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樟芝素及其微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347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牛樟芝素及其微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经证实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能够引起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提升CD8+细胞、CD4+细胞、CD3+细胞、B220+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NK1+细胞及树突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以及活性,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小肿瘤的大小的作用,并且安全稳定。

Application of Anisodamycin and Its Micro-nanoparticl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umor Immunotherapy Drug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application of cinnamomidin and its micro-nanoparticl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umor immunotherapy drug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nanoparticles can induce the body's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They can increase the number and activity of immune cells such as CD8 + cells, CD4 + cells, CD3 + cells, B220 + cells, neutrophils, macrophages, NK1 + cells and dendritic cells, inhibit the growth of tumors, reduce the size of tumors, and are safe and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樟芝素及其微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特别是涉及一种牛樟芝素及其微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恶性肿瘤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体内的免疫功能息息相关,寻找有效的策略提高体内抗肿瘤免疫已成为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新靶点。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重新启动并维持肿瘤-免疫循环,恢复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控制与清除肿瘤的一种治疗方法。肿瘤免疫治疗的思路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靶标肿瘤细胞,二是活化免疫细胞。靶标肿瘤细胞通常采用细菌毒素、溶瘤病毒以及单克隆抗体来清除肿瘤细胞,但前两个具有较高的毒性以及不可控性。因此,目前常用的是单克隆抗体。活化免疫细胞通常是通过使用细胞因子、肿瘤抗原、免疫系统的激动剂及免疫检验点的抑制剂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牛樟芝素(Antrocin)是由姜宏哲(Hung-ChenChiang)教授和他的合作者于1994年从中国台湾牛樟芝((Antrodiacamphorata))中分离得到。研究发现,牛樟芝素具有选择性抑制人转移性乳腺癌细胞系、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生理活性,但目前仍缺乏牛樟芝素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牛樟芝素及其微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牛樟芝素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一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包括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选自牛樟芝素及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在25℃~30℃下,将牛樟芝素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液;其中,所述牛樟芝素的结构为所述溶剂选自乙醇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混合液中所述牛樟芝素的浓度为0.01mg/mL~0.08mg/mL;及在25℃~30℃下,向所述混合液加入水,使得所述牛樟芝素形成微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混合液与所述水的体积比例为1:50~20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的制备步骤中,所述溶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牛樟芝素在所述混合液中的浓度为0.01mg/mL~0.08mg/mL。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牛樟芝素为粉末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抗癌药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抗癌药物,所述抗癌药物选自PD-L1抑制剂、PD-1抑制剂、5-氟尿嘧啶及奥沙利铂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PD-L1抑制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与所述PD-L1抑制剂的质量比例为500~50: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载体。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包括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经证实,牛樟芝素能够引起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具有提升CD8+细胞、CD4+细胞、CD3+细胞、B220+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NK1+细胞及树突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数量以及活性,抑制肿瘤的生长,减小肿瘤的大小的作用,并且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牛樟芝素扫描电镜图;图2为实施例1的牛樟芝素的单晶分析结果图;图3为实施例2中以DMSO为溶剂制备的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的粒径分析图;图4为实施例2中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的粒径分析图;图5为实施例4中Westernblot检测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对肺癌细胞H441及H1299中致癌基因的蛋白表达影响结果图;图6为实施例4中Westernblot检测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对肺癌细胞H441及H1299中CD47和PD-L1蛋白表达影响结果图;图7为实施例5中Westernblot检测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对大肠癌细胞HCT116、DLD-1及HT29中CD47和PD-L1蛋白表达影响结果图;图8为实施例6的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对乳腺癌干细胞的生长影响的定性结果图;图9为实施例6的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对乳腺癌干细胞的生长影响的定量结果图;图10为实施例7的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对乳腺癌细胞MCF7、乳腺癌干细胞MDA-MB-231中信息传导路径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结果图;图11为实施例8的小鼠血清中免疫细胞的占比图;图12为实施例9的肿瘤生长曲线图;图13为实施例9的时间体重曲线图;图14为实施例9的CD3+细胞占比随时间变化图;图15为实施例9的CD8+细胞占比随时间变化图;图16为实施例9的CD4+细胞占比随时间变化图;图17为实施例9的CD49b+细胞占比随时间变化图;图18为实施例10的肿瘤生长曲线图;图19为实施例10的时间体重曲线图;图20为实施例10的小鼠血清中免疫细胞的占比图;图21为实施例10的小鼠血清中免疫细胞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0~S150。S110、制备牛樟芝素。具体地,以有机溶剂萃取野生牛樟芝菌丝体,并经硅胶管柱纯化制备而得。具体地,将牛樟芝粉末溶于溶剂中,然后超声提取,过滤,除去溶剂得到牛樟芝素,该牛樟芝素的结构为进一步地,溶剂选自氯仿、甲醇、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溶剂选自氯仿、甲醇、95%乙醇中的至少一种。更进一步优选地,溶剂为95%乙醇。进一步地,牛樟芝粉末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10。优选地,牛樟芝粉末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10。进一步优选地为1:8。进一步地,超声的时间为0.5h~1.5h,优选为1h。进一步地,将牛樟芝粉末与95%乙醇按照质量比1:8混合,得到牛樟芝乙醇混合物,然后将牛樟芝乙醇混合物置于冰浴中,室温下进行超声提取1h,然后将提取液4℃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行减压抽滤,收集滤液,除去乙醇,得到牛樟芝素。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牛樟芝素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当然,也可以购得。无论是天然提取,还是人工合成,只要得到牛樟芝素,该牛樟芝素的结构为即可。S130、在25℃~30℃下,将牛樟芝素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液。其中,牛樟芝素的结构为溶剂选自乙醇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液中牛樟芝素的浓度为0.01mg/mL~0.08mg/mL。进一步地,在25℃~30℃下,将牛樟芝素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液。其中,牛樟芝素的结构为溶剂选自乙醇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混合液中牛樟芝素的浓度为0.01mg/mL~0.05mg/mL。进一步地,温度为25℃。进一步地,溶剂为乙醇,此时,牛樟芝素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为0.01mg/mL~0.05mg/mL。优选地,牛樟芝素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为0.02mg/mL~0.05mg/mL。更进一步优选地,牛樟芝素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为0.02mg/mL~0.04mg/mL。进一步地,溶剂为乙醇,此时,牛樟芝素在混合液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牛樟芝素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牛樟芝素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2.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在制备肿瘤免疫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3.一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选自牛樟芝素及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牛樟芝素微纳米颗粒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在25℃~30℃下,将牛樟芝素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液;其中,所述牛樟芝素的结构为所述溶剂选自乙醇和二甲基亚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混合液中所述牛樟芝素的浓度为0.01mg/mL~0.08mg/mL;及在25℃~30℃下,向所述混合液加入水,使得所述牛樟芝素形成微纳米颗粒,其中,所述混合液与所述水的体积比例为1:50~2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免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震曾耀铭林光叶淇台龚建贤吴骏翔张伟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凯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