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17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北内492QA↓[2]型汽油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紧凑型燃烧室和俯冲式进气结构,使气门中心位于各气缸中心的连线上,在进气歧管设混合气加热装置,改进排气歧管为双出口结构,配气机构采用了液压挺杆和新的凸轮型线,曲轴曲柄臂增厚、圆角滚压强化并改进了油孔位置,对点火、冷却、润滑系统均按强化功能改进设计,使整机转速提高到4500转/分,额定功率提高22. 8%,扭矩提高7. 2%,燃油比油耗下降3. 24%,排放,振动等环境状况改善。(*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缸体、缸盖、曲柄连杆机构、配气系统,进排气系统及点火冷却和润滑系统等零部件组成的往复活塞式、四缸四冲程、直列水冷、非增压、点燃式、化油器式、气门配置为顶置,凸轮轴配置为下置的缸径为92mm,活塞行程为92mm的改进型汽油机,其特征在于:(1)由缸盖与活塞顶部构成的燃烧室为一种紧凑型结构燃烧室,各进排气门的中心位于各气缸中心的连线上,缸盖的进气道为俯冲式气道;(2)进、排气歧管为各自独立结构,在进气歧管中化油器下方设一混合气加热装置,排气歧管为排气双出口结构; (3)在配气系统中采用液压挺柱结构和按高次方程设计凸轮型线的凸轮轴;(4)在曲柄连杆机构中,曲轴的曲柄臂增厚,在曲轴颈中增设一贯通油孔与斜油孔在曲轴体内相交,在曲轴后端设橡胶骨架油封;(5)在冷却系统中采用风扇离合器,并改进冷却水路 为缸体进水、缸盖出水的强制冷却循环系统结构;(6)点火系统采用了高能无触点分电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斌祺黄枝新张远志刘萍张少平曹志宏李继红田兵杨善义李林王莹珊于贵林陈晓霞张志斌黄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内集团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