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绒毛膜癌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18718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4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式Ⅰ、式Ⅱ和式Ⅲ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示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肿瘤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式Ⅰ、式Ⅱ和式Ⅲ所示化合物为番荔枝总内酯提取物中的单体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绒毛膜癌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式Ⅰ、式Ⅱ和式Ⅲ所示化合物以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不到10ng/ml。其中,提取物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最低达1.269mg/mL;有效部位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为0.4277nM;尤其是式Ⅰ所示化合物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仅为0.1302nM,而对其他多数肿瘤的IC50往往在1uM‑100uM之间,相差三个数量级,显示出对绒毛膜癌JEG‑3的选择性和高效杀伤作用。

A seed extract of Annona chinen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riocarcinom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application of any or more of the compounds shown in Formula I, Formula II and Formula III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riocarcinoma,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ncer drugs. The compounds shown in Formula I, Formula II and Formula III of the invention are monomer components in the total lactone extract of Annona chinensis.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 product of Annona seed extract for treating choriocarcinoma. The IC50 value of the compounds shown in Formula I, Formula II and Formula III and the extracts (including the active parts) prepared b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or choriocarcinoma JEG 3 is less than 10 ng/ml. The IC50 values of extracts for choriocarcinoma JEG 3 were as low as 1.269 mg/mL, the IC50 values of active fractions for choriocarcinoma JEG 3 were 0.4277nM, and the IC50 values for choriocarcinoma JEG 3 were only 0.1302 nM, while for most other tumors, the IC50 values of extracts for choriocarcinoma JEG 3 varied by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showing a selective and efficient killing of choriocarcinoma JEG 3.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绒毛膜癌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治疗和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绒毛膜癌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并已成为当今疾病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走高,形势严峻。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由于手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需要化疗,故化疗仍然是目前应对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医生通过调节用药剂量可以优化得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毒性,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预后生活质量。然而化疗药物普遍存在毒副作用过大问题,常常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使病人体能和抵抗力急剧下降,生存期大幅缩短。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绝大数化疗药物的药效选择性差,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与机体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差别不大;另外一个原因,是抗肿瘤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没有选择性,在肿瘤组织和机体正常组织中均广泛分布。因此,筛选对某种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的化疗药物,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人绒毛膜癌JEG-3具有特异选择性和高效杀伤作用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Ⅰ、式Ⅱ和式Ⅲ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示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还包括式Ⅱ和/或式Ⅲ所示化合物。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微囊、注射液、冻干粉针、凝胶、外用制剂或腔道给药制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绒毛膜癌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番荔枝种子粉碎,得到颗粒物;(2)将颗粒物与脱脂溶剂混合,脱脂后固液分离,得到滤渣;(3)将滤渣与提取溶剂混合,提取后固液分离,得到液相;(4)去除液相中的溶剂,得到番荔枝种子提取物。优选的,步骤(1)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2~25目。优选的,步骤(2)所述脱脂溶剂包括石油醚、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脱脂溶剂的使用量与颗粒物的质量比为200~10000mL:20~250g;所述脱脂的时间为3~8h。优选的,步骤(3)所述提取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提取溶剂的使用量与颗粒物的质量比为200~2000mL:20~200g。优选的,所述步骤(4)得到番荔枝种子提取物后,还包括有效部位的制备。