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强专利>正文

液力配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856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式内燃机液力配气控制系统,特别适合应用在三腔发动机上。该系统主要由程序控制器、输液连管和液力滑塞闸阀组成。它是将程序控制器输出的脉动力通过输液连管直接送至各工作腔所属的进、排气阀的油压腔内,按程序打开或关闭各进、排气阀,从而实现发动机的扫气、进气和排气过程。具有充气系数高、工作可靠和功率消耗低等优点;并能使发动机整体结构简化,噪音低、振动小、寿命长。是一种理想的往复式内燃机配气控制系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配气控制系统,它基本是由程序控制器、输液连管和液力滑塞闸阀组成,由正时齿(链)轮(1)、凸轮轴(2)、凸轮(5)、泵体(7)、腔芯滑管塞(8)和(9)、复位弹簧(12)以及轴承箱体机构等构成程序控制器,而由滑轨轴导油管(17)、 定置油塞(18)、空腔滑塞闸(22)、复位弹簧(28)、阀盖(31)和阀体(32)构成液力滑塞闸阀,用输液连管(15)将程序控制器中油泵(7)的油道(11)与液力滑塞闸阀中的滑轨轴导油管(17)的油道(16)相连通,即组合成该液力配气控 制系统,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凸轮(5)偏心套在凸轮轴(2)上,其横截面近似呈馒头形,该凸轮边缘侧面与腔芯滑管塞(8)和(9)的顶盖外顶面互相顶置,并构成滑动副,b、所述的泵体(7)呈管柱状,其中心管中央沿轴线设油道(11),其内端 与腔芯滑管塞(8)和(9)的内油腔(10)相通,在其外端与输液连管(15)连通,在其套管段内管与外管之间有一环形腔(13),是限定腔芯滑管塞(8)和(9)作往复滑动的环形腔滑道,在该环形腔(13)上端顶部向外管外侧设有若干通气孔(14),使环形腔(13)与泵体(7)外的控制器箱体(4)上腔相通,泵体(7)在外管下端顶部制有弹簧座槽,并与复位弹簧(12)顶置,泵体(7)与控制器箱体(4)插入刚接,c、所述的腔芯滑管塞(8)呈管盖状,一头由顶盖封闭,而另一个头开口管段插入泵体 (7)的环形腔滑道(13)和复位弹性(12)内,该管塞(8)的封闭端内腔(10)与泵体(7)中心管油管(11)相通,而外顶面,即顶盖外顶面与凸轮(5)互相顶置,构成滑动副,在其顶盖横向两边缘侧壁与箱体(4)内壁也构成滑动副,除了这种用于控制中腔阀的单塞式腔芯滑塞(8)以外,还有一种用于控制两边腔阀的双塞式腔芯滑管塞(9),其结构形式是在同一个顶盖上制有两个滑管分别插入两个并例相连的泵体(7)内,d、所述的滑轨轴导油管(17)的一端在空腔滑塞闸(22)腔内与定置油塞(18) 刚接,而另一端穿出该闸顶面并穿过复位弹簧(28)与阀顶盖(31)刚接,其油道(16)与输液连管(15)和定置油塞(18)内的导油口(19)相通,并能通入油压工作腔(20),e、所述的定量油塞(18)置于空腔滑塞闸(22)的腔内,将该腔分 成油压工作腔(20)和排气腔(21)两个腔体,其中油压工作腔(20)与定置油塞(18)的导油口(19)和导油管(17)中的油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马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