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670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木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包括烘干机、制棒机、炭化炉及排放处理机构;所述烘干机包括烘干仓、送料螺旋杆、第一抽气泵及热循环装置,所述送料螺旋杆两端与所述烘干仓转动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的一端穿出所述烘干仓外并通过送料电机驱动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设有若干排热孔,所述送料螺旋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气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抽气泵分别与所述制棒机及所述炭化炉连接,以使热量传输到所述烘干仓内;所述热循环装置用于烘干仓内热量的循环重复利用;所述排放处理机构用于物料及烟气的分离,和烟气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机制木炭生产过程中能源损耗,并能够对烟气进行处理。

A Carbon Production System for Hanging Kil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arcoal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harcoal production system of a hanging kiln mechanism, including a dryer, a rod-making machine, a carbonization furnace and a discharge treatment mechanism; the dryer comprises a drying bin, a feeding screw rod, a first pumping pump and a heat circulation device. The two ends of the feeding screw rod are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ying bin, and one end of the feeding screw rod passes through the said drying bin. The feeding screw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umping pump, and the first pumping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 making machine and the carbonization furnace respectively, so as to transfer heat to the drying bin. The heat circulating device is used for recycling and reusing heat in the drying bin. Discharge treatment mechanism is used for separation of materials and flue gas, and treatment of flue gas.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dissipate energy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echanism charcoal, and can deal with flu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炭生产设备
,尤其是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木炭的需求量逐年递增,据专家估计,目前国内仅化工,冶金行业,农业,畜牧业,人们生活领域木炭年需求量达上百万吨。机制木炭材料以锯末、树枝、稻壳、花生壳、以及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烘干脱烟,高温高压制成优质、环保高效机制木炭。清洁无毒,热量源高。机制木炭利用机制设备,将竹、木锯末,边角废料,花生壳等含碳物质,经过粉碎,烘干,挤压成形,炭化等工艺过程,生成棒状的木炭。机制木炭可代替天然木炭,既节约了木材,有效的保护了森林资源,又防止水土流失,调整了生态平衡,造福于子孙后代。但是在机制木炭在制备的过程中,很多工序都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如烘干机大部分是采用电热丝网加热或燃烧木料的方式加热,能源消耗大,而且热量不能够重复利用,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发展。通过机制木炭制作过程中产生有害的烟气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能够有效地对有机机制木炭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损耗,并能够对产生的热量进行重复利用,而且能够对烟气进行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包括烘干机、制棒机、炭化炉及排放处理机构;所述烘干机用于物料的烘干,所述制棒机用于将所述烘干机烘干后的物料制作成薪棒,所述炭化炉用于所述薪棒的碳化;所述烘干机包括烘干仓、送料螺旋杆、送料电机、第一抽气泵及热循环装置,所述烘干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送料螺旋杆设于所述烘干仓内并两端与所述烘干仓转动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的一端穿出所述烘干仓外并通过齿轮组与所述送料电机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设有若干排热孔,所述送料螺旋杆穿出所述烘干仓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与所述第一抽气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抽气泵远离所述送料螺旋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制棒机及所述炭化炉导通连接,以使所述制棒机及所述炭化炉的热量传输到所述烘干仓内;所述热循环装置包括回流管、排热管及第二连接管,所述回流管一端与所述烘干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导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抽气泵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导通连接,所述排热管至少设有两个,并均沿所述送料螺旋杆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烘干仓的两侧,所述排热管一侧通过挡隔网与所述烘干仓导通连接;所述烘干仓内的烟气及物料通过所述出料口排出;所述排放处理机构用于的所述烘干机物料及烟气的分离,并用于所述制棒机所产生烟气的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包括管体、盖体及吸湿棉筒,所述管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并与所述盖体螺纹连接,所述吸湿棉筒通过在所述管体开口处嵌入所述管体内。