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827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4:16
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一静电防护电路;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与第二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第一控制器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和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共接于供电电源;第一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一参考电源连接;供电电源将供电电能传输至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第一参考电源输出第一参考电压,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根据第一参考电压对第二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供电电源与第一参考电源相互隔离;通过静电防护电路可防止主从控制器上电时序错乱进而导致电路系统不稳定。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ontrol Circuit of Master-Slave Control System and Master-Slave Control System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ontrol circuit and the master-slave control system of the master-slave control system include the first controller and the second controller, the second controller includes the first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port of the first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port of the second controller, and the first controller transmits the first control signal to the second controller. The power supply port of the controller and the power supply port of the second controller are jointly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the first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eference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transmits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first controller and the second controller; the first reference power supply outputs the first reference voltage, and the first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enters each signal transmission port of the second controller according to the first reference voltage.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is carried out, in which the power supply and the first reference power supply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circuit can prevent the disorder of the power-on sequence of the master-slave controller and lead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circui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相关的集成电路中,静电普遍存在于电子元器件之间,并且所述静电的产生具有多种多样,并且技术人员也无法完全消除静电,传统技术中只能采用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释放)器件来尽量消除静电对于电子元器件所造成的干扰;随着集成电路长期使用,电子元器件之间将产生较大的静电积累,进而形成较大的静电电压,当该静电电压超出安全范围时,则所述静电电压将会对电子元器件的物理安全造成严重的物理损害,严重时会导致电子产品被完全烧毁;因此,技术人员通常采用一个ESD器件来及时释放电路中的静电电荷,以使集成电路中的静电电压始终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保持电子元器件的安全、稳定运行。与此同时,在传统技术中电路控制,由于电路结构趋于复杂化和高度集成化,在集成电路的控制系统中,技术人员通常需要采用主从两个控制单元来实现对大规模电子电路实现集成控制功能,通过一个从控制单元来辅助主控制单元以并行操控多个执行设备,保障了控制系统对于集成电路的控制稳定性和精确性;并且在每一个控制单元中都存在一个ESD器件,通过该ESD器件对于控制单元进行静电防护,提高集成电路的安全性;从而主从控制方式在集成电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两个控制单元能够使集成电路能够实现更佳的电路功能,以满足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在由于主从两个控制单元相互连接,主控制单元与从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以实现更加复杂的电路功能;然而传统技术中主控制单元的通讯端口与从控制单元的通讯端口之间的连接结构设计不当,就很容易发生:主从控制单元上电时序错误从而造成系统不稳定;比如从控制单元由于提前的反灌电压而出现异常启动,所述从控制单元所执行电路指令并非用户所需要的实际指令,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及主从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示例性技术中主从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当,导致主从控制单元的上电时序错乱,电路的主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较低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共接于供电电源;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一参考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将供电电能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参考电源输出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相互隔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二静电防护电路;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二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源输出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源与所述供电电源相互隔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参考电源;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通讯管脚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通讯管脚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通讯管脚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通讯管脚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的通讯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通讯端接外界的移动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以及第十五电阻;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源管脚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串行通信管脚;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源为+3V~+10V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参考电源为+0.1V~+4.5V直流电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包括第三静电防护电路;所述第三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将第二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的电源端口接所述第一参考电源,所述第一参考电源将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三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三参考电源输出第三参考电压,所述第三静电防护电路根据第三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三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第三参考电源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相互隔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器还包括第三控制芯片、第二三极管、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以及第二十电阻;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电源管脚以及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三控制端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三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共接于供电电源;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一参考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将供电电能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参考电源输出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相互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从控制系统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将第一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和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共接于供电电源;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一参考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源将供电电能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参考电源输出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一静电防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二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供电电源与所述第一参考电源相互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二静电防护电路;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与第二参考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参考电源输出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静电防护电路根据所述第二参考电压对所述第一控制器的每个信号传输端口进行静电防护;其中,所述第二参考电源与所述供电电源相互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还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串行通信管脚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参考电压输入管脚、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于所述第二参考电源;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一通讯管脚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二通讯管脚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三通讯管脚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第四通讯管脚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一控制器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串行通信端口;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器的通讯端,所述第一控制器的通讯端接外界的移动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还包括第二控制芯片、第一三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以及第十五电阻;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源管脚以及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第二控制器的电源端口,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孔意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