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18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包括基座、模板与前座,前座固定于基座右上端,模板嵌接于前座上端,模板中部开槽设置有模槽,模槽右侧嵌接有两根卡柱,模板左侧下端嵌接有两块后座,后座下端与基座固定连接,前座与模板连接处嵌入设置有两块卡块,适用于加工模具的应用与生产,该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在应用时通过将半成品汽车坐垫内垫放置于模板内的模槽中,并通过手部力量拉动线尺沿轴辊转动,从而将线尺转动至模槽内侧并与汽车坐垫内垫紧密贴合,完成线尺与模槽、汽车坐垫的安装后,生产人员可通过将缝合于汽车坐垫的外垫与模槽槽口对位,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坐垫在加工缝合时难以保证缝合一致性、缝边偏位的问题。

A Line Mould for Processing Automotive Cush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ne die for processing automobile cush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emplate and a front seat. The front seat is fixed at the right upper end of the base, the template is embedd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front seat, the slot in the middle of the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die groove, two studs are embedd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die groove, two back seats are embedded at the left lower end of the tem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back seat is fixed with the base, and the front seat is embedded at the connection place between the front seat and the template. There are two chuck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e processing die. This kind of line die for the processing of automobile seat cushion can be used by placing semi-finished automobile seat cushion inner pad in the die groove of the template and pulling the ruler along the axis roll by hand force, so that the ruler can be rotated to the inside of the die groove and closely fitted with the inner pad of the automobile seat cushion to complete the line ruler, the die groove and the automobile seat cushion. After installation, the manufacturer can align the outer cushion sewed on the car seat with the slot opening of the die slot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car seat cushion is difficult to ensu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stitching and the offset of the stitching edge in the process of stit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
本技术涉及加工模具
,具体为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坐垫是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如今市面上有真皮、超纤皮、人造革、尼龙、化纤、人造毛、涤纶羊毛等不同材质的车用坐垫。现有汽车坐垫在量产时,特别是汽车坐垫成型后,对其汽车坐垫内垫进行加工、缝制外表皮料,多采用人工定线及定向划线的方式来对汽车外表垫皮进行行线缝合,但由于汽车坐垫内垫本身结构大小与缝合于内垫表面的垫皮结构紧凑,实际在缝合时难以保证垫皮与坐垫缝边的完美贴合,从而使缝边易出现偏位、突出的现象,并且突出缝边与坐垫在使用时受摩擦造成磨损,最终导致坐垫缝边断裂破损,影响汽车坐垫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具备能够方便汽车坐垫加工时坐垫行线的分割定向、加工一致性良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坐垫在加工缝合时难以保证缝合一致性、缝边偏位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能够方便汽车坐垫加工时坐垫行线的分割定向、加工一致性良好等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包括基座、模板与前座,所述前座固定于基座右上端,所述模板平行设置于前座上端,所述模板中部开槽设置有模槽,所述模槽右侧嵌接有两根卡柱,所述模板左侧下端嵌接有两块后座,所述后座下端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前座与模板连接处嵌入设置有两块卡块,所述卡块与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下端嵌接有内压簧,所述内压簧固定于前座内侧,所述模板上端卡接有插销;所述后座左右两端贯穿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模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中部套接有两片轴盘,所述模板左上端呈左右对称分布有一对轴辊,所述轴辊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轴,所述转轴之间贯穿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线尺。进一步优点,所述前座为一种梯形钢制垫块,且前座共设置有两个并以左右对称分布于模板右侧两边角,所述前座与模板连接处内侧开槽设置有方形槽。进一步优点,所述后座呈左右对称分布于模板左侧两边角,且后座上表面开槽设置有U型槽,所述连接轴贯穿于后座上U型槽左右两端。进一步优点,所述内压簧由至少8圈弹簧圈构成,且内压簧弹簧圈的规格为2T,所述内压簧上端与卡块紧密贴合,且内压簧下端与前座方形槽固定连接。进一步优点,所述轴盘分别套接于连接轴中部与外侧,且轴盘为一种厚度为20mm的塑质圆盘,所述轴盘外径大于后座上端U型槽槽口。