进一步地,所述烘干仓设有风帘机,所述风帘机与所述烘干仓固定连接并用于防止热量及烟气从所述进料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处理机构包括旋风分离机构、水幕分离机构及静电除尘机构,所述旋风分离机构包括分离筒、进料管及架体,所述分离筒包括圆筒部及圆锥部,所述圆筒部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所述圆筒部一端设有风机,所述圆筒部内设有若干滑动槽,所述圆锥部孔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圆筒部孔径相契合,并设有与所述滑动槽契合的滑动块,所述圆锥部通过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圆筒部滑动连接,所述圆锥部孔径较小的一端设有排料口,并通过升降装置支撑;所述进料管一端与所述圆筒部导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烘干机的所述出料口;所述水幕分离机构包括箱体、导管、分离管及挡水板,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风机导通连接,另一端穿入所述箱体内,所述分离管一端与所述导管导通连接,所述分离管为螺旋结构,并设朝向所述箱体底部的一面设有若干排烟孔,所述箱体设有分离液,所述分离液液面浸没于所述分离管;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喷头及第二排烟口,所述挡水板设有若干块并均位于所述分离液上方,若干所述挡水板相错设置,并一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静电除尘机构包括仓体、电离部、集尘部及去尘装置,所述仓体一端设有进烟口,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电离部包括若干块磁极相同的电离板,所述电离板相间地设于所述仓体内靠近所述进烟口的一端,并两端均与所述仓体固定连接,所述电离板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所述集尘部设于所述仓体内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一端,所述集尘部包括若干正极板、若干负极板及收集仓,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相间设置并两端均与所述仓体固定连接,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均与烟气流动方向平行,所述收集仓位于所述正极板及所述负极板的下方并与所述仓体导通连接;所述去尘装置包括去尘架、驱动圆盘、第一电机及连接杆,所述去尘架设有与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契合的去尘口,并套设在各所述正极板与所述负极板外,所述尘架两侧通过滑动件与所述仓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圆盘与所述仓体转动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去尘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圆盘的偏心圆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壳、固定杆、蜗轮、蜗杆、螺纹杆及第二电机,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位于所述固定壳体内,并与所述固定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固定壳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蜗轮构成蜗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用于所述蜗杆的驱动;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蜗轮螺纹连接并嵌入到所述固定杆内,另一端通过支撑架与所述圆锥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圆锥部较宽的一端设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与所述圆锥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环相邻于所述圆锥部的一面与所述圆筒部抵接,所述弹性环朝向所述圆锥部中心的一面为与所述圆锥部斜度相同的斜面结构;所述圆筒部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折叠套,所述折叠套一端与所述圆筒部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锥部密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排料口设有排料装置,所述排料装置包括排料管、螺旋杆及第三电机,所述排料管一端与所述排料口导通连接,另一端设有排放口,所述螺旋杆一端设于所述圆锥部内,另一端嵌入所述排料管内并与所述排料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用于所述螺旋杆的驱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排污坡,所述排污坡较低的一端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箱体导通连接并设有隔气透水膜,所述箱体内壁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装设高度高于所述分离管;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除尘机构还包括风速调节装置,所述风速调节装置位于所述进烟口与所述电离部之间,所述风速调节装置包括导风叶轮、传动带、第四电机,所述导风叶轮设有若干个,并均与所述仓体转动连接,各所述导风叶轮通过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第四电机与某一所述导风叶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去尘口的四周均设有毛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送料电机的作用下制棒机及炭化炉所产生的热量能够输送到送料螺旋杆内,并通过排热孔将热量排出到烘干仓内,以对物料进行烘干并产生带有热量的烟气,从而不需要额外的加热源即可对物料进行烘干处理;由于温度高的空气较重,同时在第二抽气泵的作用下,热量的烟气能够依次经过回流管、第二连接管、排热管回到烘干仓内,重新利用热量;当烘干仓的内烟气充满烘干仓时,由于温度较低的烟气会沉落烘干仓的底部,通过出料口进入到排放处理机构中,对烟气进行处理。2.