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717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包括充电站主体,所述充电站主体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柱,且充电站主体的顶端靠近连接柱的前方设置有警报器,所述充电站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且充电站主体的前表面靠近散热孔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充电站主体靠近连接孔的两侧均连接有套筒,且充电站主体的后表面连接有后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电头与接电头,在进行充电时,驾驶员驾驶运输车缓慢移动,直至运输车的充电口与插电头紧密贴合,插电头带动接电头与插槽连接,即可进行充电,无需人工手动充电,通过设置翻盖,在不充电时,翻盖在中立的作用下与连接孔紧密贴合,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灰尘或水体进入装置内部。

A Charging Station with Automatic Connection with Transport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rging station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connect with a transport vehicle, including a charging station main body. The top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main body is fixed with a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top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main body is close to the front of the connecting column with an alarm.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tion hole, and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main body is close to the inside of the radiation hole with a connecting hole. A sleeve is conne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near the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harging station is connected with a back cover. By setting the plug-in head and the plug-in head, when charging, the driver drives the transport vehicle to move slowly until the charging port of the transport vehicle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plug-in head. The plug-in head drives the plug-in head to connect with the slot, so that the charging can be carried out without manual charging. By setting the flip cap, the flip cap is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hole under the neutral function when not charging, and can be charged. Effectively prevent external dust or water from entering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站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
技术介绍
电动车充电站、手机充电站和汽车加油站相类似,是一种给电瓶、手机"加电"的设备。是一种高效率的充电器,可以快速的给电动车、手机、电动三轮车、老年代步车等充电。"电动车快速充电站"、手充电站可以像汽车加油站一样。但是,目前用于运输车的充电站,在充电时,需要人工手动连接,导致充电时较为繁琐,且现有充电转得连接口无法有效进行防尘,导致灰尘或水体会顺着连接孔进入装置内部,且无法有效提醒运输车驾驶员,车辆是否正在充电,导致驾驶员无法充电是否成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包括充电站主体,所述充电站主体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柱,且充电站主体的顶端靠近连接柱的前方设置有警报器,所述充电站主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散热孔,且充电站主体的前表面靠近散热孔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充电站主体靠近连接孔的两侧均连接有套筒,且充电站主体的后表面连接有后盖,所述充电站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充电器,所述连接柱的顶端安装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槽,所述套筒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前表面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前表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表面连接有插电头,且连接板的后表面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柱,所述绝缘柱的内壁连接有接电头,所述接电头靠近绝缘柱的一端连接有一号导线,所述连接孔的后表面连接有插电头,所述散热孔的后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扇叶,所述充电器的前表面设置有插槽,且充电器的上下表面均连接有二号导线,所述二号导线的远离充电器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组。优选地,所述警报器与一号导线通过蜂鸣器电性连接,接电头与插电头通过一号导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所述伺服电机与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与充电器通过二号导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伸缩柱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壁相契合,且伸缩柱与套筒通过压缩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连接筒的外表面相契合,且连接孔与翻盖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充电站主体与后盖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且充电站主体与后盖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与扇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伺服电机与散热孔通过固定架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筒的内壁与绝缘柱的外表面相契合,且连接筒与绝缘柱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插槽的内壁与绝缘柱的外表面相契合,所述充电器与接电头通过插槽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电头与接电头,在进行充电时,驾驶员驾驶运输车缓慢移动,直至运输车的充电口与插电头紧密贴合,插电头带动接电头与插槽连接,即可进行充电,无需人工手动充电,通过设置翻盖,在不充电时,翻盖在中立的作用下与连接孔紧密贴合,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灰尘或水体进入装置内部,从而对充电站站主体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报警器,在充电成功后,一号导线将电量输送至报警器,报警器即可开始运行,可以有效提醒驾驶员充电成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压缩弹簧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