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生产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564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系统及使用方法,涉及薄膜生产制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薄膜生产设备中的原料所需加热温度较高,导致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该薄膜生产系统包括原料预处理装置、压延装置、烘干装置和收卷装置;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罐和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出料头,且通过出料头使膜料在成膜辊上成膜;搅拌罐的输出端与出料头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搅拌罐、出料头和管道形成密闭的流通环境。该薄膜生产系统及使用方法无需高温加热材料,相对节约了能源和能耗。

Film produc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hin film produc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us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in film production and preparation, and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high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existing thin film production equipment. The film production system includes raw material pretreatment device, calendering device, drying device and winding device; raw material pretreatment device includes mixing tank and conveying device;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nveying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n outlet head, and the film is formed on the film forming roller through the outlet head; the output end end of the mixing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head through a pipeline, and the mixing tank, the outlet head and the pipeline are sealed. Circulation environment. The film production system and the use method do not need high temperature heating materials, and relatively save energ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生产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生产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生产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薄膜的种类繁多且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其可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电路连接、电机、光电子器件、半导体激光器以及光学镀膜中。现有技术中,国内镜面膜的生产厂家很少,相关的生产设备也比较少,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并且,用于制备高质量的各项同性光电薄膜、功能性薄膜(导电,或者半导体)、滤光薄膜或者有机无机混合膜的生产线,其原料的加热温度比较高,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系统,为解决现有薄膜生产设备中的原料所需加热温度较高,导致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生产系统,包括原料预处理装置、压延装置、烘干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罐和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出料头,且通过所述出料头使膜料在成膜辊上成膜。所述搅拌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头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搅拌罐、所述出料头和所述管道形成密闭的流通环境。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罐与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泵和第一过滤器,沿着膜料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一过滤器依次连通。优选的,所述搅拌罐采用密闭式加热搅拌罐。优选的,所述第一泵采用耐热泵。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出料头之间设有第二泵和第二过滤器,沿着膜料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泵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依次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泵采用耐热泵。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采用螺杆泵或螺杆挤出机。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上设有用于加入功能材料的辅加料口。优选的,所述功能材料包括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或吸收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烘箱和红外烘箱,所述成膜辊上的成膜经所述热风烘箱之后进入红外烘箱,并从所述热风烘箱输出。优选的,所述成膜辊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镜面辊。进一步地,所述压延装置包括前压延装置和后压延装置,所述烘干装置设置于所述前压延装置和所述后压延装置之间。优选的,所述前压延装置和所述后压延装置均采用具有加热功能的三辊压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收卷装置包括贴膜辊和收卷辊,所述贴膜辊设置在所述收卷辊和所述后压延装置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头采用挤出头。优选的,所述挤出头采用具有加热功能的挤出头,所述挤出头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或者,所述出料头采用流延头。优选的,所述流延头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流延头,所述保温流延头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系统的使用方法,为解决现有薄膜生产设备中的原料所需加热温度较高,导致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生产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或混合溶剂置于所述搅拌罐内得到膜料,所述膜料经所述输送装置送至所述出料头,并通过所述出料头在所述成膜辊上成膜得到半熔态膜;所述半熔态膜经所述烘干装置烘干,再经所述压延装置定型和定厚之后得到薄膜,所述薄膜由所述收卷装置收卷。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系统的使用方法,为解决现有薄膜生产设备中的原料所需加热温度较高,导致能耗较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生产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树脂或混合溶剂置于所述搅拌罐内得到膜料,所述膜料经所述输送装置送至所述出料头,并通过所述出料头在所述成膜辊上成膜得到半熔态膜;所述半熔态膜经所述压延装置定型和定厚,再经所述烘干装置烘干之后得到薄膜,所述薄膜由所述收卷装置收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薄膜生产系统及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该薄膜生产系统在使用时,将树脂或混合溶剂置于搅拌罐内得到膜料,膜料经输送装置送至出料头,并通过出料头在成膜辊上成膜得到半熔态膜,半熔态膜经烘干装置烘干,再经压延装置定型和定厚之后得到薄膜(或者,半熔态膜先经压延装置定型和定厚之后,再经烘干装置烘干),薄膜由收卷装置收卷,能够得到成卷的薄膜,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薄膜生产系统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缩短了生产时长。再者,搅拌罐的输出端与出料头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搅拌罐、出料头和管道三者形成密闭的流通环境,经搅拌罐加热后的材料在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该加热材料在密闭环境中流动,能够大大减少该加热材料热量的损失,且能够控制加热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如80~90°)内,一方面,方便材料的流动;另一方面,与现有生产设备需要将材料加热到很高温度相比,该薄膜生产系统无需高温加热材料,相对节约了能源和能耗。另外,本薄膜生产系统由于设置了搅拌罐,且能够适用于溶剂辅助的工艺,可以添加溶剂可溶的添加剂成分,使得整个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加上,在搅拌罐内可添加溶剂,该溶剂的添加使得相比于挤出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工艺温度。此外,该薄膜生产系统的使用范围较广,其可用于生产镜面膜、光电薄膜、功能性薄膜(导电或者半导体)、滤光薄膜、有机无机混合膜等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薄膜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搅拌罐;200-输送装置;300-成膜辊;400-前压延装置;500-热风烘箱;600-红外烘箱;700-后压延装置;800-贴膜辊;900-收卷辊;110-第一泵;120-第一过滤器;210-出料头;220-第二泵;230-第二过滤器;240-辅加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该薄膜生产系统包括原料预处理装置、压延装置、烘干装置和收卷装置;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罐100和输送装置200,输送装置200的输出端设有出料头210,且通过出料头210使膜料在成膜辊300上成膜;搅拌罐100的输出端与出料头210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搅拌罐100、出料头210和管道形成密闭的流通环境。该薄膜生产系统在使用时,将树脂或混合溶剂置于搅拌罐100内得到膜料,膜料经输送装置200送至出料头210,并通过出料头210在成膜辊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预处理装置、压延装置、烘干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罐(100)和输送装置(200),所述输送装置(200)的输出端设有出料头(210),且通过所述出料头(210)使膜料在成膜辊(300)上成膜;所述搅拌罐(100)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头(210)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搅拌罐(100)、所述出料头(210)和所述管道形成密闭的流通环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预处理装置、压延装置、烘干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罐(100)和输送装置(200),所述输送装置(200)的输出端设有出料头(210),且通过所述出料头(210)使膜料在成膜辊(300)上成膜;所述搅拌罐(100)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料头(210)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搅拌罐(100)、所述出料头(210)和所述管道形成密闭的流通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00)与所述输送装置(200)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泵(110)和第一过滤器(120),沿着膜料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泵(110)和所述第一过滤器(120)依次连通;优选的,所述搅拌罐(100)采用密闭式加热搅拌罐;优选的,所述第一泵(110)采用耐热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00)与所述出料头(210)之间设有第二泵(220)和第二过滤器(230),沿着膜料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二泵(220)和所述第二过滤器(230)依次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泵(220)采用耐热泵;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200)采用螺杆泵或螺杆挤出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200)上设有用于加入功能材料的辅加料口(240);优选的,所述功能材料包括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或吸收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烘箱(500)和红外烘箱(600),所述成膜辊(300)上的成膜经所述热风烘箱(500)之后进入红外烘箱(600),并从所述热风烘箱(500)输出;优选的,所述成膜辊(300)采用具有保温功能的镜面辊。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守军范亚峰陈福林周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