial direction are used for shock absorption, which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hock absorption and the overall bearing capa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机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真空抽吸型地面扫地机一般具有用于沿着地面行驶的轮子和至少一个用于清扫地面的可转动驱动的清扫刷以及真空垃圾箱。借助于这种地面扫地机可以清扫地面,例如街道、人行道或者停车场等。地面扫地机的至少一个清扫刷作用在待清洁的地面上,并且具有将清扫物引导到吸盘装置,清扫物由吸盘装置吸入并通过与其连接的管道运送到真空垃圾箱中。其中,由于现有的车辆型的扫地机一般采用整体车架结构,真空垃圾箱可以设置在车架的后部的区域中,并且车辆可以在前面的区域中具有驾驶员舱。将扫刷装置、吸嘴组件设置在车架的行驶方向的前面,故必须采用较大且承载能力较强的车架,这样便导致这种整体车架出现转向不便,行走清洁不灵活,且整体车架对路面状况应对能力差,导致扫地机的吸扫性能不理想。为了提高清扫机的灵活性,故开发了一种铰接式的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是通过轴承连接,由于车架不仅受到转向时的横向冲击力,且也会受到纵向冲击力,故需要设置减震结构对冲击力进行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上设置有前轮和扫刷,后车架上设置有后轮,扫地车还包括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转动轴承、铰接轴承和减震组件,连接支架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孔、沿纵向布置的第二定位孔和承载部,承载部包括均呈倾斜布置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转动轴承沿横向布置,转动轴承连接在前车架和连接支架的第一定位孔之间,铰接轴承沿纵向布置,铰接轴承连接在后车架和连接支架的第二定位孔之间,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设置在前车架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位于转动轴承的上方并分别位于转动轴承的径向两侧上,第一弹性件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弹性件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减震位,承载部位于减震位中,第一承载面与第一弹性件邻接,第二承载面与第二弹性件邻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一承载面平行,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一斜面上。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弹性件为聚氨酯PU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呈柱状布置,第一弹性件中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螺钉位于第一固定孔内并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一斜面连接;第一弹性件的轴向端面呈倾斜布置,第一弹性件的轴向端面与第一承载面平行,第一弹性件的轴向端面与第一承载面邻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支撑架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二承载面平行,第二弹性件设置在第二斜面上;第二弹性件为聚氨酯PU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呈柱状布置,第二弹性件中设置有第二固定孔,第二螺钉位于第二固定孔内并穿过第二固定孔与第二斜面连接;第二弹性件的轴向端面呈倾斜布置,第二弹性件的轴向端面与第二承载面平行,第二弹性件的轴向端面与第二承载面邻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承载面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承载面所在的平面相交。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均呈倾斜朝下设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支架包括纵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第一定位孔位于纵板上,第二定位孔贯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铰接轴承位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组件包括锁板,锁板设置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锁板在减震位位于与第一定位孔相对的一侧,转动轴承与第三定位孔连接;承载部在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之间设置有连接端面,连接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第三螺钉穿过第四定位孔与第三固定孔连接。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端面还设置有第四固定孔,第四固定孔位于第三固定孔的一侧上,锁板在第四定位孔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第五定位孔,第四螺钉穿过第五定位孔与第四固定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前车架上设置减震组件,并配置支撑架和弹性件,使得连接支架的承载板在减震位中被两侧的弹性件支撑,由于连接支架是连接于转动轴承,故连接支架是绕横向转动的,故利用径向两侧的弹性件进行减震,在更进一步提高减震性能的同时,也提高整体承载性能。同时利用斜面、轴向端面和承载面的设置,以及固定孔的连接固定,优化安装结构,最后利用锁板从相对的一侧上对连接支架进行限位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扫刷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扫刷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扫刷装置的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缓冲组件处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扫刷装置的不同工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铰接式车架的分解图。图10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铰接轴承的分解图。图13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铰接轴承处的剖视图。图14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单转向组件的结构图。图15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双转向组件的结构图。图16是本技术扫地机实施例中双转向组件的分解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扫地机包括移动装置和扫刷装置2、连接组件3、铰接轴承4和单转向组件5,移动装置包括前车架11和后车架13,前车架11上设置有前轮12和扫刷21,后车架13上后轮14,扫刷装置2设置在前车架上。参照图4至图7,两个扫刷装置2安装在前车架的前方,并呈对称设置,扫刷装置2包括扫刷21、扫刷驱动单元22,旋转支架23、竖直支架24、水平摇臂26、收放驱动单元271、缓冲组件28、第二弹性件265和升降组件,扫刷21具有盘体和位于盘体下方的毛刷,扫刷驱动单元位于扫刷的上方并驱动扫刷旋转,扫刷驱动单元采用液动马达、气动马达或电机均可,优选地采用液动马达,在扫刷被阻碍不转动时,液动马达能够防止过热的产生,扫刷驱动单元设置在旋转支架23的横向端面上,旋转支架23在纵向端面上设置螺钉231和螺钉232,螺钉231位于螺钉232的上方。竖直支架24呈U型框体设置,竖直支架24在中部端面设置有弧形滑槽241和定位孔242,弧形滑槽241位于定位孔242的上方,螺钉231与弧形滑槽241配合连接,螺钉231可在弧形滑槽241滑动,螺钉232和定位孔242连接,继而实现旋转支架23绕定位孔242在纵向平面上转动,以调节扫刷的清扫角度。竖直支架24在两侧端面上支承地设置有支撑杆243和支撑杆244,支撑杆243位于支撑杆244的上方。水平摇臂26在第一端部设置有铰孔261,水平摇臂26在铰孔261还设置有仰角调节组件,仰角调节组件包括伸缩杆25,伸缩杆25采用丝杆和具有螺孔的杆套配合设置,通过转动杆套可实现伸缩,伸缩杆25的第一端251与支撑杆243铰接,伸缩杆25的第二端与水平摇臂26上方设置的铰接件铰接,铰孔261与支撑杆244配合铰接,通过调节伸缩杆25的伸缩,使得竖直支架24可绕支撑杆244转动,继而实现扫刷仰角的调节。水平摇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设置有前轮和扫刷,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车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孔、沿纵向布置的第二定位孔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均呈倾斜布置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沿横向布置,所述转动轴承连接在所述前车架和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铰接轴承,所述铰接轴承沿纵向布置,所述铰接轴承连接在所述后车架和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转动轴承的上方并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承的径向两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减震位,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减震位中,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邻接,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弹性件邻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向减震的扫地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上设置有前轮和扫刷,所述后车架上设置有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车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孔、沿纵向布置的第二定位孔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包括均呈倾斜布置的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沿横向布置,所述转动轴承连接在所述前车架和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铰接轴承,所述铰接轴承沿纵向布置,所述铰接轴承连接在所述后车架和所述连接支架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之间;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转动轴承的上方并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轴承的径向两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之间形成减震位,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减震位中,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邻接,所述第二承载面与所述第二弹性件邻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承载面平行,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斜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聚氨酯PU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呈柱状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中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螺钉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并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斜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轴向端面呈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轴向端面与所述第一承载面平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轴向端面与所述第一承载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小静王少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亿华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