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管夹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66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管夹和空调器。该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1),管夹本体(1)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2)隔开,间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3)。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减振管夹,能够提高空调管路的减振效果,降低振动噪音。

Vibration absorber clamp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管路减振
,具体涉及一种减振管夹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管路系统通常采用管夹来减小管路振动,解决因振动带来的噪音和应力应变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管夹,通常将振动较大的动管通过管夹固定到静管上,减小动管的振动。但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动管的振动会通过管夹传递到静管上,导致动管和静管同时振动,引起噪音和应力的恶化。现有技术中采用橡胶材料来减小动管传递至静管的振动,然而由于橡胶材料的阻尼较小,减振性能受到了局限,导致减振效果不佳,仍然会引起振动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振管夹和空调器,能够提高空调管路的减振效果,降低振动噪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管夹本体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隔开,间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优选地,液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和第三液腔,第二液腔位于第一液腔和第三液腔之间。优选地,第一液腔和第二液腔之间的间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均匀间隔设置;和/或,第二液腔和第三液腔之间的间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均匀间隔设置。优选地,第一液腔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挡板将第一液腔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连通;和/或,第三液腔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挡板将第二液腔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连通。优选地,第一挡板沿第一液腔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和/或,第二挡板沿第二液腔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优选地,第一液腔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第一挡板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第一挡板通过滑杆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和/或,第二液腔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第二挡板的相应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杆,第二挡板通过滑杆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优选地,滑杆上套设有滚轮,滑杆通过滚轮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优选地,管夹本体上设置有阻尼液进管,阻尼液进管与第二液腔连通。优选地,减振管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孔和第二管孔。优选地,第一管孔和/或第二管孔的侧壁设置有安装开口16)。优选地,第一液腔、第二液腔和第三液腔沿管夹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优选地,管夹本体的外周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固定槽。优选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孔径。优选地,第一通孔的孔径为0.3~0.7mm。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动管和静管,还包括上述的减振管夹,动管和静管分别设置在减振管夹的管夹本体的两端。本技术提供的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管夹本体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隔开,间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由于管夹本体具有弹性,因此当管夹本体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液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液腔内的阻尼液可以通过第一通孔相互流动,由于第一通孔增大阻尼液的流动阻力,使得阻尼液流动过程中耗能增加,能够将管体之间的振动能量转化为阻尼液的热能,从而消耗掉振动能量,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减振效果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立体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C-C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管夹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管夹与管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管夹本体;2、间隔板;3、第一通孔;4、第一液腔;5、第二液腔;6、第三液腔;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二通孔;10、滑槽;11、滑杆;12、滚轮;13、阻尼液进管;14、第一管孔;15、第二管孔;16、安装开口;17、固定槽;18、动管;19、静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8所示,管夹在动管18的作用下主要有3个受力方向,①沿动管18的U弯面方向,管夹受到挤压力;②垂直于动管18的U弯面方向,管夹受到剪切力;③绕管夹自身轴线方向,管夹受到的扭转力。针对以上三个方向的力,设计含有阻尼液的新型管夹,用于消耗振动能量,减小动管18力的传递。结合参见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减振管夹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1,管夹本体1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2隔开,间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3。间隔板2固定设施在液腔内,优选地,间隔板2与管夹本体1一体成型。由于管夹本体1具有弹性,因此当管夹本体1受到挤压时,会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液腔的容积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液腔内的阻尼液可以通过第一通孔3相互流动,由于第一通孔3增大阻尼液的流动阻力,使得阻尼液流动过程中耗能增加,能够将管体之间的振动能量转化为阻尼液的热能,从而消耗掉振动能量,减小动管18通过管夹本体1传递到静管19上的振动能量,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减振效果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噪音。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液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液腔4、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第二液腔5位于第一液腔4和第三液腔6之间。在管夹本体1内部设计有三个阻尼液腔体,各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通孔3连通,阻尼液通过第一通孔3可以在不同腔体内流动,从而增加减振管夹的阻尼减振效果,减小因管路振动引起的噪音和应力问题。第一液腔4和第二液腔5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和/或,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通过在间隔板2上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3,能够使得阻尼液在第一液腔4和第二液腔5之间流动或者是在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之间流动时,所受到的流动阻力更加均匀,阻尼作用分配更加均匀,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阻尼液的阻尼减振功能,提高阻尼减振效果。第一液腔4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第一挡板7将第一液腔4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9连通;和/或,第三液腔6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8,第二挡板8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第二挡板8将第二液腔5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9连通。由于第一通孔3是设置在间隔板2上,且沿着第二液腔5的宽度方向延伸,因此主要满足阻尼液在第一液腔4和第二液腔5以及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之间的流动,因此阻尼减振作用主要作用于管夹本体1的宽度方向,在管夹本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减振效果相对来说较弱。而通过在第一液腔4和第三液腔6内分别设置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并在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上设置沿第二液腔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通孔9,能够通过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上的第二通孔9向减振管夹提供长度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从而使得减振管夹不管是在长度方向还是宽度方向上均具有良好的阻尼减振效果,能够满足各种不同方向振动作用的减振要求,从而提高减振管夹的阻尼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1),所述管夹本体(1)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所述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2)隔开,所述间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的管夹本体(1),所述管夹本体(1)包括有至少两个液腔,所述液腔内填充有阻尼液,相邻的两个液腔之间通过间隔板(2)隔开,所述间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相邻的两个液腔的第一通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腔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液腔(4)、第二液腔(5)和第三液腔(6),所述第二液腔(5)位于所述第一液腔(4)和所述第三液腔(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4)和所述第二液腔(5)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液腔(5)和所述第三液腔(6)之间的间隔板(2)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通孔(3),所述第一通孔(3)均匀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4)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7)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挡板(7)将所述第一液腔(4)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9)连通;和/或,所述第三液腔(6)内沿宽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挡板(8),所述第二挡板(8)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二挡板(8)将所述第二液腔(5)分成至少两个部分,分隔开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通孔(9)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7)沿所述第一液腔(4)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挡板(8)沿所述第二液腔(5)的长度方向能够滑动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腔(4)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10),所述第一挡板(7)的相应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增强高智强高旭王现林吴俊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