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40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光电固定架、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押板、第二押板、轮盘和弹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安装部和凸出轴,所述光电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本体和外环小轴,在所述本体和所述外环小轴的中部设置有一内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凸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腔并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押板处;所述轮盘紧配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上,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的内腔中并往外一直顶住所述第一押板,所述第二押板固定在所述轮盘上,所述第一押板顶住所述弹性机构的同时套在所述轮盘内腔里并与右侧所述第二押板紧贴。

A New Photoelectric Safety Device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photoelectric safety device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 photoelectric fixing frame, a first fixing seat, a second fixing seat, a first backboard, a second backboard, a wheel disc and an elastic mechanism, wherein the first fixing seat comprises a mounting part and a protruding shaft, and the photoelectric fix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part; the second fixing seat comprises a body and an outer ring small shaft, and the body and the outer ring small axles are describe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uter r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avity, and the protruding shaft of the first fixed seat penetrates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econd fixed seat and extends to the second backboard; the wheel disc is tightly fitted to the outer ring shaft of the second fixed seat, and the elastic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outer ring shaft of the second fixed seat and keeps the first backboard outward. The retain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wheel disc, and the first retaining plate is cover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heel disc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econd retaining plate on the right 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
技术介绍
冲床光电安全装置因其良好的安全保护作用,广泛运用于冲压生产行业,但是目前安装为固定式,生产时存在不足:1.装夹模具时,光电装置被叉车等设备碰到,导致多次损坏;2.客户搭配自动化传送装备,调试时与机械手产生干涉现象。因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包括:光电固定架、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押板、第二押板、轮盘和弹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安装部和凸出轴,所述光电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本体和外环小轴,在所述本体和所述外环小轴的中部设置有一内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凸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腔并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押板处;所述轮盘紧配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上,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的内腔中并往外一直顶住所述第一押板,所述第二押板固定在所述轮盘上,所述第一押板顶住所述弹性机构的同时套在所述轮盘内腔里并与右侧所述第二押板紧贴。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凸出轴的末端设置有螺牙,一六角螺帽锁在该螺牙上。优选地,还包括一平垫圈,其设置在所述六角螺帽和所述第一押板之间。优选地,还包括一把手,其套设在所述第二押板下部的卡槽内。优选地,还包括一门栓,通过所述门栓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固定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凸出轴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相匹配。优选地,还包括一插销,所述插销插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实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为弹簧。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凸出轴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本体和所述外环小轴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固定座与轮盘的结合使用,使得定位准且稳定性较好。客户换模效率能提升5%~10%,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二固定座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二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把手,2.弹性机构,3.六角螺帽,4.平垫圈,5.第一押板,6.第二押板,7.轮盘,8.插销,9.光电固定架,10.第一固定座,101.安装部,102.凸出轴,103.第一固定孔,11.第二固定座,111.本体,112.外环小轴,113.内腔,114.第二固定孔,12.门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包括:光电固定架9、第一固定座10、第二固定座11、第一押板5、第二押板6、轮盘7和弹性机构2,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10包括安装部101和凸出轴102,所述光电固定架9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01上;所述第二固定座11包括本体111和外环小轴112,在所述本体111和所述外环小轴112的中部设置有一内腔113,所述第一固定座10的凸出轴102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11的内腔113并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押板6处;所述轮盘7紧配在所述第二固定座11的外环小轴112上,所述弹性机构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11的外环小轴112的内腔113中并往外一直顶住所述第一押板5,所述第二押板6固定在所述轮盘7上,所述第一押板5顶住所述弹性机构2的同时套在所述轮盘7内腔113里并与右侧所述第二押板6紧贴。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10凸出轴102的末端设置有螺牙,一六角螺帽锁在该螺牙上。优选地,还包括一平垫圈4,其设置在所述六角螺帽3和所述第一押板5之间。优选地,还包括一把手1,其套设在所述第二押板6下部的卡槽内。优选地,还包括一门栓12,通过所述门栓12实现所述第一固定座10与所述第二固定座11的固定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凸出轴102上还设有第一固定孔103,所述本体111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14,所述第一固定孔103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14的位置相匹配。优选地,还包括一插销8,所述插销8插入第一固定孔103和第二固定孔114,实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2为弹簧。优选地,所述安装部101和所述凸出轴102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本体111和所述外环小轴112一体成型。优选地,上述部件在装配前,首先进行染黑处理,防锈美观。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第二固定座11固定不动,第一固定座10左侧固定在第二固定座11上并绑缚光电固定架9,第一固定座10凸出轴102贯穿第二固定座11内腔113一直延伸到第二押板6,轮盘7紧配在第二固定座11的外环小轴112上,弹性机构2放在第二固定座11小轴的内腔113中并往外一直顶住第一押板5,第二押板6固定在轮盘7上,第一押板5顶住弹性机构2的同时套在轮盘7内腔113里并与右侧第二押板6紧贴。第一固定座10凸出轴102的末端有螺牙,六角螺帽3锁在螺牙上,六角螺帽3和第一押板5之间加垫一个平垫圈4,把手1紧套入到第二押板6中。第一固定座10在复位后,在用门栓12将第一固定座10和第二固定座11绑缚在一起。插销8在第一固定座10复位后,将其插入到第二固定座11和第一固定座10中,防止第一固定座10转动。使用时,手持把手1转动第二押板6,进而转动轮盘7,因为内侧弹性机构2有保持一定的张紧力,轮盘7旋转时会推动第一固定座10缓慢往左移,进而将附在第一固定座10左侧的光电固定架9往外侧推动。本技术设计可旋转的第一固定座10,高精度配合,旋转平顺、稳定;安全插销8,双重保护,防止工人误操作;设计轮盘7,操作省力、简便。固定座与轮盘7的结合使用,使得定位准且稳定性较好。客户换模效率能提升5%~10%,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固定架、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押板、第二押板、轮盘和弹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安装部和凸出轴,所述光电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本体和外环小轴,在所述本体和所述外环小轴的中部设置有一内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凸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腔并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押板处;所述轮盘紧配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上,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的内腔中并往外一直顶住所述第一押板,所述第二押板固定在所述轮盘上,所述第一押板顶住所述弹性机构的同时套在所述轮盘内腔里并与右侧所述第二押板紧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固定架、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押板、第二押板、轮盘和弹性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安装部和凸出轴,所述光电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包括本体和外环小轴,在所述本体和所述外环小轴的中部设置有一内腔,所述第一固定座的凸出轴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内腔并一直延伸到所述第二押板处;所述轮盘紧配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上,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外环小轴的内腔中并往外一直顶住所述第一押板,所述第二押板固定在所述轮盘上,所述第一押板顶住所述弹性机构的同时套在所述轮盘内腔里并与右侧所述第二押板紧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凸出轴的末端设置有螺牙,一六角螺帽锁在该螺牙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光电安全装置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平垫圈,其设置在所述六角螺帽和所述第一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雅慧郭挺鈞張立志姜智彬詹曜彰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协易科技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