进一步优点,所述线尺的规格为3.5cmX100cm,且线尺通过横杆与轴辊铰接,所述线尺可沿轴辊转动来与模槽卡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在应用时通过将半成品汽车坐垫内垫放置于模板内的模槽中,并通过手部力量拉动线尺沿轴辊转动,从而将线尺转动至模槽内侧并与汽车坐垫内垫紧密贴合,完成线尺与模槽、汽车坐垫的安装后,生产人员可通过将缝合于汽车坐垫的外垫与模槽槽口对位,并通过生产人员手工分割或机械工具对模槽内的汽车坐垫内外垫进行边角切割与划线缝合,相比于传统汽车坐垫的内外垫缝合方式,该种行线模具通过将汽车内外垫固定,并搭配可自由操控旋转的线尺来对汽车坐垫各边进行尺寸划分,从而保证生产出的汽车坐垫棱边与缝边的缝合精度与一致性,避免传统手工、机械切割方式易受机械切割工作方式产生的偏位及手工操作对生产人员技术要求高、产品一致性较差的问题;2、并且该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在进行手工操作使用或机械切割缝合时,行线模具结构能在向下切割的受压过程中,通过后座与模板之间轴盘与连接轴在后座U型槽中的转动及后座向下转动时,模板前端压合前座,通过卡块的下压来压合前座开槽内的内压簧,通过内压簧弹性补偿模板的受压过程来在保证模板及模具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固定式的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坐垫内垫在模槽中的活动,导致模槽及模具结构损坏,影响模具结构及模槽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模板、3轴辊、4模槽、5卡柱、6前座、7后座、8插销、9内压簧、10卡块、11轴盘、12连接轴、13转轴、14横杆、15线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包括基座1、模板2与前座6,所述前座6固定于基座1右上端,所述模板2平行设置于前座6上端,所述模板2中部开槽设置有模槽4,所述模槽4右侧嵌接有两根卡柱5,所述模板2左侧下端嵌接有两块后座7,所述后座7下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前座6与模板2连接处嵌入设置有两块卡块10,所述卡块10与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0下端嵌接有内压簧9,所述内压簧9固定于前座6内侧,所述模板2上端卡接有插销8,安装时将基座1固定于工作地点,后将需加工汽车坐垫防止于模板2内设有的模槽4中,并通过模槽4内壁与汽车坐垫的卡接来进行固定;所述后座7左右两端贯穿设置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与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2中部套接有两片轴盘11,所述模板2左上端呈左右对称分布有一对轴辊3,所述轴辊3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轴13,所述转轴13之间贯穿设置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上端固定连接有线尺15,汽车坐垫与模槽4进行固定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手动拉动线尺15,来将线尺15沿横杆14级转轴13的转动,来将线尺15沿轴辊3作转动,并将线尺15转动至模槽4内并与汽车坐垫表面贴合,工作人员可通过线尺15对汽车坐垫各缝边进行划线分隔,划线分隔过程中由手工操作向下压合或机械工作向下压合产生的压力,可通过模板2沿后座7之间连接轴12转动,并通过模板2后端的转动来使模板2前端向前座6方向进行向下压合,并通过前座6内设有的内压簧9来弹性补偿模板2位置。综上所述,所述前座6为一种梯形钢制垫块,且前座6共设置有两个并以左右对称分布于模板2右侧两边角,所述前座6与模板2连接处内侧开槽设置有方形槽,模板2在沿前座6向下压合过程中,模板2沿前座6内的方形槽进行向下压合活动。所述后座7呈左右对称分布于模板2左侧两边角,且后座7上表面开槽设置有U型槽,所述连接轴12贯穿于后座7上U型槽左右两端,模板2在受上端压合压力时,通过模板2沿后座7位置,并通过连接轴12在后座7内U型槽中的滚动,来使模板2沿后座7向前端前座6进行转动压合。所述内压簧9由至少8圈弹簧圈构成,且内压簧9弹簧圈的规格为2T,所述内压簧9上端与卡块10紧密贴合,且内压簧9下端与前座6方形槽固定连接,模板2沿前座6内方形槽向下压合活动时,通过模板2左右两端连接的卡块10与内压簧9接触,通过内压簧9的螺旋式结构来以弹簧圈之间的结构弹性缓冲模板2的受压过程,保证模板2结构稳固。所述轴盘11分别套接于连接轴12中部与外侧,且轴盘11为一种厚度为20mm的塑质圆盘,所述轴盘11外径大于后座7上端U型槽槽口,连接轴12沿后座7上U型槽转动时,通过轴盘11固定于后座7U型槽外侧来固定连接轴12位置,保证模板2与连接轴12转动结构的稳定。所述线尺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包括基座(1)、模板(2)与前座(6),所述前座(6)固定于基座(1)右上端,所述模板(2)平行设置于前座(6)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2)中部开槽设置有模槽(4),所述模槽(4)右侧嵌接有两根卡柱(5),所述模板(2)左侧下端嵌接有两块后座(7),所述后座(7)下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前座(6)与模板(2)连接处嵌入设置有两块卡块(10),所述卡块(10)与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0)下端嵌接有内压簧(9),所述内压簧(9)固定于前座(6)内侧,所述模板(2)上端卡接有插销(8);所述后座(7)左右两端贯穿设置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与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2)中部套接有两片轴盘(11),所述模板(2)左上端呈左右对称分布有一对轴辊(3),所述轴辊(3)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轴(13),所述转轴(13)之间贯穿设置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上端固定连接有线尺(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包括基座(1)、模板(2)与前座(6),所述前座(6)固定于基座(1)右上端,所述模板(2)平行设置于前座(6)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2)中部开槽设置有模槽(4),所述模槽(4)右侧嵌接有两根卡柱(5),所述模板(2)左侧下端嵌接有两块后座(7),所述后座(7)下端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前座(6)与模板(2)连接处嵌入设置有两块卡块(10),所述卡块(10)与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0)下端嵌接有内压簧(9),所述内压簧(9)固定于前座(6)内侧,所述模板(2)上端卡接有插销(8);所述后座(7)左右两端贯穿设置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与模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12)中部套接有两片轴盘(11),所述模板(2)左上端呈左右对称分布有一对轴辊(3),所述轴辊(3)之间转动连接有两根转轴(13),所述转轴(13)之间贯穿设置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上端固定连接有线尺(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汽车坐垫的行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6)为一种梯形钢制垫块,且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伟张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牧宝车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