通过旋风分离机构将烘干机烘干后的物料及烟气进行分离,以将无烟气的物料依次进行制棒、碳化处理,避免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在木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1)、制棒机(2)、炭化炉(3)及排放处理机构;所述烘干机(1)用于物料的烘干,所述制棒机(2)用于将所述烘干机(1)烘干后的物料制作成薪棒,所述炭化炉(3)用于所述薪棒的碳化;所述烘干机(1)包括烘干仓(11)、送料螺旋杆(12)、送料电机(13)、第一抽气泵(14)及热循环装置,所述烘干仓(1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111)及出料口(112),所述送料螺旋杆(12)设于所述烘干仓(11)内并两端与所述烘干仓(11)转动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12)的一端穿出所述烘干仓(11)外并通过齿轮组(131)与所述送料电机(13)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12)设有若干排热孔(121),所述送料螺旋杆(12)穿出所述烘干仓(11)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141)与所述第一抽气泵(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抽气泵(14)远离所述送料螺旋杆(1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5)分别与所述制棒机(2)及所述炭化炉(3)导通连接,以使所述制棒机(2)及所述炭化炉(3)的热量传输到所述烘干仓(11)内;所述热循环装置包括回流管(16)、排热管(17)及第二连接管(18),所述回流管(16)一端与所述烘干仓(11)靠近所述出料口(112)的一端导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抽气泵(17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8)导通连接,所述排热管(17)至少设有两个,并均沿所述送料螺旋杆(12)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烘干仓(11)的两侧,所述排热管(17)一侧通过挡隔网(171)与所述烘干仓(11)导通连接;所述烘干仓(11)内的烟气及物料通过所述出料口(112)排出;所述排放处理机构用于的所述烘干机(1)物料及烟气的分离,并用于所述制棒机(2)所产生烟气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1)、制棒机(2)、炭化炉(3)及排放处理机构;所述烘干机(1)用于物料的烘干,所述制棒机(2)用于将所述烘干机(1)烘干后的物料制作成薪棒,所述炭化炉(3)用于所述薪棒的碳化;所述烘干机(1)包括烘干仓(11)、送料螺旋杆(12)、送料电机(13)、第一抽气泵(14)及热循环装置,所述烘干仓(11)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111)及出料口(112),所述送料螺旋杆(12)设于所述烘干仓(11)内并两端与所述烘干仓(11)转动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12)的一端穿出所述烘干仓(11)外并通过齿轮组(131)与所述送料电机(13)连接;所述送料螺旋杆(12)设有若干排热孔(121),所述送料螺旋杆(12)穿出所述烘干仓(11)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141)与所述第一抽气泵(1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抽气泵(14)远离所述送料螺旋杆(1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15)分别与所述制棒机(2)及所述炭化炉(3)导通连接,以使所述制棒机(2)及所述炭化炉(3)的热量传输到所述烘干仓(11)内;所述热循环装置包括回流管(16)、排热管(17)及第二连接管(18),所述回流管(16)一端与所述烘干仓(11)靠近所述出料口(112)的一端导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抽气泵(17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8)导通连接,所述排热管(17)至少设有两个,并均沿所述送料螺旋杆(12)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烘干仓(11)的两侧,所述排热管(17)一侧通过挡隔网(171)与所述烘干仓(11)导通连接;所述烘干仓(11)内的烟气及物料通过所述出料口(112)排出;所述排放处理机构用于的所述烘干机(1)物料及烟气的分离,并用于所述制棒机(2)所产生烟气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6)包括管体(161)、盖体(162)及吸湿棉筒(163),所述管体(16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18)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并与所述盖体(162)螺纹连接,所述吸湿棉筒(163)通过在所述管体(161)(161)开口处嵌入所述管体(16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仓(11)设有风帘机(113),所述风帘机(113)与所述烘干仓(11)固定连接并用于防止热量及烟气从所述进料口(111)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窑机制木炭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处理机构包括旋风分离机构(4)、水幕分离机构(5)及静电除尘机构(6),所述旋风分离机构(4)包括分离筒(41)、进料管(42)及架体(44),所述分离筒(41)包括圆筒部(411)及圆锥部(412),所述圆筒部(411)与所述架体(44)固定连接,所述圆筒部(411)一端设有风机(43),所述圆筒部(411)内设有若干滑动槽(414),所述圆锥部(412)孔径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圆筒部(411)孔径相契合,并设有与所述滑动槽(414)契合的滑动块(415),所述圆锥部(412)通过所述滑动块(415)与所述圆筒部(411)滑动连接,所述圆锥部(412)孔径较小的一端设有排料口(416),并通过升降装置(45)支撑;所述进料管(42)一端与所述圆筒部(411)导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烘干机(1)的所述出料口(112);所述水幕分离机构(5)包括箱体(51)、导管(52)、分离管(53)及挡水板(55),所述导管(52)一端与所述风机(43)导通连接,另一端穿入所述箱体(51)内,所述分离管(53)一端与所述导管(52)导通连接,所述分离管(53)为螺旋结构,并设朝向所述箱体(51)底部的一面设有若干排烟孔(531),所述箱体(51)设有分离液(511),所述分离液(511)液面浸没于所述分离管(53);所述箱体(51)顶部设有喷头(56)及第二排烟口(57),所述挡水板(55)设有若干块并均位于所述分离液(511)上方,若干所述挡水板(55)相错设置,并一端与所述箱体(51)固定连接;所述静电除尘机构(6)包括仓体(61)、电离部(62)、集尘部(63)及去尘装置(64),所述仓体(61)一端设有进烟口(611),另一端设有排气口(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道能加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