复位弹簧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充电站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站主体;2、连接柱;3、挡雨板;4、水槽;5、警报器;6、散热孔;7、套筒;8、插电头;9、连接板;10、伸缩柱;11、连接孔;12、压缩弹簧;13、连接筒;14、复位弹簧;15、一号导线;16、绝缘柱;17、接电头;18、翻盖;19、伺服电机;20、扇叶;21、后盖;22、充电器;23、二号导线;24、蓄电池组;25、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实施例: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包括充电站主体1,充电站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柱2,且充电站主体1的顶端靠近连接柱2的前方设置有警报器5,充电站主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散热孔6,且充电站主体1的前表面靠近散热孔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11,充电站主体1靠近连接孔11的两侧均连接有套筒7,且充电站主体1的后表面连接有后盖21,充电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充电器22,连接柱2的顶端安装有挡雨板3,挡雨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槽4,套筒7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的前表面连接有伸缩柱10,伸缩柱10的前表面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前表面连接有插电头8,且连接板9的后表面连接有连接筒13,连接筒13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柱16,绝缘柱16的内壁连接有接电头17,接电头17靠近绝缘柱16的一端连接有一号导线15,连接孔11的后表面连接有插电头8,散热孔6的后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19,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有扇叶20,充电器22的前表面设置有插槽25,且充电器22的上下表面均连接有二号导线23,二号导线23的远离充电器22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组24。该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在雨天时,雨滴会顺着挡雨板3上表面的水槽4滑出,将雨水快速排走,防止雨水积聚对装置造成损伤,同时在接电头17与充电器22的内壁连接后,连接孔11通过接电头17对一号导线15输送电能,警报器5即可获取电能,并进行运行,可及时提醒运输车驾驶员,运输车已经在充电中。请着重参阅图2,伸缩柱10的外表面与套筒7的内壁相契合,便于伸缩柱10在套筒7的内壁前后移动,且伸缩柱10与套筒7通过压缩弹簧12连接,便于伸缩柱10将压力输送至压缩弹簧12上。请着重参阅图3,连接筒13的内壁与绝缘柱16的外表面相契合,便于绝缘柱16在连接筒13的内壁前后移动,且连接筒13与绝缘柱16通过复位弹簧14连接,便复位弹簧14带动绝缘柱16复位。请着重参阅图4,伺服电机19与蓄电池组24电性连接,便于蓄电池组24给伺服电机19提供电能,所述蓄电池组24与充电器22通过二号导线23电性连接,便于蓄电池组24通过二号导线23给充电器22提供电能;伺服电机19与扇叶20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便于伺服电机19通过转轴带动扇叶20旋转,且伺服电机19与散热孔6通过固定架连接,便于伺服电机19固定在散热孔6的后表面。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3,警报器5与一号导线15通过蜂鸣器电性连接,接电头17与插电头8通过一号导线15电性连接请着重参阅图1与图4,充电站主体1与后盖21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便于打开或关闭后盖21对充电站主体1的内部进行检修,且充电站主体1与后盖21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便于防止灰尘或水体从从电站主体1与后盖21相接触的位置处进入充电站主体1的内部。请着重参阅图3与图4,插槽25的内壁与绝缘柱16的外表面相契合,便于插槽25的内壁与绝缘柱16的外表面连接,充电器22与接电头17通过插槽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包括充电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柱(2),且充电站主体(1)的顶端靠近连接柱(2)的前方设置有警报器(5),所述充电站主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散热孔(6),且充电站主体(1)的前表面靠近散热孔(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11),所述充电站主体(1)靠近连接孔(11)的两侧均连接有套筒(7),且充电站主体(1)的后表面连接有后盖(21),所述充电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充电器(22),所述连接柱(2)的顶端安装有挡雨板(3),所述挡雨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槽(4),所述套筒(7)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前表面连接有伸缩柱(10),所述伸缩柱(10)的前表面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前表面连接有插电头(8),且连接板(9)的后表面连接有连接筒(13),所述连接筒(13)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4),所述复位弹簧(14)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柱(16),所述绝缘柱(16)的内壁连接有接电头(17),所述接电头(17)靠近绝缘柱(16)的一端连接有一号导线(15),所述连接孔(11)的后表面连接有插电头(8),所述散热孔(6)的后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有扇叶(20),所述充电器(22)的前表面设置有插槽(25),且充电器(22)的上下表面均连接有二号导线(23),所述二号导线(23)的远离充电器(22)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组(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包括充电站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连接柱(2),且充电站主体(1)的顶端靠近连接柱(2)的前方设置有警报器(5),所述充电站主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散热孔(6),且充电站主体(1)的前表面靠近散热孔(6)的内侧设置有连接孔(11),所述充电站主体(1)靠近连接孔(11)的两侧均连接有套筒(7),且充电站主体(1)的后表面连接有后盖(21),所述充电站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充电器(22),所述连接柱(2)的顶端安装有挡雨板(3),所述挡雨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水槽(4),所述套筒(7)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前表面连接有伸缩柱(10),所述伸缩柱(10)的前表面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前表面连接有插电头(8),且连接板(9)的后表面连接有连接筒(13),所述连接筒(13)的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14),所述复位弹簧(14)远离连接板(9)的一端连接有绝缘柱(16),所述绝缘柱(16)的内壁连接有接电头(17),所述接电头(17)靠近绝缘柱(16)的一端连接有一号导线(15),所述连接孔(11)的后表面连接有插电头(8),所述散热孔(6)的后表面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连接有扇叶(20),所述充电器(22)的前表面设置有插槽(25),且充电器(22)的上下表面均连接有二号导线(23),所述二号导线(23)的远离充电器(22)的一端连接有蓄电池组(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与运输车自动连接的充电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宇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