优选的,所述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所述番荔枝种子提取物与水混合,得到提取物的水悬浮液;②将所述提取物的水悬浮液与乙酸乙酯混合,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液;③去除乙酸乙酯萃取液中的溶剂,得到萃取物;④将所述萃取物与硅胶拌样,上柱,依次用正己烷、体积比为5:95的丙酮-正己烷、体积比为15:85的丙酮-正己烷洗脱充分,收集体积比为15:85的丙酮-正己烷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有效部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所述番荔枝种子提取物中包括式Ⅰ、式Ⅱ和式Ⅲ所示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Ⅰ、式Ⅱ和式Ⅲ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示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式Ⅰ、式Ⅱ和式Ⅲ所示化合物分别为番荔枝总内酯提取物中的单体成分。本专利技术在番荔枝总内酯和单体成分的敏感细胞株筛选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在对绝大多数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高达数μM至近百μM的情况下,式Ⅰ、式Ⅱ和式Ⅲ所示化合物以及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均在nM水平。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对JEG-3的IC50值最低1.269ng/mL,最高9.964ng/mL;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总内酯有效部位对JEG-3的IC50值为0.4277nM。尤其是式Ⅰ所示化合物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仅为0.1302nM,相差三个数量级,显示出对绒毛膜癌JEG-3的选择性和高效杀伤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绒毛膜癌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包括有效部位)对绒毛膜癌JEG-3也表现出特异选择性和高效杀伤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无须精确筛选荔枝总内酯中的单体成分,在省略了繁杂的纯化步骤前提下,可以达到近似式Ⅰ所示化合物对绒毛膜癌JEG-3的抑制效果,相对更为经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番荔枝种子乙醇提取物的HPLC图谱,其中,K20,K437,K19,K16和K109这5个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8%;图2为番荔枝种子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分的HPLC图谱,其中,K20,K437,K19,K16和K109这5个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20%;图3为实施例6中番荔枝总内酯有效部位的HPLC图谱,其中,K20,K437,K19,K16和K109这5个主化合物的总含量为62%,K19和K16合计约5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所述番荔枝总内酯对人绒毛膜癌JEG-3的体外生长抑制测试结果;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所述番荔枝内酯单体化合物对人绒毛膜癌JEG-3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测试结果;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所述番荔枝总内酯纳米粒对人绒毛膜癌JEG-3的体外生长抑制测试结果;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所述番荔枝种子醇提物对人绒毛膜癌JEG-3的体外生长抑制测试结果;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所述番荔枝种子醇提物纳米粒对人绒毛膜癌JEG-3的体外生长抑制测试结果;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8所述番荔枝总内酯的P188纳米粒对人绒毛膜癌JEG-3的体内药效实验中瘤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8所述番荔枝总内酯的P188纳米粒对人绒毛膜癌JEG-3的体内药效实验中各组小时平均体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9所述温度对番荔素的影响,其中,图11-(1)的温度条件为60℃,图11-(2)的温度条件为100℃;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Ⅰ、式Ⅱ和式Ⅲ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示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式Ⅰ所示化合物为番荔枝总内酯提取物中的单体成分Bullatacin(K16),其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仅为0.1302nM,显示出对绒毛膜癌JEG-3的选择性和高效杀伤作用。式Ⅱ所示化合物为番荔枝总内酯提取物中的单体成分Squamocin(K19),其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为0.3712nM。式Ⅲ所示化合物为番荔枝总内酯提取物中的单体成分Isoannonareticin(K109),其对绒毛膜癌JEG-3的IC50值为0.3703nM。式Ⅰ、式Ⅱ和式Ⅲ所示化合物均显示出对绒毛膜癌JEG-3的选择性和高效杀伤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优选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微囊、注射液、冻干粉针、凝胶、外用制剂或腔道给药制剂。本专利技术对上述各剂型的制备方法不作特别限定,本领域常规方法均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番荔枝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番荔枝种子粉碎,得到颗粒物;(2)将颗粒物与脱脂溶剂混合,脱脂后固液分离,得到滤渣;(3)将滤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式Ⅰ、式Ⅱ和式Ⅲ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示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式Ⅰ、式Ⅱ和式Ⅲ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所示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绒毛膜癌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颗粒、微囊、注射液、冻干粉针、凝胶、外用制剂或腔道给药制剂。3.一种用于治疗绒毛膜癌的番荔枝种子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番荔枝种子粉碎,得到颗粒物;(2)将所述颗粒物与脱脂溶剂混合,脱脂,固液分离,得到滤渣;(3)将所述滤渣与提取溶剂混合提取,固液分离,得到液相;(4)去除所述液相中的溶剂,得到番荔枝种子提取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颗粒物的粒径为2~25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脱脂溶剂包括石油醚、正己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脱脂溶剂的体积与颗粒物的质量比为200~10000mL:20~250g;所述脱脂的时间为3~8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提取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丙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涛敖惠李好文王一安郭一飞韩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